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长平之战白起建议趁机灭赵,范雎使出阴谋,白起落得悲惨结局
创始人
2025-10-02 00:02:51
0

长平之战在中国战国史上是一场极为关键的大战。很多人认为秦国在这场战争中只是“惨胜”,但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实际上,从《战国策》中赵国贿赂范雎时所说的“白起勤马服君不亡一甲”便可看出,秦军的损失远没有外界所想象的那么大。更为重要的是,白起在长平大捷之后,曾主张趁势一举灭掉赵国。如果秦国在长平之战中真是元气大伤,那么白起绝不会有此提议。可见,整场战役几乎是按照白起的战略部署进行的,他对秦军的损耗早有预估,而这些损失只是作战计划中必然付出的代价。

从具体过程来看,秦军的主要损失可能集中在两段时期:一是白起刚刚接手时,为了诱敌深入而付出了一定代价;二是在赵括意识到被围困、拼命突围的那几天,秦军压力较大,死伤有所增加。但在赵军被彻底包围后,局势便完全逆转。赵军被迫困守待援,攻势大减,而秦军又占据地形优势,此时大规模伤亡几乎不可能。赵括战死的方式也能反映问题——他并不是被秦军士卒刀剑格杀,而是乱箭射死,说明赵军根本无法与秦军进行大规模的近身肉搏,这就更不可能让秦军付出惨重代价。

白起的战略思路十分明确:长平一战斩断赵国根基,歼灭其主力后,秦国就能顺势灭赵。然而,秦国高层的态度却发生了变化。有人说是赵国使者的游说奏效,也有人认为是朝廷内部对国力消耗的担忧。不管原因如何,秦王与群臣在关键时刻选择犹豫,结果错失了最佳战略时机。白起本欲乘胜出击,但见时机不再,便坚决拒绝再战。这也直接导致了后来的局面:秦国虽在长平取得辉煌战果,却因延误而让赵国缓过气来,最终甚至在对赵作战中接连失利。可以说,秦赵双方最终打成了一个阶段性的“平手”:秦军先胜后败,赵军先败后胜。

更为严重的是,长平之战几乎让两国的中坚力量消耗殆尽。秦军在后续进攻邯郸时,遭遇赵国北方骑兵回援,前后夹击之下,伤亡极为惨重,几乎不比长平时的赵军死亡人数少。此战后,秦赵两国整整一代人损失殆尽。秦国甚至征召十三四岁的少年参战,赵国则陷入“人吃人”的惨烈境地。由此,长平之后长达三十年,秦国极少再发动大规模的进攻,直到秦始皇登基,国力恢复,才重拾统一战争的资本。秦国之所以能够恢复如此之快,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与战略优势:背靠巴蜀与汉中平原这两大粮仓,关口险要天成。打赢了可以迅速扩张,打输了也能凭关口据守,退回腹地休养生息,再伺机而动。

若非范雎的权谋之争,白起或许不会轻易殒命。假如白起能顺利攻下邯郸,即便未能彻底灭赵,也足以避免后来赵魏联军兵临函谷关的危险。然而,范雎以“国力不足”为由劝阻秦王,断了白起的后路。白起既明白“哀兵必胜”的道理,又清楚自己杀戮过多、已结下深仇,再加上失去了秦王的信任,结局早已注定。最终,他以死谢国,成为秦国最为悲剧的名将之一。

长平之战的爆发,本源于一个上党郡的归属问题。赵王贪图小利,却未能做好全局战略准备,结果引发了一场旷世大战。从宏观上看,这既是偶然,又是必然。秦昭王在位时虽攻下大片土地,但因用人失当、犹豫反复,最终还是失去了前期的成果。他既想依靠范雎来制衡白起,又想借白起的军功打击范雎,结果反而两头失策。昭王延续了秦国历代削权制衡的传统,却在关键时刻优柔寡断,最终让秦国在长平之后陷入被动。尽管如此,凭借雄厚的国力与人口优势,秦国终究在几十年后恢复元气,重新踏上了兼并六国、实现统一的道路。

相关内容

双节出行 这份防骗指南能帮...
低价旅游陷阱:馅饼还是陷阱? 随着国庆中秋双节临近,各大旅行社纷...
2025-10-01 09:09:52
奉上节日文旅大餐 3000...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黎存根 9月30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上线“民...
2025-10-01 09:09:48
暖心、便民、智慧、精细……...
暖心、便民、智慧、精细……多样化服务保障百姓乐享假期顺畅出行来源:...
2025-10-01 09:08:58
国际区域新增“休息舱”66...
9月30日上午,白云机场,旅客排队进入国内出发大厅。 供图:机场宣...
2025-10-01 09:08:55
超实用!长假出行“住店避坑...
国庆中秋假期来啦!相信很多小伙伴已经做好了出游计划,即将踏上旅途。...
2025-10-01 09:08:09
在法国酒店房间里关灯
2025-10-01 09:07:52
中濠集团深耕湾区——中濠悦...
在金秋的季节里,备受期待的盛事如期而至。2025年9月29日,中濠...
2025-10-01 09:07:47

热门资讯

坚持命运与共 维护世界和平 坚持命运与共 维护世界和平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时代启示 扫码阅读全文 九三前夕,天...
原创 秦... 千古第一帝,秦朝的始皇帝在史书中名声极为响亮。他被视作开启封建王朝体制雏形的关键人物,其卓越的军事才...
原创 周...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桥”见半马苏河变迁:华政桥的... 华政桥,原称学堂桥、校园桥,是华东政法大学校园内的人行桥。学堂桥建于民国23年(1934年),为圣约...
章用秀:到天津贩旧书 清末民国时期,津门旧书业尤为兴盛。书肆大体分布在:旧城厢内外,有宝森堂、求古堂、文林阁、宝林堂、新明...
江苏淮南?元代著名画家祖籍表述... 近日,江苏网友“兰陵笑笑生”发帖,对上海博物馆内元代著名山水画家张渥的人物简介提出质疑。其发布的线下...
原创 他... 《——【·前言·】——》 刘竹溪,这位可能不被大多数人熟知的老革命家,却有着不平凡的一生。 战场上他...
原创 裕...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画面能深刻反映出时代的特征与人物间的微妙关系,裕仁天皇与麦克阿瑟的合影便是如...
原创 鸦... 提起晚清鸦片,多数人会想到“昂贵奢侈品”的标签——毕竟在影视剧中,吸食鸦片的多是王公贵族、富商大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