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初,海参崴的繁华街道上,充满了中国商人的气息。蔡氏商行、邰文忠剧院、纪凤台商行等商铺让这里成为“百万庄”,一块黄金地段。街道上,各种商业活动繁忙,地下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下世界。鸦片馆、货铺、理发馆等各式场所交织其中,描绘出一个极具生气的市区景象。
然而,这一切在1937年至1938年两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苏联政府以“肃清外国特务”为名,发起了三轮大规模的抓捕行动。数以万计的中国人被流放、枪决、遗弃。曾是这座城市建设者的华人,在一夜之间成为了无家可归的亡灵。从那时起,远东地区的华人几乎消失殆尽,曾经的繁华变成了空寂与恐惧。
1936年4月17日,苏联联共布政治局通过决议,决定年底前要清除海参崴“百万庄”区域的所有华人。此命令不仅不经过地方政府的批准,还由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远东边疆区管理局直接执行。那时,“百万庄”已是远东最大华人聚居区,地处谢苗诺夫大街与朝鲜大街交口,是市中心的商业心脏地带。
到同年6月,政治局进一步发布命令,要求行动尽量避免外界将其解读为“针对中国人”。尽管如此,清洗行动的实质目标并未发生改变。1937年12月29日深夜,苏联展开了首次大规模针对中国人的抓捕行动,代号为“中国行动”,抓捕人数超过1100人。为了完成任务,苏联内务部调派了大量车辆,凌晨时分展开逐户搜捕,带走了成千上万的华人。
接着,1938年2月下旬,第二次大抓捕开始,苏联内务部再次带走了2005名中国人。那时,现场情形可谓极其混乱,恐慌蔓延,许多人在惊恐中四散逃跑。中国领事馆门前更是排起了数千人的避难队伍。到3月下旬,第三次抓捕也全面展开,共计3082人被捕,其中包括妇女和儿童,抓捕范围已扩展至街头和公交车上。
据中国驻海参崴领事馆的电报记载:“其暴虐行径犹如庚子年驱逐华人事件。”这场清洗没有法庭,没有律师,没有审判程序。内务人民委员会直接将中国人押送至西伯利亚的劳改营或执行枪决。被捕者日夜遭受严酷拷问,有的因饥饿和寒冷死去,有的被枪决。仅在1938年4月至5月之间,一轮审判就导致了3123人被枪决,其他人则被流放至北极圈的劳改营,在零下六十度的严寒中忍受饥饿与死亡。
1938年7月,苏联政府实施了《迁徙远东华侨的办法》,安排8025名华侨乘坐火车离开这片土地,走完他们的最后一程。到1939年,海参崴的华人数量已降至仅剩351人,曾经辉煌的“百万庄”成为了无人的废墟。
这一清洗行动不仅仅是逮捕那么简单,还包括彻底抹去华人的一切痕迹。苏联政府在1938年拍卖了所有华人的房产,严格禁止华人再次进入这片土地,也禁止任何新的华人移民在此定居。同时,所有中文标识也被一律拆除。在这一系列行动的背后,是一场民族性的大规模“抹除”,海参崴的华人历史被几乎彻底消除。
历史的变迁源于1858年与1860年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通过这两项条约,俄罗斯夺得了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海参崴也从荒芜之地变成了军事要塞。随着劳动力的短缺,沙俄政府开始大量招募华工。到1911年,海参崴的华人已经达到了11.1万人,占总人口的近一半。商业活动繁荣,华商的企业数量远超俄国商人,成了城市经济的主力军。
然而,随着1929年中东路事件后中苏关系的恶化,苏联政府开始加强对华人的打压。从禁止汇款到强制购买公债,逐渐加大对华商的经济打击,最后通过政策的转变,将打击重点放到了所谓的“外国特务”。到1936年,苏联政治局下令清除海参崴的“百万庄”,目标是那些具有经济影响力和文化凝聚力的华人,认为他们威胁到了苏联的民族统一。
在1937年12月22日,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发布了绝密命令,所有中国人,不论国籍,都必须被逮捕。行动的代号是“中国行动”,但这一行动远远超过了单纯的“防日”措施,实质上是针对所有非俄裔强势族群的清洗。在这场清洗中,许多曾效忠于苏联的华人革命者也未能幸免。
到1938年,远东的华人已经所剩无几。那些被抓、被流放、被遣返的中国人,三万、五万、甚至十万人的踪迹从此消失不见。而在2009年,海参崴郊区施工时,工人们无意中挖出了一处万人坑,现场发现了约480具尸骸,所有遇难者的双膝都跪地,后脑中枪,子弹型号与1930年代苏军的标准装备一致。
2010年,继续的发掘工作揭示了更多线索。现场发现了带有1937年9月18日日期的中文报纸、儿童珠串、皮包以及瓷碟等物品,这些物品明确表明,这些遇难者是中国家庭的一员。而在遥远的西伯利亚雅库茨克,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被强制进行劳动,采矿、伐木等高强度工作导致了极高的死亡率。
1939年,远东滨海边疆区的华侨人数已经少得可怜,仅剩下351人,而在此前,这个地区的华人总数曾接近30万。此次“清洗”并非是战争的产物,而是苏联政权在民族政策下主动执行的,所谓的“反特务”行动,实质上是一场有组织的种族迫害。
尽管苏联政府没有为这些受害者建立纪念碑,也没有进行道歉或赔偿,但中国的回忆却永远不会被遗忘。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幸存者才陆续返回祖国,带回的不是财富,而是故事、档案与骨灰。历史或许被遗忘,但真相的发掘本身就是一种对过去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