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太祖赵匡胤的登基过程,尽管在后来的许多史学家眼中充满了争议,但不能否认的是,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治国才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公元958年,赵匡胤的前任——后周的英明君主柴荣去世。此时,后周的政治局势仍然动荡不安,柴荣去世时,留下了一个年仅7岁的儿子,以及一个急需保护的国家。赵匡胤在当时朝廷中的权力逐渐增强,尽管他面临着巨大的政治压力和道德质疑,但在部下和弟弟的推动下,他最终在陈桥驿自称帝,开始了宋朝的历史。
许多史学家认为,赵匡胤的这一举动是篡位,违背了忠诚和道义,尤其是他没有履行对柴荣托孤的责任。然而,尽管有这一小小的“污点”,赵匡胤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成就,使得这一点几乎无关紧要,不足以影响他成为一位伟大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