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司马懿推荐的一位人才,击败东吴,帮助司马氏平定叛乱!
创始人
2025-10-01 02:02:29
0

在三国时期,提到司马懿的传人,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便是邓艾。邓艾在遇到司马懿之前,不过是魏国一个不起眼的小官员。然而,因获得了司马懿的赏识,邓艾得以迅速在曹魏朝廷中步步高升,最终有了消灭蜀汉的机会。与邓艾的经历相比,今天我要讲述的王昶,同样是司马懿推举的有才之人。因此,司马懿在王昶的仕途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可称之为王昶的知遇之恩。

王昶,字景升,来自太原郡晋阳县。他年轻时便与同郡的王凌一同崭露头角。王凌年长一些,王昶视他为长兄,二人交情深厚。然而,在历史的洪流中,尤其是在司马懿家族篡权后,二人各自的选择截然不同,最终走向了不同的道路。王昶选择支持司马懿,而王凌则走上了反抗之路,二人因此各自成为了历史的两端,做出了各自的选择,彼此分道扬镳。

魏文帝曹丕即位前,王昶曾在太子府担任文学职务,并且被升任为中庶子。公元220年曹丕登基之后,王昶的政治命运也随之变化。作为曹丕的旧识,王昶得到了重用,被任命为散骑侍郎,后又担任洛阳典农。洛阳当时是魏国的首都,土地树木丰盛,王昶勤勉工作,开垦了大量荒地,给百姓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表现出其治国安民的远见和责任感。

随着地位的上升,王昶被调任为兖州刺史。公元226年,魏明帝曹叡继位,王昶的官职也随之晋升,封为扬烈将军,并赐封关内侯。虽然王昶身处外地任职,但始终心系朝廷和国家的命运。他认为,曹魏许多弊病承袭自秦汉时代,法律过于繁琐,百姓苦不堪言。因此,他撰写了《治论》,借古制提出了二十余条有益的制度改革建议,并还专门写了十几篇《兵书》,讨论兵法中的奇正之道,建议朝廷改进军事战略。

青龙四年(236年),魏明帝下诏征求贤能,要求群臣推荐各自心中的贤才。太尉司马懿看中了王昶,推荐他入朝。王昶的这一系列改革思路,显然得到了司马懿的高度认可。此后,王昶被任命为徐州任职,并封为武观亭侯,逐渐升任征南将军,成为朝廷重臣,持节督督荆州和豫州的军事事务。

王昶也并未止步于此。他深知,守卫疆土,尤其是地势险峻的地区,需要灵活的战略和充足的资源支持。王昶察觉到当时驻守在宛城的兵力过于分散,距离襄阳也相隔较远,兵力无法迅速调动。为此,他上表朝廷,建议开垦荒地,积蓄粮草,增强地方的自给自足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有足够的粮食供给。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成功地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彻底改变了魏国的政治格局。王昶毫不犹豫地支持了司马懿的变革,他背后的太原王氏家族也选择支持司马懿,向司马家靠拢。在司马懿成为魏国实权人物后,他向大臣们征询治国的良策,王昶提出了五条治国方针,主张弘扬道德,鼓励学术发展,抑制浮华,旨在解决当时魏国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嘉平二年(250年),王昶进一步向朝廷上奏,建议趁孙权国力衰弱、内部动荡之际,出兵攻打东吴。他特别指出,江北地区的黔、巫、秭归、房陵等地可成为突破口,可以一举夺取这些战略要地。王昶的建议得到采纳,朝廷派遣了新城太守州泰攻打巫州、秭归和房陵,王基进攻夷陵,而王昶则亲自率兵攻打江陵。此战中王昶展现了极高的军事才能,通过巧妙的战术和假象迷惑敌军,他成功地与东吴大将施绩展开了一场决定性的较量。王昶设计伏兵,并引诱吴军深入,最终以大胜告终,施绩溃逃,王昶的战果颇为辉煌。

此战胜利后,王昶的功劳得到了司马懿的高度评价,他被任命为征南大将军,并晋封为京陵侯。同时,王基和州泰也因战功受到嘉奖。王昶的政治和军事声望迅速攀升,成为司马懿的亲信之一。

然而,与王昶一同崛起的王凌却选择了反叛,他在公元251年起兵反抗,史称“淮南一叛”。尽管如此,王凌很快便被司马懿击败,而王昶则在这一过程中稳固了自己在朝中的地位。王昶继续效忠司马懿,协助解决了多次内外的叛乱,确保了司马懿家族的稳固权力。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王昶屡次获得升职,并在“淮南二叛”和“淮南三叛”中屡立战功。他带领军队在关键时刻压制了诸葛诞的叛乱,并使得东吴未能对魏国构成实质威胁。公元258年,司马昭上台后,王昶因功被加封为司空,并继续负责镇守东南边疆。

王昶的仕途在司马懿家族的支持下达到巅峰,他不仅在军事上屡创佳绩,在治国理政上也有卓越贡献,成为三国历史中一位重要而不可忽视的政治与军事人物。

相关内容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北省...
国庆中秋假日期间,全省大部时段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总体利于出行。假...
2025-09-30 13:09:45
购房补贴、定向礼包,多地“...
来源:新京报 恰逢“金九银十”,多地政府推出购房优惠政策,拿出“真...
2025-09-30 13:08:52
十一国庆节长假大家都去哪里...
国庆假期的出行选择早已多元分化,有人奔赴热门地标感受家国氛围,有人...
2025-09-30 13:08:43
景区缺客流数据?票务管理信...
景区经营者常常抱怨:“客流数据太模糊,根本不知道哪天人多、哪天人少...
2025-09-30 13:08:22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主要负责同...
日前,中共中央决定:王伟中同志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委员、常委、书记,...
2025-09-30 13:07:42
四川眉山黑山石组合堆叠 眉...
天然黑山石,这枚大地淬炼的刚毅诗行,以其独特的外在之美、坚韧的内在...
2025-09-30 13:06:57
革命文物丰富了中华文明标识...
章舜粤 战地记者沙飞拍摄的《战斗在古长城》,画面为1938年春守...
2025-09-30 13:06:49
原创 ...
宫女,又称宫人,依据她们的职责和地位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负责...
2025-09-30 13:06:33
原创 ...
十三陵位于北京市的昌平区,自清朝入关后,清政府为了维护与汉人关系,...
2025-09-30 13:06:32

热门资讯

原创 民... 双旗币是民国时期的一种重要货币,也被誉为中国历史上面值最小的货币之一。在民国时期,众多省份都有铸造双...
原创 功... 528年四月,黄河支流阴冷的河滩上,北魏王朝的精英们被刀锋驱赶着聚集。契胡铁骑的首领尔朱荣身披甲胄立...
原创 韩... 汉六年正月,汉高祖刘邦决定对大功臣进行分封,封了143位列侯。这个消息一传开,所有功臣们激动不已,纷...
延津在明清时期考中的四十位进士 原题:《一日三秋》与延津(三十八) 延津在明清时期考中的四十位进士 刘震云在《一日三秋》首演成功...
原创 敢... 《三国志》中的许褚是个令人敬畏的角色,其身高和体格常常被提及:“长八尺余,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
原创 美... 这几年再看美国,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那种曾经刻在脸上的“天选之子”般的自信,正在一点点消退。过去的它,...
原创 秦...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决定派出50万大军对岭南地区进行征伐,以实现对南方的战略控制。这次征战持续了整...
原创 长... 前言 为什么万里长城能屹立两千年,始终不倒塌?若追溯历史,曾几何时,北方的边陲传来阵阵沉重的锤击声...
原创 秦... 历代王朝更替,外国人对中国的称呼也不断发生变化。从早期的“华夏”“九州”,到后世的“中华”,这些名字...
原创 赵... 黄袍加身,逐鹿天下 赵匡胤,宋朝的开国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他凭借“杯酒释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