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9月,张灵甫率领整编第74师,经过数日鏖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终于如愿攻陷了淮阴城。这一战役是陈毅与粟裕首次与张灵甫在战场上的遭遇,象征着双方力量的碰撞和军事的较量。
随着整编第74师攻占淮阴城的消息传开,师部的军官们纷纷举杯欢庆,开香槟酒以示祝贺,庆祝这场胜利。然而,师长张灵甫却显得冷静得多,默默地走到指挥所的一个角落,仰面深吸了一口气,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他的沉默令人不解,难道他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有人猜测,张灵甫是在试图掩饰内心的激动。他虽然巧妙地抑制了情绪,然而在南京的蒋介石看到“淮阴大捷”的消息时,心中激荡的情感丝毫不逊于前线的指挥官。蒋介石立刻亲自为张灵甫发去了嘉奖电报,并授予他闪耀夺目的三等宝鼎勋章,以示对其卓越表现的认可。
不久之后,南京的报纸纷纷刊登了详细的报道与生动的照片,赞颂英勇无畏的张灵甫将军及整编第74师,以“挖心战术”攻破“匪巢”淮阴城的壮举,张灵甫的名声堪称声势浩大,迅速传播开来。
在经历了这场胜利后,整编第74师暂时驻扎在淮阴以进行休整,师部则设立在原中共华中局的院落里,张灵甫的住所则在二楼的阳台上。一天清晨,参谋们还在睡梦中突然被香气袭醒,走出门外才发现,院子里一株半人高的昙花在夜间悄然绽放。大家都惊喜不已,纷纷前来看热闹。张灵甫得知消息后,提着照相机来到盛开的花前,在那花坛旁流连忘返,常常俯身对着花朵进行拍摄,旁边的参谋们则七嘴八舌地讨论观赏这绝美的瞬间。在整个师部依然沉浸在“淮阴大捷”的喜悦气氛中,甚至有人调侃道:“昙花难得一开,师部刚刚进驻,这里就盛开了,显然是在替师长庆祝。”
听到这些话后,张灵甫便定力一拍,记录下了这瞬间的画面。然而,无论是欢愉还是庆祝,命运的安排总是如昙花般不可捉摸。1947年5月,张灵甫在孟良崮战役中壮烈牺牲。此时,他遗妻王玉玲无意中看到那张他身后是盛开的美丽昙花的照片,不禁感到一阵不祥的预感。
几十年后的如今,提起那张照片,王玉玲仍不免感慨,她说:“事情的解读总是多种多样。后来有人说,这其实是个不祥之兆,昙花虽然在瞬间展现出绝美,但很快就枯萎,就像是在暗示着他与他的第74师在内战中的命运。”
确实如此。张灵甫的“辉煌”,不过是在1946年下半年短暂的几个月,他仿佛一度风头无两,志得意满,将威名远播。然而,这一切皆如同短命的昙花,仅仅数月间便迅速凋零。不到一年,在1947年5月的孟良崮一战中,张灵甫与他的整编第74师被陈毅和粟裕精锐的攻击彻底消灭,几乎无一生还。
陈冠任在其著作《国民党十大王牌军》中详细记述了这一历程。这本书依照真实史料,准确生动地描绘了国民党十大王牌军及其将领的战斗与轶事,内容丰富,情节跌宕,成为经典的军事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