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历史中,大家普遍认为刘备能够得到忠诚而聪明的诸葛亮,必定会是最后的胜利者。诸葛亮是三国时期一位传奇人物,虽然他并没有自己做过皇帝,但他的事迹却广为流传,几乎每个人都知道。空城计、草船借箭等策略,都能让人印象深刻,这些智谋让他不费一兵一卒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可以说,在三国历史中,除了孔明,再也没有谁能够与之媲美。那么,为什么刘备能收得诸葛亮这样的人才,最后却依然没有统一三国,最终死于郁郁之中呢?
其实,诸葛亮早就预见到天下将会分为三国,他认为,想要得到天下,第一步就是占据荆州和益州这两个重要的地方。荆州非常重要,是蜀汉和东吴两国之间的战略要地,赤壁之战后,荆州的军事地位变得尤为重要,控制荆州意味着掌控了全局。因此,镇守荆州的武将,必须具备极高的能力和威望。那么,当时刘备麾下的几位武将中,谁适合担任这一重任呢?大家知道,刘备有桃园三结义的义兄弟:张飞、关羽和赵子龙。 首先看看张飞,张飞是个非常勇猛的将军,但缺乏足够的谋略。刘备虽不至于愚昧到让张飞负责镇守这样一个关键之地,但他也没有选择张飞。再说赵子龙,赵子龙在长坂坡的战斗中展现了超凡的勇气和智慧,孤身从敌人重重包围中救出刘备的儿子,舍弃刘备夫人,足以证明他的能力和忠诚,完全是值得信任的将领。可是,刘备却犯了历代许多君主都会犯的一个错误——对手下的人产生过多的疑虑。 尽管诸葛亮是刘备的重要军师,但他的哥哥诸葛谨却是孙权的谋士,这让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产生了动摇。刘备害怕诸葛亮在处理荆州事务时不够果断、迅速,尤其是赵子龙当时与诸葛亮有较好的关系,因此刘备在镇守荆州的选择上并没有完全信任赵子龙。于是,最终关羽成为了负责镇守荆州的将领。 但刘备没有考虑到的是,从建安十六年开始,直到次年他把诸葛亮、张飞和赵子龙调往西川之后,关羽就独自负责镇守荆州长达十一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关羽从48岁一直到60岁,白发苍苍,依然孤军奋战,面对着魏吴两大强敌的夹击。敌人也发生了变化,许多新的人物上台,关羽虽然曾经智勇双全,但长期的独立防守让他已经心力交瘁,逐渐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失去荆州不仅仅是诸葛亮的责任,更是刘备未能做出明智决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