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庆中秋双节临近,各大旅行社纷纷推出诱人的旅游套餐。其中,"99元三日游""免费老年团"等低价旅游广告格外引人注目。然而,这些看似实惠的旅游产品背后往往暗藏玄机。
不法旅行社通常通过低价吸引中老年人参团后,在旅途中安排大量购物环节。这些购物点往往位于偏僻地区,商品价格虚高,质量难以保证。更恶劣的是,有些旅行社还会临时增加自费项目,或降低住宿餐饮标准,让游客的实际花费远超预期。
防范建议:选择正规旅行社,查看其《营业执照》和《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明确行程安排和费用明细;警惕"零团费""负团费"等不合理低价产品。
节假日期间,热门景区门票、演出票往往一票难求。诈骗分子利用这一情况,在二手交易平台、社交软件上发布"内部票""员工优惠票"等信息,诱导消费者上当。
常见手法包括:发送虚假购票链接要求付款;以"出票失败"为由要求补交费用;通过屏幕共享窃取银行卡信息等。一旦得手,骗子立即失联,受害者不仅损失钱财,还可能错过期待已久的行程。
防范建议:通过景区官网、官方票务平台购票;避免在私人社交账号、非正规平台交易;不轻信"低价代订""内部渠道"等宣传;付款前核实卖家身份和票务真实性。
近期,一种新型的"机票退改签"诈骗正在蔓延。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旅客航班信息,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以"航班取消""机械故障"等理由实施诈骗。
诈骗流程通常为:发送含有链接的"退改签"短信→诱导填写银行卡信息→以"验证账户"为由要求转账。部分案例中,骗子还会要求受害者下载远程控制软件,直接转走账户资金。
防范建议:收到航班变动通知,第一时间通过航空公司官方渠道核实;不点击陌生链接,不下载不明APP;航空公司不会要求提供银行卡密码或验证码;遇到可疑情况立即报警。
中老年群体因防范意识相对薄弱,更容易成为诈骗目标。除上述常见骗局外,还需特别警惕以下几种针对老年人的旅游诈骗:
"养生旅游"骗局:以健康讲座、免费体检为名,推销高价保健品; "祈福消灾"骗局:利用老年人迷信心理,骗取"消灾钱"; "黄昏恋"骗局:通过网络交友诱导老年人参与"情侣游",实则骗取钱财。
防范建议:保持理性消费观念,不相信"包治百病"的宣传;旅游前与子女沟通行程安排;不轻易向陌生人透露个人和家庭信息;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及时接收防骗提醒。
即使再谨慎,有时仍可能落入骗局。此时,正确的应对方式至关重要:
保留证据:保存合同、收据、聊天记录等相关材料; 及时报警:拨打110或旅游投诉电话12301; 寻求帮助:向当地旅游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 冻结账户:如涉及资金损失,立即联系银行冻结相关账户。
记住:维权要迅速,证据是关键。双节期间,各地旅游部门和公安机关都会加强值班,为游客提供帮助。
在这个阖家欢乐的节日里,希望每位游客都能提高警惕,远离诈骗,享受一个安心、舒心的假期。转发这份指南,让更多人远离旅游陷阱,守住自己的钱袋子!
上一篇:国际区域新增“休息舱”6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