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冬,琉球使臣林世功再次来到大清衙门府请求大清出兵,以解日本围困之压力。
可当时大清内忧外患,无暇东顾,加之大清海军实力不济,大清一直不给林世功回话。
后来,林世功无奈之下,只能挥剑自刎,以死谏祈求清朝出兵复国。
当时一向强硬的慈禧太后闻讯也不禁动容,特赐银厚葬,并给林世功家属拨款200两白银进行安抚。
后来,与林世功一同葬在通县张家湾立禅庵村的,还有13位琉球使臣。他们与林世功一样,为了琉球鞠躬尽瘁,可最终并没有等来如愿的好消息。
但也正因为林世功等人的事迹,传达着中国与琉球的几百年血脉情愫,也见证了一段不寻常的历史。
琉球,又名琉求、琉虬、琉球群岛,日本称之为“冲绳”,位于我国台湾省与日本之间的太平洋上,蜿蜒一千余公里。
琉球群岛总面积约3600平方公里,早在隋唐时期就与我国有过交流和往来。
到了宋朝,琉球群岛建立了第一个王朝,后来分裂为中山、北山、南山三个政权。
明朝建立后,中原文化达到巅峰。明洪武五年(1372),朱元璋遣使杨载出使琉球,中山王察度率先归附,几年后北山、南山亦相继来朝。
当时琉球三个政权还处于分裂状态,犹如我国的三国时期相互攻伐,朱元璋知道后有意调节,专门写了一道诏书,劝和三王“息兵养民”。
明宣德四年,公元1429,中山国完成了对北山和南山的统一,国王尚巴志被明朝册封为琉球国王。
自此,历代琉球王均由我国册封后方可获得合法统治地位。
当时琉球远居海外,文化落后,造船技术较差,经常会发生海难。
数据显示,在琉球作为我国藩属国的500年时间里,共发生了600多起海难,造成3000余人罹难。
正因如此,明朝时期常常会给琉球赠送海船,派遣专业的航海人才和造船人才奔赴琉球,以支持琉球的航运发展。
据《历代宝案》记载,永乐至宣德年间由闽浙拨付船只至少有五艘。
更为关键的是“闽人三十六姓”的迁入,极大促进了琉球的各项发展,一跃成为东北亚地区较发达的地区。
那些从福建移居琉球的中国人,一到琉球就受到了琉球国王极高的礼遇与器重。
不仅拜受官职,而且赐予房产和免税田地,并规定“子孙世袭通使之职,习中国之语言、文字”,这就是后来的“闽人三十六姓”。
而他们居住的地方被叫做“唐营”,也就是现在的“久米村”。
公开资料显示,在后来500年的时间里,琉球共向明、清两朝朝贡达884次之多。
中琉凭借贸易互通,一下子将琉球打造成了整个东北亚和东南亚的贸易中转站,有着“万国津梁”的美誉。
但也正因为此,一方面琉球经济高度发达,另一方面琉球地理位置绝对优越,使得日本垂涎三尺,开始将目光盯在了琉球身上。
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日本地方军阀萨摩藩武力入侵,强迫琉球向日本臣服。
当时琉球国王为了不招惹日本,或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开始分别向大明和日本朝贡,史称“两属”,意思就是两个国家的藩属。
到了1872年,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强盛,而大清在内忧外患之下每况愈下,日本看准机会宣布废除了琉球国,改设为琉球藩。
3年后,日本又强行命令琉球停止对大清朝贡,标志着琉球开始脱离与我们的外交关系。
也正是那一时刻,琉球国王尚泰紧急遣使向德宏、林世功等39人赴大清求援。
他们泣血陈词“生不愿为日国属人,死不愿为日国属鬼”,恳请清朝“尽逐日兵”。
然而当时大清已经积重难返,内忧外患,并没有将琉球的请求放在心上。
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日本加快了吞并琉球的步伐,同年3月,琉球国王尚泰被俘虏至东京软禁起来了,强行“废琉置县”。
林世功在多次泣血上疏无果后,选择了以生命来唤醒清廷的支持,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拔剑自刎的场景。
那时清朝一方面无力向外支援,另一方面还在试图通过美国的调停与日进行谈判,以期望解决琉球的燃眉之急。
可大清还是低估了日本的野心,最终谈判未果。大清虽不承认日本对琉球的占有,但也没有实质性的动作。
紧接着,就是甲午海战的失败,更加将琉球推向了日本的怀抱。
刚开始琉球民众还以为大清能够获胜,每天都在庙里给大清欺负,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大清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甲午海战后,日本开始全面对琉球推行同化政策:
废君主制为县政,强推日语与日本习俗,灌输“日琉同祖论”。至20世纪初,多数年轻琉球人已逐渐丧失历史记忆。
唯有久米村的“闽人三十六姓”后裔,成为坚守中华文化根脉的孤岛。
但随着久米村的人口衰减和日本对中国式风俗习惯的持续破坏,久米村人不敢在公开场合声称自己是中国人的后裔。
汉语口语也丧失了与其他琉球人交流的语言环境,沦为了祖语。即便如此,许多家庭还在偷偷教授孩子读汉字,写家书,坚持祭祀妈祖。
二战后期,开罗会议曾议及琉球归属。
罗斯福提及斯大林认同琉球属中国,有意将琉球让给中国来管理,可最终老蒋拒绝了。
也正因如此,如今成为一个遗憾。
而关于老蒋为何要拒绝管理琉球,文史君在文章《高市早苗错误言论频发,我们对琉球旧事重提,它回归的可能性大吗》曾有解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以上标题进行阅读。
1945年日本战败后,琉球由美国托管。美军在此大规模建基地,使琉球沦为战略前哨。
1971年,美国为构建美日同盟,单方面与日本签订了《返还冲绳协定》,将施政权交予日本。
自此,琉球再度成为日本的冲绳县,以0.6%的国土承载了全日本70.3%的美军基地。
可即便如此,在日本人的眼中,仍然不太能看得起琉球民众。
一方面对频发的美军欺辱琉球女性事件置之不理,另一方面日本将琉球人视为贫穷落后的“二等公民”。
如今,从林世功殉国至今已近一个半世纪,琉球的文化根脉与历史创伤仍未湮灭。
久米村人持续赴闽寻根,宗亲会坚守华人认同。
这部血泪交织的历史,不仅是一个王国在强权夹缝中挣扎的缩影,更是东亚近代百年变局中,关于忠诚、记忆与身份的一曲悲怆长歌。
读者们,关于“琉球国的历史”,大家有何看法?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