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有些选择,会永远改变你看世界的角度。
2018年,当同学们纷纷选择去欧美、韩国留学时,我毅然踏上了前往朝鲜的旅程。许多人不解,甚至嘲笑我的选择。但我知道,有些机会,一生只有一次。
飞机降落平壤前,我从舷窗看到这个传说中的国度——五彩斑斓的小房子整齐排列,像极了一个被精心呵护的童话世界。那一刻,我还没有意识到,接下来的193天,将成为我青春中最珍贵也最心碎的回忆。
金日成综合大学
初见平壤:彩色房子背后的纯粹与禁锢
金日成综合大学,朝鲜最高学府,比我想象中更加美丽。校园像一座大庄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这里有现代化的游泳馆、图书馆,电脑是Win7系统,甚至可以使用朝鲜内部网络。
但美丽的外表下,是严格的规定:本地学生必须佩戴领导人徽章;女性必须穿及膝裙;我们不能与朝鲜学生一起上课、交流,更不能谈恋爱。
我曾经看到一个朝鲜女生悄悄看向我们留学生,眼神里满是好奇,但当我们的目光相遇时,她立刻低下头匆匆离开。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无形的墙。
同宿生姐姐:那个不能拥抱的朋友
学校为我们安排了“同宿生”——经过严格选拔的朝鲜学生,她们负责帮助我们适应生活,也负责“关注”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的同宿生尹珍(化名)是个特别的女孩。她从小在北京长大,却能说一口流利的朝鲜语。她常常和我聊起北京的胡同和小吃,眼里闪着光。
“你为什么选择回来?”我曾经问她。
“因为这里是我的祖国。”她微笑着回答,眼神坚定。
我们以姐妹相称,一起分享零食,一起为考试发愁,一起在夜晚谈心。有时候,我甚至会忘记我们之间那道无形的界限。
直到有一天,我在宿舍放韩国歌曲,她突然紧张地关上门窗:“不能听这个,会被批评的。”那一刻,我看到了她眼中的恐惧。
那份永远送不出去的礼物
离别前夕,我们精心为同宿生姐姐们准备了礼物——中国茶叶、化妆品、小饰品。她们开心地收下,连声道谢。
送机那天,尹珍匆匆赶来,塞给我一个包裹:“这是给大家的礼物,你是班长,就由你分配吧。”她说完就转身离开,没有回头。
在飞机上,我拆开那个用胶带层层包裹的盒子——里面正是我们送出的所有礼物,一件不少。
我突然明白,不是她们不喜欢,而是不能喜欢;不是不想留作纪念,而是不能留。
那一刻,我在万米高空泪如雨下。
那些平凡却珍贵的日常
在朝鲜的193天里,我经历了无数感动的瞬间:
食堂阿姨总是偷偷给我多加一勺菜,笑着说:“你太瘦了,要多吃点”;
迷路时,一位老奶奶亲自带我走了二十分钟的路,直到看见学校大门;
在凯旋青年公园,朝鲜孩子们用中文对我们说“你好”、“我爱你”;
每个没有网络的夜晚,我们留学生聚在一起唱歌、聊天,心与心的距离从未如此贴近。
这些平凡的瞬间,如今都成了我最珍贵的回忆。
最后的告别:不说再见,因为再也见不到
离开朝鲜的那天,天空格外蓝。
同宿生姐姐们来送行,我们互相拥抱,却都知道这可能是此生最后一次相见。
“以后还能联系吗?”我小心翼翼地问。
尹珍摇摇头,眼中含着泪光:“记得我就好。”
飞机起飞时,我看着窗外渐渐变小的城市,突然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告别——不是挥手说再见,而是明知再也见不到,却还要微笑着离开。
后记:那个让我一夜长大的地方
回国后,我常常想起在朝鲜的日子。
想起那里湛蓝的天空,干净得发光的街道;想起食堂里总让我多吃一点的阿姨;想起那些不能收下礼物却收下了真心的同宿生姐姐。
在朝鲜的193天,我失去了网络的便利,却获得了最真实的交流;我失去了所谓的自由,却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珍惜。
世界很大,朝鲜很小。但就是那个小小的国家,教会了我什么是爱,什么是痛,什么是青春中最难忘的成长。
如果有人问我,后悔选择去朝鲜吗?
我的答案是:永远不会。
因为在那里,我遇见了最真实的自己,也遇见了那些不能说出“再见”却永远留在心里的人。
也许有一天,边界会消失,禁令会解除,我们能够自由地重逢。
在那之前,我会一直记得——
193天,平壤,金日成综合大学,
那个让我一夜长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