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中的许褚是个令人敬畏的角色,其身高和体格常常被提及:“长八尺余,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军中以褚力如虎而痴,故号曰虎痴。”根据汉朝的度量标准,八尺相当于今天的大约一米八四,而八尺多则是接近一米九。对于一个人的腰围来说,如果从指尖到指尖的宽度为一围,许褚的腰围大致是两圈多,显得异常粗壮。
从身高和腰围来看,许褚与鲁智深极为相似。鲁智深以倒拔垂杨柳著称,而许褚则能单手拉回双牛。倘若两人生活在同一时代,他们定会展开一场力量与武功的较量,谁胜谁负实在难以预料。至于许褚与鲁智深谁更强,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就像“关公战秦琼谁能胜”一样没有标准答案。更何况,若许褚穿越到宋朝,也未必会与鲁智深单挑,因为他并非一个真正的“虎痴”。
虽然“虎痴”这个称号听起来有些呆傻,但细看许褚的战场表现,我们不难发现,给他冠上“虎精”或许更为贴切。许褚在曹操身边,深得曹操的信任,担任卫队长的他极为谨慎,不与夏侯惇、曹仁等亲贵有过多交情,连私下交谈都力求避免。这一切都表明他深知要赢得曹操的信任,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正如史书记载:“褚所将为虎士者从征伐,太祖以为皆壮士也,同日拜为将,其后以功为将军封侯者数十人,都尉、校尉百余人,皆剑客也。”
许褚的精明和深思熟虑不仅体现在私人交往上,他在战场上的判断也同样精准。他了解何时该出战,何时应当退后。在《三国演义》中,许褚敢于赤膊与马超交战,但绝不贸然与关羽、张飞、赵云等名将拼命。这种深刻的自我认知,使得他成为了曹魏阵营中的长寿大将,并且最终受封食邑七百户的牟乡侯,享年长久,足见其在权谋和军事上的精明。
许褚的“逃命”并非懦弱,而是出于深思熟虑。在许多关键战役中,像是潼关之战,曹操被马超追得四处逃窜,但许褚并没有急于出手保护曹操,反而迅速脱身保命。他懂得什么时候保命最为重要,而在稍后他又敢于与马超单挑,这种勇敢并非盲目,而是经过冷静的权衡和判断后的决策。
在许褚的一生中,他不仅多次展现了自己与名将马超、吕布的单挑英勇,还在关键时刻躲避了与强敌作战的风险。在濮阳之战中,许褚主动迎战吕布,虽然二十回合内并无分胜负,但这本身就足以证明他的勇气和智慧。毕竟,吕布是天下第一高手,与他单挑便是一种极大的荣耀。
然而,许褚的智慧不仅仅体现在战场上,他对于战局的精确判断也体现在他选择何时出战、何时退却。在一些没有胜算的战斗中,他选择撤退以保全性命,避免了无谓的损失。像是在徐州下邳之战时,他和徐晃联手对抗关羽,最终却被关羽几刀砍退。他清楚,面对强敌时,保命更为重要。
此外,许褚的机智还体现在他对战局的灵活应变。在当阳长坂之战中,他并未冲动出战,而是选择稳妥的策略。这种应变能力,也帮助他多次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保全了自己的生命。
总体来看,许褚虽以“虎痴”之名流传,但实际上他的每一步都显得深思熟虑,既勇敢又谨慎。这个“虎痴”背后,是一个明察秋毫、善于权衡的军事精英,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活成了一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