《史记》中对子婴出身的描述混乱且自相矛盾,经过深入分析和推测,我认为子婴应该是秦始皇的兄弟,可能是远房兄弟。他的德行和学问相较突出,在嬴氏宗族内享有一定的威望,尽管能力平平,且没有什么显赫的战功。 子婴不可能是扶苏的儿子,嬴政远房兄弟的可能性更大
一、子婴不是扶苏的儿子 子婴不是扶苏的儿子,有以下四个理由: 1. 胡亥继位后,对秦始皇的子女展开了残酷的屠杀,包括出嫁的公主也未能幸免。胡亥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担心他们威胁自己的皇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立威,阻止他们质疑自己的合法性。如果子婴真的是扶苏的儿子,胡亥肯定会首先对他下手,因为他会是最大的威胁。 2. 这也不符合常理。胡亥做出种种不理智的举动时,子婴曾多次劝阻他。如果子婴真是扶苏的儿子,他怎么可能还会这样做呢?显然,他要么会远离胡亥,避开这种乱局,要么会在背后默默祈祷胡亥早些倒霉,绝不会站出来劝解。 3. 子婴的年龄也不对。秦始皇49岁去世,三年后子婴继位,继位后还和自己年幼的儿子商量除掉赵高。假如嬴政15岁时生下扶苏,扶苏15岁又生下子婴,子婴再15岁生子,那么子婴继位时,他的儿子年纪尚小,连十岁都不到,这样的年龄差距,子婴怎么可能和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商量国家大事呢?这显然不合常理。 4. 赵高不可能让扶苏的儿子当皇帝。大家都知道,在赵高和李斯的阴谋下,扶苏被毒死,胡亥被立为秦二世。就算赵高过了三年,他怎么敢冒险让扶苏的儿子继位呢?他不怕被报复吗?一个精明的权臣,怎么可能这么做呢? 二、子婴是嬴政的远房兄弟 从年龄推算,子婴应该是嬴政的兄弟辈人物。那么为什么说他是远房兄弟呢? 1. 胡亥的亲近亲族很可能早已被杀掉,若没有被杀,也不会贸然站出来说话,可能都躲在家中保持低调。 2. 子婴能够在血雨腥风中敢于劝谏,这说明他觉得胡亥不会杀他,原因就是他觉得自己和皇位无缘,不可能继承。 3. 立远房的子婴对赵高有利。首先,远房亲戚不会威胁到赵高的权力,其次,子婴应该会感激赵高的支持,成为赵高的傀儡。 子婴为什么能够继承皇位? 一、子婴具有皇室血统 子婴身上有嬴氏的血脉,具备继承皇位的资格。秦国建立几百年,嬴氏一直统治着秦国,在人们心中,皇帝应该姓嬴。如果选一个与嬴氏毫无关系的人当皇帝,赵高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局势也会变得难以控制。所以,赵高需要找一个有一定威望的嬴氏宗族成员当傀儡,而子婴正是最合适的人选。 二、赵高认为子婴对自己没有威胁 子婴当时大约40岁左右,能力平平,没有任何军功,赵高才敢扶立他为帝。1. 赵高不可能扶立一个能力出众的人。赵高需要的不过是一个傀儡,而不是一个雄主,能力一般的人更容易控制。 2. 如果立了一个战功赫赫的人,赵高岂不是自掘坟墓?他曾陷害了那么多嬴氏的族人,如果立一个有军事背景的强者,那相当于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他,赵高绝不会冒这种风险。 经过多方考虑,赵高确实找到了一个符合自己需求的继承人——子婴。可惜的是,赵高虽然把子婴扶上了皇位,却没料到子婴既没有治国的能力,却拥有推翻赵高的胆略和计谋,这最后成了赵高自食恶果的原因。 总结: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推测,子婴很可能是嬴政的远房兄弟,虽有一定威望,但能力平平,没有显赫的战功。您认为子婴的身份究竟是什么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