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都知道,鸿门宴那可是历史上有名的一场惊心动魄的饭局。在这场饭局里,各方势力暗流涌动,局势那叫一个紧张。而樊哙闯帐这一情节,更是把整个氛围推向了高潮,就像电影里的高能片段,让人看得心潮澎湃。
当时的情况是,刘邦先一步进了咸阳,这可让项羽心里老大不痛快了。项羽在范增的撺掇下,摆下鸿门宴,就想着在这饭局上把刘邦给解决了。刘邦带着张良、樊哙等人硬着头皮赴宴,一上桌,那气氛就不对劲儿,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刘邦的小命随时都可能交代在那儿。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樊哙登场了。
你瞧,樊哙这一闯帐,那架势就不一般。他 “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然后 “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这模样,活脱脱就是个勇猛无畏的壮士,项羽一看,都被他这气势给镇住了,心里说不定还暗自赞叹:好一条汉子!这时候的樊哙,可不仅仅是个有勇无谋的粗人,他接下来的一番话,更是让人刮目相看。
樊哙开口就说:“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他这是在拿残暴的秦王做对比,暗示项羽可别重蹈秦王的覆辙。接着又说:“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这话就点明了刘邦遵守约定,有功无过。最后更是直言:“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这一番大道理,说得有理有据,掷地有声。
你再看项羽这边,听了樊哙的话,那是 “未有以应”,还让樊哙坐下。为啥项羽会被樊哙这个粗人的话给打动呢?我觉着啊,这跟项羽的性格和当时的心理状态有很大关系。项羽这人,自视甚高,又爱面子,他一直标榜自己是个英雄,不屑于用那些下三滥的手段。樊哙说的这些话,正好戳中了他的软肋,让他觉得要是真杀了刘邦,那就跟残暴的秦王没啥两样了,传出去名声可就毁了。而且项羽本身就对杀刘邦这事有点犹豫,樊哙的话等于是给了他一个台阶下,让他顺理成章地放过了刘邦。
再对比一下之前谋士们的谏言,范增一直劝项羽杀刘邦,可他的话太直接,太功利,全是从政治利益的角度出发,这让项羽心里多少有点抵触。而樊哙呢,他是以一个壮士、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来说这些话,语气诚恳,还带着几分对项羽的 “尊重”,这就让项羽更容易接受。
你看,这鸿门宴上樊哙闯帐这一段,短短几句话,就把人物的性格、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把紧张的局势展现得扣人心弦,这就是历史故事的魅力,也是影视改编中最能出彩的地方。就像看一场精彩的电影,让人忍不住为樊哙的机智勇敢叫好,也为项羽的优柔寡断感到惋惜。
好啦,今天关于鸿门宴上樊哙闯帐的故事就讲到这儿啦。要是你也觉得有意思,别忘了点赞关注,愿点赞的你财运亨通,好运连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