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今天接着聊商鞅变法里那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连坐制。你说这制度,听着就膈应人,一家犯事,邻里都得跟着倒霉,搁谁身上能乐意啊?可偏偏秦国就靠着它,一步步从西边的小国变成了后来能一统天下的狠角色,这事儿想想就透着古怪。
记得我小时候看历史故事,看到连坐制这一段,直皱眉头。心说这也太不讲理了,凭啥别人犯错要牵连我啊?后来读的书多了点,才慢慢琢磨出点不一样的味道。那时候的秦国,可不像现在这样有完善的管理体系,老百姓住得散,朝廷想管也管不过来。小偷小摸的不说,就是朝廷要收点税、征点兵,都有人藏着掖着,想尽办法躲过去。
这连坐制一出来,嘿,情况就不一样了。五家一伍,十家一什,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谁家里有啥动静,周围人能不知道?你想偷偷摸摸干点违规的事儿,邻居第一个不答应,生怕被你连累。就这么着,不用朝廷派多少人盯着,老百姓自己就把自己管起来了。街头巷尾那些打架斗殴、偷鸡摸狗的事儿,一下子就少了大半,社会上那股子乱糟糟的劲儿,慢慢就顺过来了。
要说这制度对秦国最实在的好处,还得是税收和兵源。那时候国家要打仗、要发展,没钱没人可不行。以前呢,总有人耍小聪明,藏点粮食不报税,或者到了征兵的时候装病躲起来。可连坐制一实行,谁还敢啊?你自己躲了清闲,街坊四邻都得跟着受罚,唾沫星子都能把你淹了。所以啊,老百姓只能乖乖交税、乖乖当兵,国家的钱袋子鼓了,军队也满员了,这才有了跟其他国家叫板的底气。
当然了,这制度的坏处也明摆着。太不近人情了,有时候就是个小错,甚至压根不是自己犯的错,就因为住得近,就得跟着受罚。多少人家因为这个破了产、没了命,心里的恨估计能堆成山。可话又说回来,那时候的秦国,要是不拿出点狠手段,能从一堆国家里脱颖而出吗?
商鞅搞这一套,说白了就是想把秦国拧成一股绳。以前的秦国,就像一盘散沙,朝廷说个事儿,传到地方上早就变了样。连坐制一推行,家家户户都被绑在了一起,朝廷有啥命令,不用费多大劲就能传到每个人耳朵里,而且谁也不敢不当回事。整个国家就像一台上了油的机器,转得又快又稳,想不强都难。
还有啊,这制度也让秦国人有了股子集体劲儿。打仗的时候,士兵们心里都清楚,自己往前冲,不光是为了自己能立功,更是为了家里人、为了街坊邻居不受牵连。所以秦军上了战场,那股子狠劲是其他国家的军队比不了的。
现在回头看,这连坐制就像一把双刃剑,伤了不少人,可也确实让秦国一下子就支棱起来了。你说这事儿,到底该咋评说呢?你们要是生活在那时候,能接受这连坐制不?评论区里聊聊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