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可为此心作证;若有背义忘恩之举,必遭天地共戮!”
那一年,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之中焚香对天,斟酒饮血,立下了这句铮铮誓言。从此,他们虽无血缘,却胜似亲兄弟,生死与共,携手踏上了那条充满血与火的征途。
虽说刘、关、张三人并非骨肉至亲,但相同的理想与抱负让他们凝成了一股牢不可破的力量。刘备居于兄长之位,关羽、张飞则誓死追随,不论战场多么凶险,他们都肩并肩并进退与共。尤其在征战沙场时,张飞和关羽总是拼尽全力辅佐刘备,哪怕是用性命去护兄长的安危,也在所不惜。而刘备也以“兄长”的姿态,给予关羽、张飞无微不至的关怀,把他们当成自己的至亲手足,这份情义,甚至比夫妻之间更为深厚。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就描绘过这样一幕:张飞因酒后失误而导致徐州失守,刘备的两位夫人也被俘虏。张飞羞愧难当,提刀欲自刎谢罪,刘备却一把拦下他说出那句流传千古的话。这句话后来甚至成为现代江湖人谈义气时的经典语录。
---
张飞的英勇与鲁莽
刘备善于识人,用人不疑,这也是他麾下卧虎藏龙的原因。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五虎上将——个个都是顶梁之才。然而,这支队伍里也不乏让人头疼的“问题人物”。马谡失街亭、关羽失荆州、张飞醉酒失徐州,都是让人扼腕叹息的败笔。尤其是张飞,他虽英勇无比,但性格鲁莽,粗枝大叶,经常因一时疏忽闯下大祸。
公元184年,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朝廷腐败,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太平道领袖张角揭竿而起,黄巾军席卷中原,给沉疴多年的帝国狠狠一击。刘备虽出身皇室,但家道早已衰败,只剩一个“汉室宗亲”的名头。面对动荡,他毅然招兵买马,投入镇压叛乱的行列。就在那时,他结识了关羽、张飞,这两位志同道合的兄弟让他在乱世中找到了依靠,三人从此形影不离,同吃同住,感情愈发深厚。
尤其是张飞,对刘备的忠诚近乎盲目。无论何时何地,他都把刘备的安危放在第一位,甚至视兄长的性命比自己的还要重要。
---
醉酒误事,徐州失守
刘备感念张飞的忠诚,对他委以重任。公元193年,曹操的父亲曹嵩在徐州遇害,曹操悲愤填膺,誓要血洗徐州为父报仇。徐州牧陶谦得知消息,吓得不知所措,急忙向刘备求助,甚至任命刘备为豫州刺史以换取援兵。刘备顺势带兵驻扎徐州小沛,不料陶谦因忧虑过度撒手人寰,刘备便顺理成章接管了徐州。
徐州地理位置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刘备驻守徐州不久,袁术又率军来犯。为了巩固防御,刘备命张飞镇守下邳,并托付家小于他。张飞心怀感激,立志守护好城池与嫂嫂,起初的确谨慎小心,每日巡查防务。然而,城中却暗藏叛徒——下邳相曹豹。他因与张飞不和,怀恨在心,暗中勾结袁术和吕布,准备里应外合。
那一夜,张飞巡查完城池后心情放松,想着小酌几杯解乏,没曾想一发不可收拾,醉得不省人事。就在他沉睡之际,吕布率军突袭,轻易攻下下邳,甚至俘虏了刘备的妻儿。张飞惊醒时,部队早已溃不成军,他只得仓皇出逃,等待刘备援兵。
---
刘备的宽容,经典语录的诞生
得知徐州失守、家眷被俘,张飞羞愧难当。见到刘备后,他跪地痛哭,拔剑指颈:“哥哥,城池失陷,嫂嫂被俘,都是我无能之过!请让我以死谢罪!”刘备却急忙拦下,郑重说道:“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衣破尚可补,手足断则无可续。”这句平实却深情的话语,让张飞泣不成声,也让这段兄弟情义更加牢固。
这句话后来在江湖间广为流传,成为衡量兄弟义气的经典名句。然而,刘备并非真的不在乎妻儿的安危,只是他明白,大局已定,责骂无益,反而会寒了兄弟的心。宽容的态度,反而让张飞更加感恩,从此更加死心塌地地追随刘备。
---
桃园结义,让刘备收获了至死不渝的兄弟;三顾茅庐,让他得到了足智多谋的谋士。刘备用自己的谦和与胸襟,凝聚起了一批愿意为他赴汤蹈火的英雄。事实证明,身居高位之人若能放下架子,以平等和真诚对待身边的人,才能换来真正的信任与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