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云像撕得很薄的棉,轻轻掠过黛色瓦脊,花影在窗棂上晃成细碎的笑。张抡——那个被叫作战国“莲社居士”的人——就在这样的午后,把官印留在尘埃里,把身子交给山林。案牍的墨味还没散尽,他已踩着苔痕归去,只留下一句“光阴且向闲中过”,像给世界留了一张请假条,从此岁月生香。
他的诗,不施脂粉,不擂战鼓,像一条没人记得名字的小溪,从山的指缝里悄悄流出,遇到石头就绕,遇到落叶就抱,一路叮咚,自成曲调。读下去,你会先闻到潮湿的土味,再尝到微甜的露味,最后发现自己心里也长出一片薄薄的云,把俗世的灰都滤得发亮。
那些几乎被历史漏掉的小句,其实是他藏在叶脉里的暗号:坚持要闲,坚持要爱一株草、一只鸟、一缕烟。字与字之间,还留着早晨的雾,手指一碰就凉丝丝地化开。于是你目光一掠,便像推开一扇偏门——庭院无人,茶刚沸,竹影扫石阶,风把日子吹得微微晃,而千年前的他,正举杯对你遥遥一笑:别赶路,且坐下来,让心慢慢长出青苔。
一、《鹧鸪天・云片飞飞》
云片飞飞,花枝朵朵。光阴且向闲中过。莫将闲事挂心头,此生只合随缘坐。
笑口常开,杯酒频酌。朱颜不似从前个。任教世事与浮云,悠悠自有春风和。
南宋绍兴年间,张抡厌倦了礼部侍郎任上的繁文缛节,辞官归隐临安郊外的莲社别院。彼时朝堂党争暗涌,世人皆逐名追利,他却选择将光阴寄托于闲情之中。每日看云片悠悠飘过天际,花枝灼灼绽放庭前,不再将俗事挂在心头,只愿随缘而安。闲时与友人笑谈风生,杯酒频酌,纵然容颜不复当年模样,亦不觉怅然。任凭世事如浮云变幻,心中自有春风拂面,暖意融融。他提笔写下这首词,记录下这份闲雅:云片纷飞,花枝烂漫,光阴应当在闲适之中悄然度过。莫让琐事牵绊心绪,此生只适合随缘而坐,安然度日。笑口常开,频频饮酒,纵然朱颜老去,也无需惋惜。任由世事与浮云流转,心中自会有春风和煦,清宁相伴。
辞官后的张抡,在闲居中寻得本心,这份对闲适的坚守,恰是他看透世事的通透。词虽冷门,却意境清雅,“云片飞飞” 的悠然,“杯酒频酌” 的闲逸,如清风拂面,让人在字句间感受到那份不恋浮华、安于闲淡的诗意。
二、《踏莎行・秋入云山》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张抡归隐后,常于秋日登山赏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他步入云山深处,只见万物都透着潇洒自在的情态,百般景物皆如精心绘制的画卷。丹红的枫叶成片点缀在碧云边际,金黄的菊花点点绽放在幽静岩下。恰逢佳节良辰,又喜遇清宁夜色,一轮明月高悬林梢,清辉遍洒。他早已与山野之人相约,一同饮着松醪酒,不拘形迹,闲谈清逸之事,心中满是安宁。
彼时南宋政局相对稳定,但市井间依旧喧嚣,张抡却在山林间寻得一片净土。秋景的闲逸,恰是他心境的写照 —— 挣脱了官场的束缚,内心如秋山般澄澈,如明月般清宁。这首词冷门却画面感极强,“丹枫万叶” 的绚烂,“明月林梢” 的静谧,“忘形闲话” 的闲适,如一幅秋日山居图,让人在字句间感受到那份融入自然、享受闲时光的诗意。
三、《蝶恋花・前日海棠犹未破》
前日海棠犹未破。点点胭脂,染就真珠颗。今日重来花在左。画桥回首频相顾。
流水涓涓春共过。世外桃源,不似人间火。耳畔欢声犹自可。谁家稚子敲茶臼。
暮春时节,张抡重游昔日赏海棠之地。前日来时,海棠花苞尚未绽放,点点胭脂般的花萼,缀在枝头如珍珠般莹润。今日再来,海棠已然盛开,花朵在画桥左侧灼灼绽放,他回首望去,频频驻足凝望,不舍离去。流水涓涓,伴着春光一同流逝,此处静谧如世外桃源,没有人间的烟火喧嚣。耳畔传来阵阵欢笑声,原来是邻家稚子在敲打茶臼,清脆的声响为这春景添了几分生机。
张抡一生偏爱自然,春日寻芳是他闲居生活的乐事。春景的柔情,恰是他生活态度的写照 —— 热爱当下的美好,在细微景致中感受诗意,不被世俗烦扰。这首词冷门却情感细腻,“海棠未破” 的娇羞,“稚子敲茶臼” 的灵动,如春日暖阳,让人在字句间感受到那份拥抱春光、享受闲情的温柔诗意。
四、《临江仙・红袖扶来日正中》
红袖扶来日正中,鸭炉香暖晓烟浓。蔷薇半露新妆面,芍药微开醉脸红。
春昼永,睡余慵。流莺枝上又相逢。起来无奈春强半,系住游人是酒慵。
一个春日的正午,阳光正好,张抡在别院中小憩,侍女红袖轻扶他起身,鸭形香炉中香气袅袅,晨烟浓郁。庭院中蔷薇半露娇容,如新妆初成的女子;芍药微微绽放,花瓣嫣红如醉后的容颜。春日白昼漫长,午睡醒来后仍带着几分慵懒,枝头的流莺再次相逢,啼鸣婉转。起身之后,才发觉春光已过一半,让人无可奈何,而留住游人脚步的,正是这闲居品酒的慵懒与惬意。
这首词是张抡闲居生活的真实写照,没有尘世的纷扰,只有庭院的雅致与时光的悠然。词虽冷门,却意境清幽,“蔷薇新妆” 的娇美,“流莺相逢” 的灵动,“酒慵留客” 的闲雅,如一杯清醇的米酒,让人在字句间感受到那份闲居岁月里的雅趣与悠然。
五、《诉衷情・闲中一弄七弦琴》
闲中一弄七弦琴,此曲少知音。多因淡然无味,不比郑声淫。
松院静,竹楼深,夜沉沉。清风拂枕,明月铺帘,夜醉松阴。
张抡晚年潜心琴艺,常于深夜抚琴自娱。闲暇之时,他拨动七弦琴,琴声清越,却少有知音能懂。只因这琴声淡然无味,不似郑声那般淫靡动听,却藏着禅心的宁静。松院寂静,竹楼幽深,夜色沉沉,唯有琴声在空气中流淌。清风拂过枕畔,明月洒满帘幕,他沉醉在这清宁夜色中,醉卧松阴之下,心境平和。
历经岁月沉淀,张抡的心境愈发宁静,抚琴成了他体悟禅理、安放心灵的方式。这首词冷门却禅意浓郁,“七弦琴” 的清越,“松院静” 的幽深,“醉卧松阴” 的安然,如夜色中的梵音,让人在字句间感受到那份沉淀岁月后的宁静与禅意。
六、《玉蝴蝶・淡淡春阳天气》
淡淡春阳天气,夜来一雨,新绿阴成。满目芳菲,花上露犹倾。
乍池塘、萍浮新绿,又篱落、燕语初晴。
理秦筝,倚栏人静,风度帘旌。
多情。好风送暖,斜穿翠幕,低照红英。
渐觉春深,酒阑人困思冥冥。
对南山、依然青秀,傍清流、照影盈盈。
醉还醒,一瓯春茗,满室清馨。
暮春时节,春阳淡淡,昨夜一场细雨过后,草木新绿,绿荫渐成。满目都是芳菲的花朵,花瓣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池塘中浮萍浮出新绿,篱落边燕子在初晴的天空下呢喃。有人静倚栏杆,整理秦筝,清风拂过帘幕,带来阵阵花香。好风送暖,斜穿翠绿的帷幕,低低映照在红色的花瓣上。渐渐觉得春深似海,饮酒过后,人渐困倦,思绪朦胧。对着南山,依旧是一片青秀之色;傍着清澈的流水,映照出盈盈的身影。醉后醒来,泡上一壶春茗,满室都弥漫着清馨的香气。
这首词描绘了暮春闲居的恬淡景致,张抡在时光流转中感受春深的美好,心境平和而安然。词虽冷门,却意境闲淡,“新绿阴成” 的清新,“春茗清馨” 的雅致,如暮春的清风,让人在字句间感受到那份顺应自然、享受岁月的闲淡诗意。
云片悄悄变薄,花枝缓缓垂首,像一场幽静的谢幕。张抡把笔放下,也放下了战鼓与号角,只让光阴做一位拾光者,把最柔软的亮斑收进字缝。六阙小唱,六段呼吸——篱下煮茶,窗前听秋,陌上看花,松间问鹤,暮春扫径,残阳倚门——全都写着同一句话:慢下来,世界不会因此沉落,反而会在你掌心浮起。
他不用重彩,甚至连一声惊叹都嫌喧闹;他只让露水说凉,让竹影说疏,让飞云说远。读他,像把耳朵贴在石壁上听远古的泉,先听见寂静,再听见心跳,最后听见自己也被涓涓润开。那些句点轻得像叶背上的霜,却足以把尘世的噪杂一一滤净。
于是,当春风吹到今日的庭院,月光爬上此刻的竹楼,他的字句便乘一缕清风归来,替你掸落肩上的浮名与急景。它们不说话,只把茶香递到你唇边,把花影投到你脚下,悄悄告诉你:人生还有另一种活法——不必抢时间,只需把时间坐成苔痕;不必追浮华,只需把浮华让成浮云。若能学他,在闲适中安放自己,在自然里认领诗意,岁月自会把最温软的霞光,留在你的窗棂上,久久不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