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汉唐时期郑州地区主粮的变化中,看小麦的地位,是怎样提升的!
创始人
2025-10-01 11:34:31
0

民以食为天,粮食作为最根本的生活资料,不仅关乎百姓的温饱,更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定与国家的盛衰。粮食作物的更替与发展,一直是学界高度关注的重要议题。汉唐时期是我国传统社会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也是农业经济快速繁荣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黄河流域的主粮格局发生了重要转折,逐渐由以粟为主转向以小麦为主,这一转变在郑州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

早在新石器时代,郑州地区便已种植粟、黍、稻、麦、豆等多种作物,但当时的主粮仍以粟为核心,麦类并未进入先民的日常主粮结构。随着时间推移,这一格局逐渐演变,到汉唐时期,麦类作物的地位显著上升,直至成为主粮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郑州,依旧广泛种植粟、黍、稻、麦、豆等作物,但主粮早已由粟转为小麦,这正是数千年农业演变的结果。

一、史前时期:以粟为主的格局

郑州史前农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新石器时代中期、晚期和末期三个阶段。考古资料表明,距今约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已是当地农业文明的肇始。裴李岗文化遗址广布于郑州周边,出土了大量农业工具,如石铲、石锄、石镰、石磨盘、石杵等,表明先民已经普遍开展农耕活动。研究发现,这一时期农业工具比例高达六成以上,远超狩猎与采集工具,说明农业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出土的炭化谷物与粟黍遗迹进一步证明,当时的主粮主要是粟类。虽然也发现了稻与少量豆类,但其地位明显次要。至新石器晚期与末期,大豆和小麦虽已出现栽培,但仍属边缘作物,粟依旧牢牢占据主粮之位。

二、夏商周:小麦初步崭露头角

进入夏商周时期,郑州地区的农业体系更为健全。作物种类大体延续史前传统,粟依旧是最主要的粮食。但文献记载显示,小麦的种植范围和地位逐渐提高,尤其在东周时期,部分民众或已将麦类作为主粮。典籍如《夏小正》虽存在成书年代的争议,但其中有关“二月种黍”的记载,反映了彼时以黍、粟为核心的农业格局,同时隐含了多样化粮食栽培的萌芽。

三、两汉:粟稳居首位,小麦地位上升

汉唐之前,小麦虽已进入人们视野,但在饮食文化中仍被视作“粗粝之食”。然而,随着两汉农业技术的进步,麦类地位明显提升。两大农书《氾胜之书》和《四民月令》表明,当时北方依旧广种粟、黍、麦、稻、豆等作物,其中粟与麦最为重要。汉武帝时期更在黄河中下游推广冬小麦,诏令中关于麦类的记载逐渐增多,甚至以麦的丰歉作为赦免或惩治的依据,说明小麦已成为朝廷高度重视的粮食。东汉时“麦秋”一词的普及,更显示小麦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已不可忽视。

四、魏晋南北朝:粟盛极一时,小麦持续发展

这一时期,农业文献《齐民要术》详细记载了粟的八十余种品类,显示其在黄河流域的高度繁荣。相州、陕州等地的粟类生产尤为发达,成为北方重要的战略储粮。与此同时,小麦种植也在稳步推进,但因战乱与政局动荡,其地位提升较为缓慢。不过,粟逐渐成为“谷”的代名词,甚至出现以“粟”命名的人名,这无疑说明其在社会生活中的突出地位。

五、隋唐:小麦逐渐挑战粟的主导地位

隋唐时期,河南道成为全国的粮仓,郑州及周边更是粟产重地。但与此同时,小麦逐步摆脱了“粗粝之食”的形象,尤其在唐代中后期,逐渐获得与粟相抗衡的地位。诗文中屡见与小麦相关的意象,显示其已进入社会文化与饮食核心层面。虽难以断定小麦是否完全超越粟,但二者并驾齐驱的趋势已十分明显。

六、技术推动与饮食习俗的改变

汉唐时期,小麦地位的提升与工具和技术革新密切相关。从杵臼到碓,再到水碓、畜碓,粮食加工效率不断提高,使小麦更易被食用。石磨和筛粉技术的出现,使小麦得以加工成面粉,催生了胡饼、蒸饼、汤饼等多样化的面食。魏晋以来,饼食种类日益丰富,唐代更是高达六十余种。与此同时,冶铁技术的进步和铁犁、耧车的普及,大大改善了小麦种植条件。配合日益完善的水利系统,小麦产量稳步提升,逐渐走向主粮舞台的中央。

综上,郑州地区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粮食种植延续多元,但主粮格局始终围绕粟与麦的消长展开。夏商周至两汉,小麦逐步崛起;魏晋南北朝粟盛而麦渐进;隋唐时期,麦的地位实现质的飞跃,逐渐与粟并肩。汉唐社会的农业工具、水利灌溉与饮食文化的转变,最终推动了小麦取代粟成为主粮,这不仅是郑州地区农业发展的缩影,更是黄河流域粮食史的一次重大转折。

相关内容

双节出行 这份防骗指南能帮...
低价旅游陷阱:馅饼还是陷阱? 随着国庆中秋双节临近,各大旅行社纷...
2025-10-01 09:09:52
奉上节日文旅大餐 3000...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黎存根 9月30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上线“民...
2025-10-01 09:09:48
暖心、便民、智慧、精细……...
暖心、便民、智慧、精细……多样化服务保障百姓乐享假期顺畅出行来源:...
2025-10-01 09:08:58
国际区域新增“休息舱”66...
9月30日上午,白云机场,旅客排队进入国内出发大厅。 供图:机场宣...
2025-10-01 09:08:55
超实用!长假出行“住店避坑...
国庆中秋假期来啦!相信很多小伙伴已经做好了出游计划,即将踏上旅途。...
2025-10-01 09:08:09
在法国酒店房间里关灯
2025-10-01 09:07:52
中濠集团深耕湾区——中濠悦...
在金秋的季节里,备受期待的盛事如期而至。2025年9月29日,中濠...
2025-10-01 09:07:47

热门资讯

城市更新中的文化守望者:孙博与... 在天津这座有着六百余年建城史的城市中,有一位用二十年光阴守护历史文脉的建筑师——孙博。他并非声名显赫...
原创 在... 在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后,燕王朱棣于1399年发动了靖难之役,以“清君侧”为名,实际上是争夺皇位的军事行...
原创 除... 1941年的皖南事变,是新四军历史上极为沉痛的一幕。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直接导致包括新四军核心领导人...
原创 他... 自古以来,历史长河中风云变幻,尤其是在古代的封建王朝,王朝更替的速度往往比人们想象得要快得多。皇帝作...
原创 一... 1937年10月27日上午,邵文学排长和他的几名战士正在北京西周口火车站南方不远处的一座山包上巡逻,...
日记书信证同盟 勠力同心卫和平 1944年克尔中尉(左)脱险后和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中)的合影(资料图片) ...
原创 老... 溥仪与婉容:皇后的悲剧人生 溥仪,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虽然登基时年纪尚轻、在位时间短暂,但他却经历了...
文化中国行|河泊所遗址考古成果... 沉睡滇池之畔两千余年的“滇国相印”封泥,近日在云南省博物馆首度与1956年出土的“滇王之印”金印(仿...
原创 刘... 老泰迪带你看历史,看不一样的历史! 导语: 众所周知,刘邦的妻子是吕雉,吕雉在刘邦成就帝业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