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中国首次授衔时,共有798名开国少将。其中有一位将军,他的身份非常特殊——他是一位特工出身的开国少将。他的原名是郝克勇,虽然这个名字不为人熟知,但他却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范明。 郝克勇出生于1914年,陕西临潼县人。父亲是西北军的创始人之一,与杨虎城有着深厚的关系。郝克勇的大哥郝克俊,也是在邓小平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郝克俊来到上海读大学,郝克勇也随之而来。那时,一二八事变爆发,第19路军在上海抗日,郝克勇与哥哥一起加入了抗日义勇军,为国家出力。 接下来的几年,郝克勇在复旦大学和国民政府盐务税警官佐学校等地学习,1938年,他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第三十八军是杨虎城部队中的主力。西安事变后,杨虎城被解职,第38军被蒋介石所掌控。抗战爆发后,第38军参与了保定、娘子关、忻口等重要战役。 赵寿山是38军第17师的师长,之前曾和彭德怀、周恩来有过接触。杨虎城下野后,赵寿山曾想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未能如愿。1937年12月,赵寿山带领部队参加了太原战役,并准备返回西安时,途经延安,受到了中共毛主席、叶剑英等人的接见。 为了将38军掌握在我党的手中,组织决定派遣人员进行地下统战工作。赵寿山对此表示欢迎,而由于郝克勇在西北军有一定的关系,他被选中与蒙定军、胡振家一同组成38军地下工作委员会。1938年2月,赵寿山成立了17师教导大队,郝克勇被任命为教官,继续在这个岗位上掩护党的组织活动。 郝克勇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特工,他用各种方法让38军的士兵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并揭露了国民党内部的腐败情况。1938年5月,赵寿山升任第38军军长,郝克勇在38军的活动力度也随之加大。然而,随着郝克勇的活动变得越来越活跃,38军的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国民党特务开始有所察觉。 1940年,蒋介石通过第一战区司令卫立煌,向原38军军长孙蔚如发出了一份绝密电报,指名37名军官,包括郝克勇和蒙定军等人为共产党的嫌疑分子,并要求孙蔚如将他们押解到洛阳。赵寿山得知后,迅速安排郝克勇装病离开,暂时避开风头,等形势平稳后再回来。 不久后,毛主席得知了38军的困境,决定派郝克勇前往延安汇报情况。郝克勇到达延安后,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他将38军的所有情况详细地汇报给毛主席,毛主席听得非常认真。郝克勇也向毛主席提出,自己希望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毛主席立刻表示同意。 有一次,毛主席在汇报结束时突然问道:你舅舅家姓什么?郝克勇答道:姓范。毛主席接着问:是范仲淹的‘范’,还是樊梨花的‘樊’?郝克勇答:是范仲淹的‘范’。毛主席笑着说:好,那你就改名叫范明吧!做秘密工作的同志,回到延安后都应该改名换姓。从那时起,郝克勇正式改名为范明。 在范明离开延安返回38军时,毛主席特别叮嘱他,要与自己保持单线联系,任何重要情况都要及时汇报。在中国红色特工的历史上,唯一与毛主席保持单线联系的就是郝克勇一人。 通过郝克勇等人的努力,从1938年到1944年,他们在38军培养了约2000名干部,其中发展了500多名党员。虽然38军依然穿着国民党的军服,但实际上,军队已经完全由我党控制。 1944年3月,范明离开了38军,结束了自己长达6年的特工生涯,返回延安后,他进入中央党校学习。毕业后,他被任命为西北局统战部处长,负责领导党的地下工作。 在解放战争期间,郝克勇先后担任了西北野战军联络部部长等职务。1946年7月,在郝克勇的指挥下,西北局特工成功策反了敌军陕北保安副总指挥胡景铎。胡景铎带领5000多名部队起义,投奔了解放军。 1951年,彭德怀因为对郝克勇的信任,任命他为西北军政委员会驻班禅行辕的代表。郝克勇的任务是前往西藏继续进行统战工作。不久后,郝克勇陪同13岁的班禅前往北京。在北京,周恩来握住郝克勇的手,感谢他说:你为中国的统一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我代表毛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感谢你!在西藏的民族问题上,郝克勇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955年,郝克勇虽然没有参与直接的战斗,但他为新中国的成立和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此后,郝克勇历任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直到2010年因病去世,享年96岁,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