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65岁孙武听闻伍子胥自杀后随即身亡,吴王夫差:他若在,吴国不灭
创始人
2025-09-27 11:02:22
0

春秋末年,65岁的孙武在得知伍子胥自杀的消息后,不久便与世长辞。这个消息为何如此震撼,以至于让孙武忍受不住内心的打击,最终选择离去?为什么伍子胥的死会对孙武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吴王夫差也曾断言:“若孙武还在,吴国绝不会灭。”孙武与伍子胥之死,究竟与吴国的命运有着怎样深刻的关联?他们的智慧和才能,究竟对国家的未来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

孙武的背景与智慧

孙武,字尧卿,原名田,出生于春秋末期的齐国乐安(今山东北部)。很多人知道他是《孙子兵法》的作者,但鲜有人了解,他实际上出身于齐国的贵族家庭。当时的齐国,政局动荡不安,大贵族田氏与姜氏展开了激烈的权力斗争。孙武生活在这样的乱世中,自幼便展现了非凡的智慧和才能。他不仅熟读兵书,精通军事,还因当时局势的动荡选择离开家乡,远赴南方投奔吴国。

齐国的政治局势日益严峻,大族田氏逐渐崭露头角,而与姜氏的斗争日益加剧,孙武深知在这片充满矛盾与斗争的土地上,自己恐怕难有立足之地。因此,他作出了果敢的决定——南下投奔吴国。吴国虽然相较齐国较弱,但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在军事方面,能为孙武提供一个展现才华的机会。

孙武早年便开始总结战争的经验与教训,逐步形成一套系统的军事理论。最终,这些思想被汇集成了《孙子兵法》,成为中国军事史上最为经典的著作之一。孙武非常重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战略思想,强调战前谋划和全面准备的重要性。除了军事战略,他的智慧还涵盖了政治、外交等多个领域,显示出其深邃的全方位思维。

伍子胥与孙武的友谊

公元前512年,吴国大臣伍子胥向吴王阖闾推荐了孙武。伍子胥本是楚国人,由于父兄被楚平王杀害,他怀恨在心,带着复仇的使命逃亡至吴国。在吴国,他与孙武一见如故,因两人都有过失乡背井的经历,且怀抱着大志。伍子胥深知孙武的军事才能非凡,便积极向吴王阖闾推荐他,认为如果能将孙武重用,必能使吴国迅速崛起。

初时,阖闾对孙武的能力并不完全信服,于是设下考验:让孙武训练宫中的女子。孙武以严明的军纪和果断的态度,成功训练了这些女子,令阖闾刮目相看。从此,孙武与伍子胥便成为了吴国的两大支柱人物,伍子胥负责内政,孙武则主持军事,两人密切配合,始终致力于提升吴国的综合实力。两人之间不仅有共同的目标,还有深厚的友谊和相互的信任。伍子胥佩服孙武的战略眼光,而孙武则钦佩伍子胥的忠诚与决心。每每在夜深人静时,他们常常讨论国家的未来,探讨如何让吴国变得更强大。

柏举之战与吴国崛起

公元前506年,吴国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点。孙武经过多年的谋划与准备,终于迎来了展示自己军事才华的机会。那一年,吴国与楚国在柏举展开了一场著名的战役。孙武提前对楚国的军事部署与地形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制定出了一套周密的作战方案。

孙武明白楚国兵力庞大,正面硬拼必定不利,于是他采取了声东击西的战术。他指挥一部分军队佯攻楚军正面,吸引楚军的注意力,同时派遣精锐部队从侧翼发动突袭。当楚军将主力集中在正面迎击佯攻时,吴军的精锐部队从侧翼猛攻,出其不意,一举突破楚军的防线。楚军在突然袭击下溃不成军,吴军一路追击,直捣楚国的都城郢城,最终以辉煌的胜利告终。

柏举之战展示了孙武非凡的军事天赋,也使吴国在战国的诸侯国中脱颖而出。此战过后,吴国的实力大增,孙武继续带领吴军接连取得胜利,扩展了吴国的疆域,并对吴国的军队进行了一系列军事改革,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与纪律性。吴国的崛起,离不开孙武的战略眼光与卓越指挥。

阖闾之死与夫差的昏庸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在与越国的战争中受重伤,最终不治身亡。这对吴国而言,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阖闾不仅是一位明主,他还擅长任用人才,始终与孙武、伍子胥等精英共谋国家的强盛。阖闾的死,使得吴国进入了一个动荡的阶段。其子夫差继位后,局面开始发生变化。虽然夫差在军事上有一定才华,但他刚愎自用,不如其父那样善于纳谏。

夫差因为对越国的仇恨过于深沉,无法理性地分析局势。他不听伍子胥和孙武的忠告,仍然对越国保持敌意。尤其是在勾践投降后,夫差非但没有采取杀掉勾践的果断措施,反而被文种的和议所左右,允许勾践返回越国。这一错误的决定为吴国的灭亡埋下了隐患。

伍子胥对吴国的未来感到极度忧虑,尽管他多次向夫差进谏,警告越国的威胁,但夫差仍旧固执己见,导致他与伍子胥的关系日渐紧张。最终,在伯嚭的谗言下,夫差决定处死伍子胥,认为伍子胥有叛国之心。伍子胥临终时,依然悲愤未已,他请求夫差将自己的眼睛挖出来挂在东门,以此“亲眼”见证吴国的灭亡。

悲剧的结局与吴国的覆灭

公元前484年,伍子胥终于在朝堂上因言辞激烈被夫差赐死。在伍子胥自杀后不久,孙武也因心灰意冷而去世。两位英雄的陨落,标志着吴国的衰落。吴国的灭亡,恰如伍子胥所言,确实是因为吴王夫差的昏庸与固执。而当夫差终于在临终时明白这一切时,已为时晚矣。

公元前482年,越国勾践趁吴国虚弱,发起反击,最终成功攻入吴国的都城,彻底消灭了这个曾经强盛的国家。在临死前,夫差感叹道:“孙武若在,吴国不灭。”这句话不仅是对孙武军事才能的最高评价,也是对自己所犯错误的深刻悔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国家的命运不仅依赖于军事力量,还与明智的领导和人才的使用息息相关。只有善于用人,知人善任,国家才能长久强盛。

相关内容

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促进服务...
9月24日,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
2025-09-27 00:22:05
创历史新高!赛力斯股价一度...
9月26日,赛力斯股价一度涨停,股价报163.52元/股,总市值突...
2025-09-27 00:21:09
中国围棋棋圣战决赛柯洁先拔...
新华社洛阳9月26日电 2025洛阳·栾川“老君山杯”中国围棋棋圣...
2025-09-27 00:18:52
青春飞扬展风采,拼搏奋进铸...
江源区第十六届中小学生(幼儿) 田径运动会圆满落幕 近日,江源区第...
2025-09-27 00:18:42
摩尔线程上市在即,“概念股...
作者 | 郝文 编辑 | 趣解商业资讯组 从摩尔线程科创板IPO申...
2025-09-27 00:14:09
八部门发文激发数字消费潜力
为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更大限度激发数字消费潜力,商...
2025-09-27 00:11:48
险资青睐高股息股票 背后藏...
记者 陈植 “下半年起,只要买入高股息股票,我们都优先考虑纳入FV...
2025-09-27 00:10:59
锂电产业链周记 | 远景动...
界面新闻记者 | 高菁 锂电产业链本周大事: 远景动力迎新任掌舵...
2025-09-27 00:08:07

热门资讯

原创 7... 你有没有想过,中国这么大的国家,为什么历史上从没真正控制过印度洋沿岸?明明就差那么一点,手指头都快碰...
原创 从... 永乐三年(1405年)七月十一日,伴随着福建长乐港的号角声划破空中,62艘庞大宝船组成的舰队扬帆起航...
原创 钱... 1933年,钱大钧乘坐一列开往江西的火车,突然在车上看到了一位熟悉的身影——陈赓,那个曾是黄埔军校的...
【抗战老兵访谈】102岁抗战老... 汪取川近照。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7月25日,在省军区...
罗政读《中山大学学报》(一):...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 罗政(Luozheng) 《清代逆伦行为的认定及量刑》一文,作者谭悦,发文单位为中...
原创 最... 塞北三朝——辽、金、西夏:历史的深刻影响与变革 辽、金、西夏三朝横贯宋朝的历史进程,成为影响当时政治...
原创 “... 喵仔爱读史奇闻趣史第四百三十八讲,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
原创 《... 1904年,英军侵入西藏,跨越了艰险的山川,终于闯入了西藏的圣城拉萨。面对强大的武器与兵力,清政府和...
「历史上的今天」:缅怀恩格斯逝... 1895 年 8 月 5 日,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近代共产主义奠基人恩格斯在伦敦逝世。今天,是恩...
原创 1... 1950年冬天,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内发生了一场重大的历史事件。五位国民党将领因罪行极其严重且拒不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