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年轻时曾被曹操抓获,但最终成为了曹操的座上宾,曹操不仅没有杀他,反而对他极为器重。而在败走麦城之后,关羽被孙权俘虏,与曹操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孙权不仅没有放过他,反而决定要了他的命。那么,孙权为什么一定要杀关羽呢?原因主要有三点:
首先,关羽与孙权所处的阵营不同,导致了他们在政治上的根本矛盾。除此之外,二人之间还有个人的恩怨。曾经,孙权曾有意通过联姻与关羽建立联系,但关羽不仅拒绝了,还用一句“虎女安肯嫁犬子”狠狠羞辱了孙权。孙权心里自然十分不满。孙权作为一个能够与曹操、刘备并立的强者,曹操曾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可关羽却始终看不起孙权。关羽之所以瞧不上孙权,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孙权并非白手起家,而是继承了父兄的基业,这与曹操和刘备的起家之路相比,差距显而易见;二是孙权做事摇摆不定,脚踩两只船,这令关羽这个自视英雄的人十分不屑。
其次,在败走麦城时,关羽已经年过五十。如果他选择投降,不仅会背负骂名,而且这种做法也与他一贯的性格不符。关羽的脾气和忠诚度决定了他不会屈服于任何人。而孙权和曹操不同,再加上之前关羽对孙权的侮辱,孙权自然不会像曹操那样宽容,放过关羽。
最后,关羽投降曹操时声称是“降汉不降曹”,然而孙权仅是一个自封的吴王,根本没有什么值得关羽效忠的理由。而且,当时关羽已经被刘备任命为前将军,在爵位上已经比孙权高。孙权在当时仅是被曹操封为骠骑将军,等级也只比关羽高一级。
从这些角度来看,关羽与孙权之间的矛盾已经难以化解,彼此的敌意让他们注定没有和解的余地。关羽落入孙权之手,最终必然没有生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