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全球推行霸权的情况,大家都看得很清楚。从二战结束后,这事儿就开始了。那时候,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互相对峙,谁都想当世界老大。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建国两百多年,只有不到十年的时间没打过仗,靠战争积累起来的霸权地位,谁也不能否认。
历史上,很多国家试图挑战美国,但大多数都吃了亏。现在,美国把中国和俄罗斯视为头号对手,想方设法进行围堵。实际上,除了中俄,还有哪个国家能真正威胁到它的全球地位呢? 二战结束的1945年,美国和苏联基本上是平分世界势力范围,随后进入军备竞赛和科技比拼阶段,从核武器发展到太空探索,双方都全力投入。冷战几十年里,双方互相较劲,苏联最终因内部问题崩溃,美国在背后也出过不少手段。苏联倒下后,美国就开始膨胀,自封世界警察,到处发号施令。 美国之所以害怕别的国家崛起,是因为霸权不是天生的,它必须靠实力去维持。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显著;俄罗斯资源丰富,军力强大,这让美国感到压力巨大。于是,美国采取各种手段施压,包括贸易战、科技禁运和军事围堵。 但中俄并不是轻易可对付的国家,美国明面上动手不行,就开始搞小动作,比如舆论抹黑、拉拢盟友等。大家都明白,美国霸权的核心在于美元霸权、全球军事基地网络和科技垄断,一旦这些优势松动,它就会感到紧张。因此,美国总是盯着潜在的挑战者,防患于未然。 近几年,欧盟逐渐成为美国可能关注的新目标。原因很明显:欧盟不是单个国家,而是由27个成员国组成的联盟,总人口约4.4亿,GDP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欧盟自1993年成立以来,本来是经济共同体,但政治影响力也逐渐上升。它有自己的货币——欧元,与美元抗衡,还有独立的贸易政策,不完全受美国控制。 过去,欧盟是美国坚定的盟友,冷战时期北约的欧洲国家都跟着美国走。但近年来,双方裂痕逐渐显现。特朗普第一次上台时,就对欧盟开火,征收钢铝关税25%和10%,欧盟进行了报复性关税,贸易摩擦频繁。拜登上台后稍作缓和,但根本矛盾依然存在。美国总觉得欧盟占了便宜,贸易逆差大,欧盟出口多,美国进口多。 到了2025年,特朗普第二次上台,这些矛盾再次被激化。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改革政府,冻结对外国的援助,包括对欧盟的援助。此时欧盟经济表现不佳,德国连续两年负增长,法国和意大利也在挣扎,但欧盟不甘示弱,开始增加对外援助,试图抢占国际话语权。 特朗普对美国国际开发署进行精简,裁员停摆,援助项目受影响,而欧盟看到了机会。2023年,欧盟援助总额达1400亿欧元,比美国高,但执行效果一般,项目推进较慢。贸易上矛盾尤为明显:特朗普重启钢铝关税,美国每年从欧盟进口大量钢铝,对欧盟造成冲击。2月,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公开批评欧盟领导软弱,让美国在贸易谈判中占便宜;德国总理肖尔茨回应称,如果美国逼急,欧盟拥有全球最大市场,可以反击。 7月,美欧达成贸易协议,美国将征收的关税降低到15%,欧盟取消部分关税,但钢铝仍维持50%。表面上协议达成,实际上欧盟吃亏,德国汽车订单减少,工厂开工率下降。至于伊朗和朝鲜,它们是美国长期对手。美国对伊朗制裁已有40年,核问题和导弹问题一直存在。2025年,伊朗核谈判陷入僵局,美国威胁可能动用军事选项,但伊朗有俄罗斯支持,不容易被动摇。朝鲜则频繁试射导弹,美国与日韩联合军演,但朝鲜体量小,对美国霸权核心没有实质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