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期,许褚的武艺一直是个谜。有人认为他是顶尖的高手,因为他曾经和典韦激战一整天,还能与吕布大战二十回合,并且在潼关与马超单挑时似乎并没有落败。但也有人认为他武艺不过二流,这并非没有道理。比如在下邳土山之战时,许褚和徐晃联手,却无法挡住关羽;在汉中之战,他也被关羽一矛刺中肩膀,从此几乎退出了战场,估计是因为胳膊受伤,无法再使用大刀。 张飞的丈八蛇矛威力巨大,甚至超过了许多军刺,一矛刺下去,伤口往往很难愈合。那些练过长枪的读者应该知道,为了增强刺击的威力和速度,每一次刺击都包含着复杂的技巧,如翻腕、压腕等动作,矛刃像铲子一样,很容易切断敌人的筋脉。
在几次与张飞的对战中,许褚有一次败给了张飞,据说他是因为喝醉了酒,加上夜色昏暗,这才没有抵挡住张飞的攻击。若是在两人都处于最佳状态时,许褚想必需要与张飞对战上一两百回合才能分出胜负。 许褚曾与马超大战二百三十回合,且在这场战斗中折断了马超的枪杆,而马超与张飞的对战也打了二百二十回合。这个情况似乎让人难以理解:如果许褚在和张飞的对战中败北,说明他的武力不足,那他怎么可能与马超打成平手呢?如果马超的武艺不如张飞,又怎么可能和张飞打成平手,并引起关羽的注意呢? 许褚的出生年份和去世年龄,《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都没有明确记载,但我们可以通过推算来了解一些信息。许褚的第一次战斗记录是与黄巾军作战,当时他年约二十,因此他在与马超激战时,大约是三十七、八岁。到汉中之战末期,他年约四十五、六岁,仍比关羽和张飞年轻,且比关羽要年轻不少——关羽在建安二十四年时去世时年约五十八岁。 许褚与马超的对战发生在八年前,那个时候许褚和马超激战二百三十回合不分胜负,而八年后与张飞对战数回合即败,这样的转变看起来有些难以理解。但若了解古代酒文化,我们或许能找到解释。许褚败给张飞的过程是这样的:解粮官将车上的酒肉献给许褚,许褚痛饮,然后便催促粮车前行。二更时分,他们经过一个山凹,忽然听到鼓角声,前方出现了一支军队,带头的就是张飞。张飞骑马跃起,挥矛直取许褚。许褚舞刀迎战,但由于喝醉了酒,没能抵挡张飞的攻击,几招之后便被张飞一矛刺中肩膀,翻身落马。 许褚不可能在黑暗中去迎接运粮队,所以他应该是在傍晚五六点钟左右喝酒的,古时二更指的是晚上九点到十一点,这意味着许褚从喝酒到遇到张飞,至少经过了三四个小时,酒意也该渐渐消退。因此,许褚并非大醉,而只是痛饮。汉朝的酒度数非常低,像诸葛亮和鲁肃那样的人,也能把酒当茶一样喝。 在古代,酒度数不高,通常是加热之后再喝的,而那时候的酒并不需要很高的度数。关羽温酒斩华雄这个事宜是小说加工的,但在当时喝热酒确实是常见的做法。以这种情况来看,许褚应该是喝了冷酒,遇到张飞时,酒劲还没有完全消失,这也解释了他在数回合后就败下阵来的原因。如果他刚喝完酒再遇到张飞,估计能支撑百八十回合也说不定。 许褚的败北,根本原因在于喝了冷酒和凉肉。假如他喝的是温酒,吃的是现烤的牛肉,那么他的战斗力可能不会下降,甚至有可能提升。曹操曾给关羽一杯热酒,就是想帮助他恢复体力,增强战斗力。古代的战士常常喝热酒来提神,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增强战力,实际上对战斗有极大帮助。 许褚喝酒后的状态,与张飞的不同。张飞的醉酒并非真正的醉,而是为了引起敌人的注意,给自己加戏。这些醉酒并不会影响他实际的战斗力。而许褚则因为喝了冷酒、吃了凉肉,又加上长时间的行军,身体极度不适。遇到张飞后,他的状态不佳,这也是他很快就败下阵来的原因。 许褚在与张飞的对战中,一时间的失误让他失去了优势。回想起他与马超在潼关的那场对决,许褚显得气势如虹,完全没有喝酒后的困扰。他当时身高八尺,气吞万里,力能劈山震敌,让马超都不敢轻举妄动。 综合来看,马超的战绩并不亚于张飞与赵云。他曾在七八个回合内击败于禁,二十回合战胜张郃,追击曹操直到他不得不割须弃袍,而曹洪拼尽全力,才挡住了马超五十回合。张郃与河北四庭并列,实力不容小觑,曾在长坂坡追过赵云,并与张飞大战二十回合。若不是有雷铜夹攻,他还能再坚持一会儿。通过对比,马超的武艺显然不逊色于张飞。许褚能与马超打成平手,却在短短几回合内败给了张飞,显然是因为酒问题。若换作适当的热酒和食品,许褚的表现完全可能不同。许褚的战斗力在张飞与马超之间,略显逊色。但他如果没有因为酒和肉的状况影响自己,他应该可以与他们继续战斗很长时间。许褚的唯一一次逃跑发生在下邳土山之战。当时,许褚和徐晃一起,面对关羽的猛烈攻击,他们未能成功阻止关羽的突破。 关羽并没有喝酒上阵,张飞也曾因醉酒而失败,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战斗力。酒可以激发勇气,也能误事。许褚在醉酒时失去了粮草,曹操并未因此惩罚他,而是处置了押粮官。历史的细节常常充满了反转。 总之,如果许褚有机会选择与马超或张飞对战,他肯定会选择马超。关羽对马超的信心也源于对许褚的了解。张飞和马超的对决,无论许褚与关羽的战斗力如何,历史的解答留给了我们每个人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