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公布了2025“风景独好”旅游
名县名村(镇)名景区名单
吉州区成功获评
2025年“风景独好”旅游名县!
从此,吉州又多了一张闪亮的名片!
让我们一起为家乡鼓掌!
『吉州』
有1660多年的建城史
素有"江南望郡"、 "吉州福地"、"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
请跟随我们的脚步
一起来了解吉州吧!
千年庐陵风雅处,赣江之滨的吉州正以全新姿态绽放文旅异彩。古樟树下,钓源古村的非遗市集人头攒动;田侯路历史文化街区,流光溢彩的夜经济点亮城市夜空;庐陵文化生态园内,游客们沉浸于山水人文相融的景致中......
▲钓源古村
▲后河·梦回庐陵
▲能仁巷历史文化街区
▲神冈山公园
▲石语荷园
▲吉安欢乐世界
近年来,吉州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发展的重要论述,以文旅高质量建设高水平运营攻坚战为抓手,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群众参与”三位一体推进,实现文旅项目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精品运营,成功创建“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名县。
全域布局: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
吉州区作为吉安市中心城区,紧扣“提升首位度、争当排头兵”目标定位,将文旅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出台《吉州区文旅高质量建设高水平运营攻坚战实施方案(2023-2026)》,系统谋划、全域布局,推动文旅产业从单一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构建“钓源核心引领、文化街区共振、城区郊区互融”的立体发展格局。
深耕资源:构建特色产品体系
吉州区聚焦“红、绿、古”三色资源,以点带面打造特色文旅集聚区。
立足红色资源禀赋,高标准打造吉安城革命历史陈列馆、江西省苏维埃历史陈列馆、九打吉安陈列馆、舒行将军故居、毛泽东李家坊调查等革命旧址,创新推出全省首例“‘四普’文物+保险管护”新模式。
深度挖掘地域文化精髓,打造钓源景区,入驻业态累计50余家,2024年接待游客59.14万人次,营业收入约1800万元,拉动区域消费近亿元。钓源古村获颁全省首张景区碳中和证书,荣获全国文旅农融合服务标准化试点、“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名景区等1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
聚焦庐陵文化核心标识,提升打造田侯路历史文化街区、庐陵县学。田侯路历史文化街区汇聚80多家精品商户,日均客流1.5万人次,日均营业额超45万元;联动后河·梦回庐陵景区、庐陵人文谷街区等国家级/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打造“水岸互动、街区互融、文商旅互促”的文化休闲商圈。
业态融合:培育文旅消费新场景
深化“文旅+”“+文旅”多产业融合发展,在培育旅游消费新业态上下足功夫。
深挖吉州庐陵文化,创作《庐陵宝盒》《钓源十二时辰》《宋代点茶》等沉浸式演艺节目,开发“庐陵文创”系列产品126种,把沉睡的文化资源转化为鲜活的旅游产品。
农文旅融合成为亮点。钓源古村规划打造农耕公园,与浙江中医药大学、东南亚农业技术协会合作,规模化种植彩稻、特色中药材等40余种高附加值作物,带动周边村集体经济年增收50万元以上、农民户均年增收4万元以上。
赛事经济成效显著。举办“康成杯”国际象棋中国分区赛、革命老区羽毛球邀请赛、江西优质食材厨王争霸赛等重大赛事活动,探索“票根经济”新模式,联动“赣超”推出“观赛游”优惠政策。
创新营销:提升吉州文旅影响力
成功举办9期钓源乡村振兴交流会、20期庐陵讲堂等活动,创新打造庐陵宝盒公益展演平台,荣获2025中国群众文化品牌创新案例。
吉州区登上央视《300秒看家乡》节目,央视“家庭酷跑大会”(吉州首站)、《三餐四季》《村庄里的中国》等栏目在吉州拍摄,刘诗诗、撒贝宁、陈好等明星嘉宾纷纷打卡吉州。《花开中国》首播全媒体超10亿人次见证,斩获全网热搜热榜94个。
精心策划“向世界推介吉安美食”抖音话题挑战赛,10天内全网话题播放量超5500万次,带动“吉安美食”话题播放量突破2.5亿次;共创的视频《这里很吉安》全球传播超千万,受到美国、法国、马来西亚等地华人的热烈响应。
“此地风光半苏州”,北宋文豪苏轼对吉州的赞美,如今在文旅融合的时代大潮中得到了全新诠释。吉州区将以入选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名县为新的起点,持续打好文旅高质量建设高水平运营攻坚战,致力建设全景吉州、人文吉州、有趣吉州、活力吉州,为续写新时代文旅高质量发展贡献吉州力量。
江西省“风景独好”旅游名县
吉州,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