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年四月,黄河支流阴冷的河滩上,北魏王朝的精英们被刀锋驱赶着聚集。契胡铁骑的首领尔朱荣身披甲胄立于高台,突然厉声呵斥:“天下丧乱,先帝暴崩,皆因尔等贪虐无能!”刀光闪处,鲜血浸透河岸。
丞相元雍、司空元钦、黄门郎王遵业兄弟……两千余名王公百官在“河阴之变”中化为尸山。侥幸被囚禁的孝庄帝元子攸听闻兄长彭城王元劭和弟弟霸城王元子正皆遭屠戮,在行宫中浑身战栗,拥立他登基的尔朱荣,此刻已撕下“勤王忠臣”的面具。
这场屠杀的导火索始于洛阳深宫的一场毒杀。胡太后为长期掌权,竟毒死亲生儿子孝明帝元诩,更荒唐地立女婴元姑娘伪称皇子,后又改立三岁元钊为帝。
消息传到晋阳,手握重兵的尔朱荣勃然大怒,他不仅是北魏将领,更是孝明帝的岳父。一万契胡铁骑以“清君侧”之名直扑洛阳,沿途守军竟纷纷避让。胡太后匆忙剃度出家亦未能幸免,与幼帝一同被沉入黄河。
血洗之后,尔朱荣却退缩了。他铸造金人占卜称帝吉凶,四次铸造竟全部失败。亲信慕容绍宗与大将高欢趁机劝阻:“洛阳士族恨透了我们,此时称帝必成众矢之的!”
迷信与犹豫中,尔朱荣扶起面如死灰的元子攸重返洛阳。然而北魏的根基已被斩断:“京邑士子,十无一存,直卫空虚,官守废旷”。
从部落酋长到帝国主宰
河阴的血色非一日酿成。尔朱荣生于契胡贵族之家,承袭秀容川第一领民酋长之位。
时值北魏统治摇摇欲坠:六镇边军因汉化政策遭朝廷歧视,从帝国屏障沦为“罪徒同列”;洛阳羽林军曾因不满士族排挤,竟当街焚杀光禄大夫张彝父子却未受严惩。天下沸腾中,尔朱荣散尽家财招纳流民,将一支部落武装锻造成横行山西的劲旅。、
真正改变尔朱荣命运的,是孝明帝的密诏。年轻的皇帝不堪胡太后专权,密令岳父尔朱荣进京夺权。未等尔朱荣抵达,孝明帝已被毒杀。这恰给了尔朱荣“复仇”的完美借口。
当他踏入洛阳时,发现旧贵族早已腐朽不堪:官僚集团对胡太后的逆行毫无抵抗,地方守军望风归降。
军事天赋让尔朱荣迅速荡平四方。面对葛荣号称百万的起义军,他仅率七千精骑突袭邺城。战前他命令士兵“人马逼战,刀不如棒”,持袖棒冲锋禁止砍首级争功;更亲率骑兵迂回敌后,与正面部队夹击,竟生擒葛荣,三十万大军瞬间崩溃。
当南梁名将陈庆之护送北海王元颢北伐、七千白袍军连克三十二城时,尔朱荣借山洪暴涨夜渡黄河,一举击溃元颢主力,逼得陈庆之全军覆没。
河阴之变看似残暴,却暗藏政治算计。部将费穆曾警告:“公兵马不过万人,洛阳百官若知虚实必生异心!”
而屠杀腐朽士族更让尔朱荣赢得六镇将士死忠,当高欢潜入葛荣军中策反时,七员大将率万余精兵倒戈,只因视尔朱荣为“边镇武人自己人”。屠刀成为他递给乱世的一份血腥投名状。
枭雄的巅峰与末路
当洛阳城还在为河阴的白骨哀泣时,尔朱荣已率铁骑扑向河北。葛荣的三十万起义军正围攻邺城,流民军如蝗虫过境,沿途州郡尽成焦土。尔朱荣却只带七千精骑,命侯景为先锋,竟直冲敌营。
战前他下令全军:“此战重在溃敌,不在斩首!”骑兵皆备袖棒,冲锋时专打马腿人膝。葛荣大军绵延数十里,尔朱亲率数百死士如尖刀般穿透阵线,直扑中军大帐。葛荣被擒时,三十万部众竟如雪崩般跪倒投降,这场闪电战被后世兵家称为滏口之战经典。
南梁名将陈庆之的北伐更显尔朱荣的军事天才。梁武帝萧衍派七千白袍军护送北魏宗室元颢北上,这支“白袍神兵”竟连克三十二城攻入洛阳,孝庄帝仓皇北逃。
尔朱荣却在黄河北岸按兵不动,直到暴雨引发山洪。他立即下令:“洪水可阻敌军,亦可助我军!”深夜亲率骑兵抱马颈强渡暴涨的黄河,黎明时分突袭元颢大营。陈庆之全军覆没,只身扮作僧人逃回江南。
胜利让尔朱荣的权柄达到顶峰。他自封“天柱大将军”,在晋阳建立霸府遥控朝政。洛阳皇宫成了提线木偶剧场:孝庄帝的皇后是尔朱荣之女,这位尔朱皇后常在宫中怒骂:“天子是我家所立,今日竟敢不听我言!”
尔朱荣的心腹元天穆、尔朱世隆等占据所有要职,连御前侍卫都换成契胡武士。每当尔朱荣入朝,百官需跪迎于宫门之外。
永安殿血案
530年秋,尔朱皇后在宫中诞下皇子。尔朱荣闻讯率五千骑兵直奔洛阳,朝野震动,所有人都记得两年前河阴的惨剧。
孝庄帝元子攸彻夜难眠,他召来城阳王元徽与侍中杨侃:“尔朱荣若借外孙之名废黜朕,该如何应对?”杨侃献上死谏:“河阴血债未偿,陛下岂能再忍?”
九月戊戌日,永安殿埋伏着三十名死士。尔朱荣与元天穆刚入殿坐定,御酒尚未沾唇,忽见孝庄帝亲信温子昇手持诏书闯入:“有旨诛杀逆贼!”尔朱荣暴起直扑御座,却见皇帝早已暗藏利刃于膝。
寒光闪过,这位横扫天下的枭雄竟被帝王亲手刺穿胸膛。殿外伏兵齐出,元天穆同时毙命。洛阳百姓闻讯,竟争相持刀砍斫尔朱荣尸身。
尔朱荣的遗产
当尔朱荣的尸骨在晋阳焚烧时,他亲手锻造的军事机器瞬间崩解。部将高欢在河北收编六镇流民,以“为天柱大将军报仇”为名反叛尔朱氏;贺拔岳割据关中,其副将宇文泰暗中积蓄力量。
短短三年间,尔朱兆被高欢击溃于韩陵山,尔朱世隆在洛阳被百姓当街分尸。耐人寻味的是,终结乱世的恰恰是尔朱荣帐下将领。
高欢以六镇流民为基础建立东魏,其子高洋开创北齐;宇文泰在关中重组府兵制,奠基北周;杨忠作为宇文泰心腹,其子杨坚建立隋朝;李虎位列西魏八柱国,其孙李渊创建唐朝。
史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叹道:“尔朱荣者,乱世之熔炉也”。他像一柄淬毒的利剑斩断北魏百年腐朽,却又用河阴之血污染了所有政治规则。
他提拔的边镇武人最终埋葬了他的家族,却也在废墟上建起新王朝的骨架。当隋文帝杨坚统一天下时,洛阳旧族早已凋零殆尽,这恰是河阴屠场最残酷的历史回声,用野蛮摧毁腐朽,最终让更野蛮的新生力量登上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