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社会里,青楼和各类妓院基本不受专门的管理,无论城里还是巷口,门牌再大也可能挂着“青楼、怡红院”等雅致的名字。还有一些规模更小、门面更不起眼的地方,也并不罕见。
当时的女子地位普遍偏低,尤其是在明清时期,受到三纲五常的严格约束,几乎没有多少自由。遇到灾荒年代,穷人为了活命,常常把儿女卖给人贩子,年纪轻轻的女孩就被送进了妓院。这些女子要么遇到待她们较好、愿意善待她们的客人,走出困境、改行做个体面的妇女;要么因为没有机会改变命运,一生竟被困在这条路上。青楼这样的行业,消磨了许多年轻的岁月,违背人性的存在最终也会被时代所淘汰。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和相关部门对从旧社会走出来的青楼女子进行了妥善安置,女性才迎来了真正的希望。
进入二十世纪初,京城有一处著名的“天仙园”,其中的头牌女子名叫杨翠喜。她出生在贫困的农村家庭,原本姓陈,由于家境贫困,父母商量后把她卖给了一个姓杨的人家。到了杨家,杨翠喜学习乐器,几年下来就掌握了音律,到了十五六岁时,已经在京城成了有名的歌伎。
那时,京城的达官显贵常常到天仙园来寻欢,杨翠喜因此成了众人追捧的对象。追捧她的人大多是文人和官员,其中就包括李叔同。李叔同对她情意深厚,听她弹奏时赞不绝口,两人也因为共同的音乐志趣逐渐产生感情。临去上海办事前,李叔同还写了一首情诗给杨翠喜,希望她不要忘记自己。只是没想到,等他回来的时候,事态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庆亲王奕劻之子载振对杨翠喜也很喜爱,常常照顾她的生意。段芝贵在官场中眼观四方、善于揣测人心,眼见自己的仕途未遂、升迁之路受阻,遂打起了杨翠喜的主意。他花了大笔钱买下杨翠喜,把她送给载振,载振于是把她纳为妾。段芝贵因这桩交易也连升三品,事业一度风光。
李叔同得知此事后,感到无力阻止,只能无奈看着心上人嫁作他人妻,心中的痛苦促使他剃度出家,寻求心灵的解脱。事情发酵后,段芝贵与载振的关系被揭露,二人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为了把这桩烫手山芋处理干净,载振把杨翠喜送给了盐商王益孙,还给了他一笔封口费。王益孙因此得到一个“新媳妇”,心里当然乐开了花。
尽管杨翠喜嫁给了王益孙,但在私下里她仍旧在为段芝贵打点事务,帮助他处理人情和生意。为了取悦袁世凯,段芝贵多次让杨翠喜在袁世凯面前登场,凭借着高超的技艺与端庄的气度,既为段芝贵赢得面子、也让自己获得了不少好处。传闻中,袁世凯复辟的政治风波与杨翠喜有着某种联系,但他终究只做了几十天的皇帝,历史潮流最终还是把他带走,而杨翠喜在大众眼中则成了一个“祸水”的象征,命运因此坎坷多舛。
这段往事折射出旧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与无奈,也让人看到当时社会风气与权力勾连下的复杂人性。后来,国家走上新路,致力于保护妇女权益和改善民生,曾经的苦难逐渐被历史记忆化,女性也在新时代迎来了真正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