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截至2024年1月24日,中国已经与183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广袤的国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此外,庞大的人口基数也为其创造了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经济和社会普遍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支持便是最好的例证之一。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位于中国西南的一个邻国至今并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这个国家曾经是中国的领土,并且至今仍然沿用清朝的黄龙旗作为国旗。这一切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原因?让我们一起回溯历史,揭开这段特殊关系的真相。
在喜马拉雅山脉的边缘,藏区的西南角,坐落着一个与中国西藏接壤的小国。它的面积小到几乎不及中国的一个省份,人口也不过几十万,和许多中国的小县城的人口差不多。这个小国便是——不丹。
不丹有着独特的政教合一体制,类似西藏,整个国家都信奉喇嘛教,几乎全民信仰,甚至有约1%的人口是僧侣,约有万名僧人。不丹的主要产业是农业,且在1950年左右实施了土地改革,分配了大量土地和住房,从那时起,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基本保障。
不丹的气候温暖湿润,类似印度和越南等南亚国家。森林覆盖率极高,几乎2/3的国土都被森林所覆盖,国家也因此颁布了严格的法律以保护森林资源。然而,由于地形复杂、土地有限、矿产资源匮乏且技术条件不允许开采,不丹的经济依旧较为贫困,难以摆脱“贫穷”的标签。
不过,这个国度的自然环境未曾被现代化的工业化进程破坏,人民过着朴素而安稳的生活,充满宗教色彩和传统意义上的“幸福”。为了衡量国民的幸福感,不丹甚至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指标——GNH(国民幸福总值)。在2009年,不丹被全球评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之一,并名列亚洲第1,尽管这一排名的标准没有明确解释,但它让不丹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尽管如此,由于国家体制特殊以及游客数量的限制,不丹每年接待的外国游客不超过两万人,而且收费不低。这种“限量”的旅游策略反而让不丹变得更具吸引力,很多游客认为这种独特的政策非常有格调,进一步提升了不丹的国际声誉。例如,梁朝伟与刘嘉玲的婚礼便是在不丹举行,传言刘嘉玲对不丹的文化和人情味情有独钟。
1. 生殖器崇拜
不丹的许多住宅装饰中,都能看到男性生殖器的图案,有些大门口甚至悬挂着形态大胆的木雕生殖器。这一景象让很多第一次访问不丹的游客感到震惊。令人费解的是,这个看似保守的国家,其传统服饰和公共行为都极为含蓄,女性裙装到脚踝,男性则完全遮掩身体。然而,这一切的源头却与不丹对生殖器的崇拜有关。传说,15世纪时,有位圣僧常在自己生殖器上系绳子,认为这样能带来好运,而这一习俗便在不丹和西藏流传开来。甚至在一些寺庙里,这种木雕还作为宗教祭品使用,有时会用它敲打信徒的头颅以“赐福”。
2. 混乱的婚姻制度
不丹曾实施过一种极其特殊的婚姻制度——一妻多夫制,意即多个男人共同娶一个女人。尽管这种制度早在国王的改革下被废除,但在一些贫困地区,至今仍有人维持这种婚姻方式。与此同时,一夫多妻制在不丹依然存在,不过这往往是富人的专利,而穷人则可能一生也娶不到老婆。
3. 五花八门的禁忌习俗
不丹的民间习俗非常丰富,很多禁忌都与其贫困历史和宗教信仰紧密相关。在不丹旅行时,有几项特别需要注意的禁忌。首先,游客在不丹以及其他藏传佛教地区,绝不可随便摸他人头部,这被认为是极其不礼貌的行为。其次,不要随便翘二郎腿,因为在不丹文化中,脚部被视为最低贱的部位,抬高脚会被认为是对他人的不尊重。此外,不丹全境禁烟,游客不得随便吸烟,也不可随便向村民或孩子赠送食物,否则可能会受到公职人员的处罚。
不丹与西藏的历史渊源深厚。“不丹”一词在梵语中意为“西藏的边陲”。在历史上,吐蕃王朝最盛时期,不丹只不过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小部落。随着吐蕃的衰退,不丹逐渐脱离,最终在中国元朝统治下成为附属国。清朝建立后,清政府加强了对不丹的控制,曾多次派兵调解不丹的内乱,并将不丹纳入附属国的体系。为了稳固与不丹的关系,清朝甚至赐予了不丹国旗——黄龙旗。
随着时间推移,1907年不丹在武装政变后成立了王国,但随后的《普那卡条约》让不丹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之后,印度继承了英国在南亚的殖民地,并与不丹签订了《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将不丹的军事和外交政策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即便如此,不丹始终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关系。尽管没有正式建交,但在1971年,不丹投票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每任驻印度大使都会访问不丹,这种友好互动在近年来愈发频繁,不丹政要也开始到中国访问,增进两国关系。
可以说,不丹不与中国建交,实际上更多是受限于印度的影响,作为一个军事与外交权力被印度掌控的小国,不丹在国际关系上无力自主选择。然而,不丹人民和中国之间的友好情感依然深厚,文化上的亲近也为未来两国的正式建交埋下了伏笔。相信不久的将来,不丹与中国的外交关系会有新的进展,那个与中国西藏接壤的小国将迎来属于自己的发展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