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在大清朝,内阁大学士与各部尚书,谁的官品更高?
创始人
2025-10-26 01:02:53
0

在清朝顺治十五年,清廷模仿明朝制度,设立了类似内阁的机构,称为“内三院”。大学士被授予“保和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等荣誉头衔。自顺治至乾隆时期,大学士的地位时高时低,最高时是朝廷的重臣,最低时只是普通官员。到了康熙九年,大学士的级别被固定为满、汉正二品,雍正时期更进一步将内阁提升为正一品,位于各部尚书之上,因而内阁被称为“宰辅”。乾隆十三年,原先的四殿(中和、保和、文华、武英)和二阁(文渊、东阁)被调整为三殿(三个皇宫:保和、文华、武英)和三阁(文渊、体仁、东阁),同时新增了协办大学士职务,作为大学士的副职,品级为从一品。

尽管大学士的职位表面上接近宰相,乾隆帝曾指出:“宰相之名自洪武时已废而不设,其后置大学士。我朝亦相沿不改,然其职权仅票拟承旨,非如古所秉钧执政之宰相也。”也就是说,尽管大学士在清朝有很高的地位和尊荣,但其实际权力并不等同于古代宰相的实际执政权力。宣统三年,清朝废除了延续了整个清朝的内阁制度,改为责任内阁。

在乾隆朝时期,三殿三阁的大学士职位由满汉各派两人担任,都是正一品,尽管大学士位尊,但权力较小。协办大学士是大学士的助手,由满汉各一人担任,属于从一品,且没有“殿阁衔”。他们通常是六部的尚书,可以直接称为某部尚书。而“内阁学士”是大学士的下级,满族六人,汉族四人,通常兼任礼部侍郎,属于从二品。职位最低的是“笔帖式”,一共十名,由旗人担任。

尽管大学士职位尊贵,年俸并不高,只有215两银子,外加144两的柴薪银;而协办大学士虽然是从一品,年俸也是215两银,但没有柴薪银。尚书同样是从一品,年俸183两,柴薪银144两。

与此相比,地方官员的俸禄差异较大。总督虽然是正二品(如果加上兵部尚书或大学士衔,则可升为正一品),年俸只有152两,但他们的养廉银却高达1.5万到2万两;巡抚是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为正二品),年俸120两,养廉银则为1万到1.5万两。

通过这些差异,我们可以看到,清朝的官员制度虽然等级森严,但各职务的实际待遇和责任也有显著差距,尤其是在中央与地方之间。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帝王的登基之路充满了权力斗争和血腥冲突,但也有一...
2025-10-26 05:02:56
原创 ...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句名言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其背后有着深...
2025-10-26 05:02:30
广东举办米其林美食节 展现...
新华社深圳10月25日电(记者王丰)24日,金秋的深圳迎来一场味觉...
2025-10-26 04:44:50
原创 ...
刘备,作为蜀汉的开国皇帝,不仅具有远见卓识,更有识人之慧。相比之下...
2025-10-26 04:32:54
原创 ...
古代两军交战时,往往会有专门的士兵扛着军旗,虽然这些旗手手无寸铁,...
2025-10-26 04:31:42
原创 ...
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动荡时期,清政府开始逐渐依赖汉人来平定叛乱,曾国藩...
2025-10-26 04:02:21
原创 ...
是非分明未必是福 中国人最不欣赏那些过于是非分明的人。三国时期...
2025-10-26 04:02:05
原创 ...
提到三国时期的美女,大家常常会想到貂蝉,这个角色大多来源于《三国演...
2025-10-26 04:01:59
马勇:“人努力,天帮忙” ...
10月22日,“85鉴定”40周年大会在贵州遵义汇川举办。 在“传...
2025-10-26 03:55:06

热门资讯

世界冠军点赞中江 “继光之路”... 封面新闻记者 罗石芊 伍勇 10月26日,伴着蒙蒙秋雨,“继光之路”2025中江半程马拉松准时开跑。...
巴林亚青会 | 中国队田径、高... 新华社巴林麦纳麦10月25日电(记者王海洲)第三届亚洲青年运动会25日在多个项目产生金牌,中国体育代...
中日韩女子围棋联赛巅峰对决赛:... 人民网北京10月26日电 (记者李乃妍)10月25日,2025年“青白江·城厢古城杯”中日韩女子围棋...
原创 唯... 你知道吗?现在全球这么多国家,还在正经用“年号”的,只剩日本一个了。2019年他们从“平成”换成“令...
原创 由... 诸葛亮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忠诚、智慧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也使他成为了...
原创 揭... 唐朝僖宗即位后,民众遭受的困境变得更加严重,尤其是广大农民,他们不仅忍受了天灾,还被人祸逼得生不如死...
(体育)赛车——F1墨西哥城大... 当日,2025赛季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F1)墨西哥城大奖赛练习赛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罗德里格斯...
秦始皇陵现高海拔冷杉云杉 秦人...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联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在国际权威考古期刊上发表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