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辛亥革命的枪声响起,标志着中国几千年封建制度的终结。在孙中山的领导下,中国进入了民主革命的新阶段。然而,与父亲孙中山的显赫声名相比,孙中山的独生子孙科的光芒显得较为暗淡。
**留学美国** 孙科出生的那段时间正值中国社会动荡的关键时期,孙中山因为革命事业忙碌,几乎没有时间照顾家庭。那时,封建王朝和各地的军阀对孙中山视若眼中钉,为了确保家人的安全,孙中山早早把年幼的孙科送到了远在美国的檀香山。孙科的母亲是孙中山的第一任妻子卢慕贞,卢慕贞出身名门望族,非常重视孙科的教育。虽然身处美国,孙科的国学功夫并没有落下。 然而,少了父亲的陪伴和教导,孙科在性格和为人处事上存在了一些问题,这也为他未来犯错埋下了伏笔。长大后的孙科学业出色,年轻时便成为哥伦比亚大学的法学博士,顺利完成了自己的学术目标。 **子承父业** 学业成功的孙科回国后,在父亲的安排下加入了同盟会,投身到国家的民主事业中。凭借父亲国父的身份和自己名校毕业的背景,孙科的起点远高于许多人。他刚回国时便被任命为大元帅府机要秘书,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务。然而,人生常常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1921年,孙中山的推动下,孙科成为了广州市的第一任市长。但他上任没多久,便因军饷问题搞砸了工作,结果被父亲孙中山严厉责备。孙科不满,愤怒之下竟当众殴打了胡汉民。胡汉民是民盟的重要人物,国民党内的资深领导,孙中山平时对他都十分尊重,孙科却敢对这位长辈动手,这让孙中山大为震怒。当时孙中山甚至想拿枪教训一下这个目无尊长的儿子,幸亏护卫及时阻止,才没有发生更严重的冲突。 孙科从小在美国长大,对中国传统的长幼尊卑并不十分理解,他觉得自己是孙中山的儿子,所有人都该对自己俯首称臣,久而久之也养成了目中无人的性格。 **倒蒋运动** 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迅速掌握了国民党的权力,并将胡汉民等民国元老软禁。孙科眼高于顶,认为自己能与蒋介石抗衡。1931年,孙科与汪精卫联合成立了国民党广州政府,发起了倒蒋运动,结果仅一个月后,广州政府因财政问题倒台,孙科也成了笑柄。尽管如此,孙科依然没有放弃与蒋介石对抗的决心。1949年,面对即将爆发的全国解放,他提出要与共产党谈判,迫使蒋介石下台。蒋介石在逃往台湾时邀请孙科一同前往,但孙科拒绝了他的邀请。**晚年漂泊** 尽管孙科并非政治傻瓜,深知自己反对蒋介石屡次失败,若自己去台湾定会遭到报复。于是,孙科带着妻儿逃往美国生活。然而,他的生活并不如意,一家人住在狭小的公寓里,生活贫困,甚至一度靠借债度日。曾经作为国父之子的孙科竟沦落到如此境地,实在令人唏嘘。1973年,孙科在台北去世。假如他当初没有在美国长大,未接受西方的教育,也许他的人生会有不同的结局。 **如果你喜欢我的分享,就给我点个关注点个赞吧,之后我会分享更多精彩的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