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拜访诸葛亮之前,特意参观了诸葛亮的草堂。这座以竹林为背景的小屋,四周环绕着青翠的山川,寥寥数间屋舍散发着一种清雅与智者的气息。而我们可以想见,即使诸葛亮有投奔曹操的机会,他也不会主动选择那条路。倘若他真的选择了曹操,结局恐怕也并不会太美。为何如此?因为曹操对比自己更聪明的人极为忌惮,他所容不下的人许多都因为才智被他杀掉,比如孔融、杨修和华佗等,都是聪明绝顶之士。倘若诸葛亮投身于曹操麾下,大概率也无法逃脱这样悲惨的命运。
更何况,曹操手下有着众多杰出的谋士,其中许多人的智谋与见识都可能高于诸葛亮。这样一来,曹操自然会对诸葛亮的才能表示轻视。尽管诸葛亮才思敏捷,独具匠心,但在曹操看来,他的才能似乎并不足以令人重视。此外,诸葛亮性格上也颇为独断,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意见。在战争的状态下,刘备多次没有带上诸葛亮,这让他和庞统一同征战西川,而在与东吴作战时,也未曾优待诸葛亮。就连阿斗这样并不具备政治才能的后辈,都是依赖于诸葛亮的辅佐。这样看来,曹操这样眼光独到的英雄,很难会对诸葛亮产生欣赏之情。
不过,如果从更广义上来看,诸葛亮绝不仅仅是一个谋士,而是一位能力卓越的治国之臣。在蜀汉的政治体系中,真正的谋士应是法正。曹操本人并没有立国的打算,自然不会对诸葛亮给予特别的优待,甚至可能将他安排到他的儿子曹丕的麾下。换句话说,诸葛亮不会愿意屈就于别人的统治之下。
与此同时,与诸葛亮相对抗的司马懿,在曹操面前则始终如同一只小心翼翼的狐狸,谨言慎行,生怕因一言不慎而丧命。他在曹操面前经常显得低调而害怕。每当曹操询问他关于那些具有谋略的人才时,司马懿常常也只能竭尽所能地劝谏曹操少用这些优秀的人物。此外,司马懿本身就是曹操手下知名度颇高的谋士,这样身处于权利中心的他,显然也不会对诸葛亮的才能过于青睐。
因此,诸葛亮并不适合留在曹营,他更应在刘备的军营中充分发挥出他的作用和才华。家国情怀、忠诚正义,都是他在刘备之下得以施展的舞台。对此,您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在评论区与大家分享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