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邕是北周时期的一位英明君主,他的去世标志着一个历史阶段的终结。死后,年仅20岁的太子宇文赟继承了父亲的帝位。虽然宇文邕在位期间表现出色,堪称一代明君,但作为父亲,他却未能履行应尽的责任。他将宇文赟抚养成了一个极度扭曲的性格,以至于宇文赟在父亲死后并未表现出丝毫的悲痛。相反,他轻描淡写地表示,自己遗憾的是宇文邕死得太晚,如果早些去世或许更好。这一冷漠的言论显现了父子之间深深的裂痕,生死都无法改变这段关系的疏离与隔阂。 根据北周的传统,新皇继位后应进行一个月的守孝仪式,但宇文赟显然对这一传统毫不在意。他仅守孝了十天,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自己的登基仪式,成为了皇帝。宇文赟急于登基的真正动机并非出于对国家的责任感,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证明这一点的是他在即位后颁布的第一道命令:他命令北周所有贵族家庭的子女暂时不许结婚,全部送进宫中,以便他挑选合适的女子。这一命令不仅体现了宇文赟的荒淫无度,还突显了他对权力的极度欲望。在最终的选择中,宇文赟挑选了五位皇后,而这五位皇后并非是因为某种特殊原因被后人追封或废除,而是活生生地同时成为了他正宫的皇后。
第一位天元大皇后是杨丽华,她在13岁时便嫁给了宇文赟,成为了太子妃。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最终成为了皇后。杨丽华是北周权臣杨坚的长女,出身显赫,受过良好的家教。虽然她清楚宇文赟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帝王,但她始终未能释怀父亲杨坚篡位的行为。即便在北周灭亡后,她从皇后降为公主,她心中的仇恨依然未曾消散。尽管如此,她在去世后依旧与宇文赟同葬,足见她内心对这段婚姻依然有所留恋。 第二位天大皇后是朱满月,出身贫寒,原本因家族犯错被卖入宫中,成为了宫中的一名奴婢,负责打理宇文赟的衣物。朱满月年长宇文赟11岁,26岁的她与15岁的宇文赟相识,凭借出众的美貌和魅力吸引了宇文赟的注意,二人迅速建立了关系。朱满月为宇文赟生下了长子宇文阐,这也使她获得了成为天大皇后的荣宠。可惜,宇文赟只做了短短一年的皇帝便将帝位禅让给了儿子宇文阐,之后去世。朱满月的命运并未因此得到安慰,她最终被迫出家,七年后因病去世,享年仅40岁。 第三位天左大皇后尉迟炽繁,原是北周忠臣尉迟敬德的孙女,嫁给了宇文赟的侄子宇文温。在一次家庭宴会上,宇文赟对尉迟炽繁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以霸道的方式将她抢为己有。宇文温因心生不满,欲谋反,但未能成功,最后整个家族被满门抄斩。尉迟炽繁因此成为了宇文赟的皇后。然而,尉迟炽繁仅成为皇后三个月,宇文赟便去世,北周随之灭亡。尉迟炽繁被迫剃发为尼,最终在30岁时去世,人生过得极为悲凉。 第四位天右大皇后元乐尚,是北周一位国公的次女,起初作为贵妃被宠幸,后来才被册封为皇后。宇文赟去世后,北周灭亡,元乐尚也未能幸免,最终选择了剃发为尼。然而,元乐尚并未因此沉沦,她仍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活到了隋朝灭亡、大唐建立的时期,亲眼见证了贞观盛世的到来。 最后一位天中大皇后陈月仪,出身将门世家,年仅14岁时便成为了宇文赟的德妃,并在短短一个月内被晋封为皇后。她与元乐尚关系甚好,两人一起进入宫中并共同被册封为皇后。宇文赟去世后,北周灭亡,陈月仪与元乐尚一道出家。她的心态始终保持平静,静观隋唐的兴衰,直到85岁高龄,在李治年间去世。她的一生虽曾是皇后,但在之后的70年中,几乎完全沉浸在尼姑的生活中,充满了平凡与宁静。 随着杨坚的即位,宇文赟的后宫发生了剧烈的变动。除了杨丽华未曾选择出家,其他的所有皇后都剃发为尼。宇文赟在22岁时早逝,他的五位皇后虽然曾名扬一时,却注定成为他短暂一生中的陪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