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今天唠唠唐代的长安,那时候的长安,那可真是国际范儿十足!
先说说这波斯人,在长安开起了酒楼,生意火爆得很。当时长安的西市,那可是热闹非凡,波斯人开的酒楼一家挨着一家。这些酒楼里,卖的都是从波斯运来的美酒,还有各种异域风味的美食。像什么 “龙膏酒”,那可是波斯的名酒,在长安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间特别受欢迎。那些波斯酒楼的老板,穿着华丽的波斯服饰,在店里招呼着客人,忙得不亦乐乎。而酒楼里的服务人员,大多是能歌善舞的胡姬。她们高鼻深目,穿着漂亮的异域服装,一边为客人斟酒,一边跳起热情奔放的胡舞,那场景,别提多热闹了。李白不还写过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嘛,可见这波斯酒楼在当时多有吸引力。
再讲讲印度人,在长安当医生。你还别说,印度的医学那时候就挺厉害的,有不少独特的医术和药材。印度医生在长安开起医馆,给人看病。他们用的一些草药,咱中原都没见过,疗效却出奇地好。我记得有个印度医生,擅长治疗一些疑难杂症,很多人慕名而来找他看病。他给人把脉的时候,手法和咱中医不太一样,但是诊断起病情来,头头是道。他还会用梵文写医书,把印度的医学知识传授给长安的学徒,为唐代的医学发展添了一把火。
更绝的是,唐代的皇帝居然也穿胡服跳舞。唐朝的皇帝大多思想开放,对胡人的文化那是相当喜爱。唐玄宗李隆基,那可是个文艺范儿十足的皇帝。他特别喜欢西域的音乐和舞蹈,还亲自对一些胡乐进行改编。他经常穿着胡服,和杨贵妃一起在宫廷里跳舞,跳的就是那流行的胡旋舞。你能想象吗?皇帝穿着紧身的胡服,脚蹬皮靴,和杨贵妃在宫廷的大殿里,伴随着欢快的胡乐,快速地旋转,那画面,太震撼了。而且,皇帝带头这么做,下面的王公贵族也纷纷效仿,一时间,穿胡服、跳胡舞在长安成了一种时尚潮流。
长安的街头,那更是热闹得像个国际大舞台。走在街上,你能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有高鼻深目的大食人,穿着白色的长袍,头上裹着头巾,在街头卖着香料和珠宝;有身材高大的回鹘人,牵着高大的骏马,马背上驮着精美的皮毛;还有日本的遣唐使,穿着整齐的和服,恭恭敬敬地走在去学习唐朝文化的路上。不同肤色、不同服饰的人在长安的大街小巷穿梭,各种语言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风景。
长安的建筑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有些寺庙的建筑风格,带着明显的印度特色,高高的佛塔,精美的雕刻,和中原传统的寺庙建筑截然不同。还有一些贵族的府邸,在装饰上也融入了西域的元素,色彩更加鲜艳,图案更加繁复。
唐代的长安,就是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波斯人的酒楼、印度人的医馆、皇帝的胡服舞蹈,都只是它国际化的冰山一角。这里汇聚了世界各地的人、文化、商品,真正做到了海纳百川。这也让我不禁感慨,唐代的长安,那开放包容的胸怀,在当时的世界上,真是独一份儿啊!大家对唐代长安的国际化还有啥想说的,快来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