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服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见证
创始人
2025-09-27 20:04:34
0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国服饰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当代服饰发展的根基与精神内核。在诸多汉服爱好者眼中,明代服饰被视为汉服体系的最后历史典范。

历代王朝开国之初, 都要重定始初,衣冠革新,明代也不例外。明太祖朱元璋开国后,以复兴汉族衣冠为要务:先废止元朝服制,再参酌周、汉、唐、宋之制,逐步构建明代服饰体系。该服饰体系经过以明太祖、明成祖、明世宗为主的明代帝王们的初建、调整、改革和增益过程,历经半个大明王朝才最终发展完善。

齐明盛服—— 明代衍圣公服饰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代服饰是历代汉民族服饰的集大成之作,但是在某些细节上面又融合了蒙元服饰元素,例如官民常穿的曳撒袍、贴里袍,都是元代质孙服的延续和传承。所以说,明代服饰是以汉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为主调,又吸纳了少量其他民族服饰元素的一个多元传统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同时,明代经济在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在明末还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这为服饰的精致化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得明代服饰的复杂度和丰富度远胜于前,独具特色。此外,明代在立朝之初就将尊孔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于是明代服饰成为华夏礼乐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以“仁”为核心的儒家美学的重要体现。

孔府旧藏服饰,作为中国现存最完整且传承有序的传世服装体系,一直是古代服饰研究学界心目中的“白月光”,特别是明代服饰,以礼仪类别完整、形制结构多样、色彩保存良好等诸多优势优于出土服饰,在研究领域素有“半部明代服饰史”之称。

2019年孔子博物馆成立后,在文物活化利用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迫切需求下,深入开展文物研究、讲好文物故事,成为我们这些资深保管员的新挑战。作为非常熟悉服饰藏品且拥有20年文物保护经验的工作者,我自此正式投身于孔府服饰研究之中。

2 0 2 2 年, 孔府旧藏服饰研究中心应运而生,并相继推出了三大学术型展览“齐明盛服——明代衍圣公服饰展”“清代衍圣公服饰展”“孔府旧藏民国服饰展”。该系列展览以衍圣公的特殊身份地位为切入点延伸展开,意在呈现以衍圣公为代表的历代官员不同礼仪场合所穿服饰的分类,以及这些服饰类别所表达的礼仪文化内涵。

同时,我们配套出版了3部系列图录、1部系列研究成果专著《孔府旧藏服饰研究——明代衍圣公卷》,在《故宫博物院院刊》等文博类顶级刊物上发表了2篇核心论文,还成功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代以来曲阜孔庙祭祀冠服研究》。

作为孔府旧藏服饰的最大收藏单位,孔子博物馆在研究及展览策划中以物为引,与文献、图像相互印证,是“以物证史”的一次成功尝试。特别是在孔府旧藏明代服饰研究中,我们从分析明代服饰的保存和研究现状出发,以阐述明代服饰制度的演变、明代历任衍圣公及其社会关系为铺垫,依据明代官员服饰的不同礼仪场合,将明代衍圣公服饰分门别类,进行多重视野下的综合分析,力求真实展现其时其境其人的真实服饰历史面貌,是对于明代服饰历史研究的补白和丰富。

孔府旧藏明代服饰

主要包括衍圣公服饰和衍圣公夫人服饰两大类。衍圣公服饰按照礼仪用场可分为朝服、祭服、公服、常服、忠静冠服、吉服、素服和日常家居穿着的便服。衍圣公夫人服饰包括常服、吉服和便服。孔府旧藏明代服饰中,部分实物可与衍圣公夫妇容像及档案记载互证,具有较高历史价值。

朝服

明代凡遇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及颁降、开读、诏赦、进表、传制时,文武官员各服朝服。文武官朝服包括梁冠、赤罗衣、白纱中单、赤罗裳、赤罗蔽膝、大带、革带、佩绶、白袜、黑履,以冠上梁的数目,以及革带、佩绶、笏的材质与颜色区分品级。

孔府旧藏明代朝服为明代衍圣公在进京参与重要礼仪事件和圣节、正旦、冬至不进京参与朝贺时在府内告天行礼所穿。例如,遇圣节(当朝皇帝农历生日),若没有被应允进京朝贺,即便是在自家府内,也要在规定的时辰斋戒、沐浴、穿朝服、念贺词、行礼仪。

电脑绘制还原的明代衍圣公孔胤植朝服衣冠像

祭服

祭服,为古代祭祀专用礼服。明代,皇帝亲祀郊庙、社稷,文武官员及分献官陪祀穿祭服;祭服包括青罗衣、白纱中单、赤罗裳、赤罗蔽膝,其冠、带、佩、绶品级与朝服相同。

电脑绘制还原的明代衍圣公孔胤植祭服衣冠像

公服

公服, 是在京文武官每日早晚朝奏事及侍班、谢恩、见、辞所穿之服;在外文武官每日清早公座亦服之。至明中后期,只在朔望日具公服朝参。

明代公服沿袭宋元形制,包括幞头、圆领右衽袍、笏、单挞尾革带等,以袍之颜色和带、笏的材质区分品级。袍的颜色:一至四品用绯色,五至七品用青色,八品九品用绿色。

电脑绘制还原的明代衍圣公孔胤植公服衣冠像

常服

常服是文武官员常朝视事时穿的官服,在袍服上增加补子以区分品级,增强了其符号象征意义。

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练鹊,风宪官獬豸。武官一至二品狮子,三品虎,四品豹,五品熊罴,六至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孔府旧藏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常服衣冠像

忠静冠服

忠静冠服,是明代嘉靖年间为规范官员燕居服饰而特予创制的一种服饰。

忠静冠仿古玄冠, 服仿古玄端服,色用深青,以丝、纱、罗为之,衣上纹样三品以上用云,四品以下用素,边缘以蓝青,深衣用玉色,忠静服补子依常服纹样区分品级。

电脑绘制还原的明代衍圣公孔胤植忠静冠服衣冠像

吉服

吉服,是明代人在时令、节庆、寿诞、筵宴、婚礼等吉庆场合所穿的服饰。

凡正旦节, 自十二月二十八日起,至正月二十日止,百官俱吉服。冬至前三日、后三日,圣节前三日、后三日,俱吉服。孔府旧藏吉服用色明朗,多用大红等喜庆色彩,款式多样,大量运用提花、妆花、织金、刺绣等工艺,皇帝特赐的一些纹饰也经常被用在吉服之上,如蟒、飞鱼、斗牛、麒麟等。

孔府旧藏六十四代衍圣公孔尚贤吉服衣冠像

素服

素服,是文武官员在帝后忌辰、丧礼期间或灾异修省时穿着的服饰。

明代素服,为深色圆领袍,素面无纹,又叫青素服或青衣。在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王夫之的晚年杂记《识小录》中亦有记载:“以素服用皂绢,唯国祭及灾异衣之,吉凶不敢相渎也……”

孔府旧藏明代衍圣公素服

便服

便服,即生活日常穿着的服饰。

衍圣公及夫人的便服材质包括丝、葛、麻等,织物组织有纱、罗等;用色包括白色、月白色、湖色、蓝色、绿色等;既有素面无纹的,也有织折枝花卉、云纹暗花等纹样的。其形制遵循礼制、材质考究、色彩沉稳、纹饰吉祥,是衍圣公府对日常服饰穿着重视的集中体现。

孔府旧藏明代衍圣公月白色素罗便服

(本文作者系孔子博物馆孔府旧藏服饰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走向世界》

编辑:孙立峰

审核:郭蓓蓓

相关内容

云南沙溪古镇旅游路线六日游...
作为驴友,想报团玩转云南沙溪古镇六日游,是不是总在纠结:报哪种团能...
2025-09-27 13:09:26
原创 ...
数年前的一个冬日,广州的赵先生经老友引荐,驱车前往城郊乡下的一处老...
2025-09-27 13:09:23
原创 ...
秦始皇曾说过:“朕的战争只打了十年,他们说朕残暴,七国之间的战争打...
2025-09-27 13:09:07
原创 ...
1949年9月下旬,蒋介石在广州梅花村的旧宅收到了李宗仁的宴请。这...
2025-09-27 13:08:39
原创 ...
“历史就像一位蒙着面纱的美人,总有些角落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这句...
2025-09-27 13:08:32
内蒙古兴安盟:巴彦查干山万...
9月26日,义勒力特镇巴彦查干山秋色 9月26日,义勒力特镇巴彦...
2025-09-27 13:08:30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末代皇帝溥仪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三岁登基...
2025-09-27 13:07:33
原创 ...
在新中国177位开国中将中,何德全的名字或许不如徐立清、王必成那样...
2025-09-27 13:07:21
原创 ...
1949年,南京解放的消息传来,南京的人民涌上街头,欢呼庆祝胜利的...
2025-09-27 13:07:14

热门资讯

原创 王... 在大秦扫灭六国的战争中,除了最弱小的韩国外,其余五国都被王翦和王贲父子所征服。尽管他们在战争中立下赫...
原创 汉... 从公元前230年开始,秦国通过对其他六国的军事征服,先后消灭了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和齐国,仅...
原创 东... 三国时期,虽然战乱不断,却也涌现出许多智勇双全的名臣猛将。各路能臣谋士纷纷投效不同的明主,导致魏、蜀...
历史阴影未散,七成韩国人要求斩... 文︱陆弃 八十年,一个足以让几代人更替、历史尘埃落定的时间,然而在韩国民众心中,日本殖民统治的阴影依...
原创 武... 历史上,每当朝代更替,尤其是通过暴力手段推翻旧政权的时期,通常都会伴随着血腥的战争与无尽的杀戮。这一...
原创 夏... 当谈及夏朝的考证问题时,现如今普遍认同的看法是,夏朝后期的都城位于洛阳,具体而言就是二里头遗址。然而...
对二里头遗址青铜冶铸生产的新认...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乳钉纹铜爵。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镶嵌兽面纹铜牌饰。 图为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二...
战国初期的霸主魏国怎样沦为二流... 全文共3330字 | 阅读需7分钟 众所周知,战国时期魏国由盛转衰是从魏惠王开始的。 魏惠王一个严...
原创 秦... 据传说,大禹在成功治理洪水后,将整个国家划分为九个大区,即“九州”。他命令这九个地区向中央进贡青铜,...
免费向市民开放至11月 殷墟文... 封面新闻记者 赵奕 实习生 朱柯臻 8月5日,由安阳博物馆、广都博物馆和成都空港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