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千年间从未失守的天下第一险关——剑门关,是如何被红军攻破的
创始人
2025-09-23 07:02:36
0

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面对敌人严密布防的长江沿线,决定放弃原计划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由于国民党军队数十万大军的围堵,中央红军不得不在四渡赤水的艰险中进行突围,展现了极大的勇气和智慧,危机四伏的形势令人堪忧。

为了早日摆脱困境,实现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的会师,中央政府和中央革命军委迅速下达指令,要求正在川北执行“广昭战役”的红四方面军迅速集结,向嘉陵江西岸发起进攻,制造敌人南北调动的机会,吸引敌军注意,配合中央红军的北上行动。红四方面军此时正全力与蒋介石的军队抗争,打破敌军在川陕地区的合围。接到命令后,红四方面军立即决定以“依托老区、收缩战线、发展新区,策应中央红军”的战略方针,主力部队将向西渡过嘉陵江,发动袭击,牵制川军主力,为中央红军的战略北进争取更多空间。

1935年3月28日,红军发起了渡江战役,强渡嘉陵江的战斗迅速爆发。红军在苍溪城南的塔子山、苍溪上游的鸳溪嘴,以及阆中北面的涧溪口三地同时突破敌军防线,成功渡过嘉陵江。接下来,红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占了多个敌军防线。左翼的红九军自阆中出发,成功占领了南部县城;中路30军主力和31军部分兵力突破了马鞍山防线,毫不费力地占领了剑阁;右翼31军摧毁了刘汉雄部队后,迅速向剑门关推进。

这一连串的胜利打破了川军邓锡侯布防的嘉陵江防线,但敌人在嘉陵江畔、川陕大道上还有一道不可忽视的险关——剑门关,依然屹立不倒。剑门关的战略地位至关重要,一旦敌军控制了这座关隘,便可以轻松支援北面的陕军,封堵红军南下,并随时威胁红军侧翼。所以,无论红军向北推进还是向西发展,都将受到剑门关的强力阻挡与夹击,处境异常被动。因此,攻克剑门关成了胜利的关键。

那么,剑门关究竟是一座怎样的天险呢?自古以来,剑门关就被视为北入四川的天然屏障。它坐落在川陕大道的必经之路——大剑山上,山势险峻,峰峦叠嶂,直插云霄,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关隘。大剑山将这条道路一分为二,两山之间仅有一条狭窄的古道蜿蜒而过。蜀国丞相诸葛亮曾在此设关,因山路狭窄,形似门户,故得名“剑门”。从秦汉至三国,剑门关多次成功抵挡北方进攻,历史上几乎未曾被攻克。三国时,钟会亲率十万大军伐蜀,却因剑门关的天险而未能突破。而后邓艾绕过剑门,奇袭蜀地,最终导致蜀国灭亡,因此剑门关被称为“得下剑门,得四川”。如此雄关,屹立千年,未曾被人正面突破。

川军嘉陵江防线总指挥邓锡侯深知剑门关的关键作用,视其为江防的最后屏障,多年来他对剑门关进行精心布防。在关口修筑了三层门楼,底层两扇铁门坚固无比,楼上设有瞭望哨和火力点。关口前后及两侧山头上布满了密集的碉堡和暗堡,铁壁合围,守卫严密。川军士气高涨,嚣张声言“红军插翅也难飞过剑门关”。然而,面对这座堪称天险的防线,红军即将展开殊死一搏。

红军渡江后,嘉陵江防线崩溃,邓锡侯紧急指令各部兵力急速集结,准备死守剑阁和剑门关。他将宪兵司令刁文俊派遣至剑门关前沿,调度防守力量。刁文俊迅速在关口周围部署了严密的防线,指派精锐杨倬云团驻守剑门关的主峰,而他自己则带领兵力守住关北的要道志公寺,封锁了敌军可能增援的通道。

在得知防守布置就绪后,邓锡侯再次夜间派遣骡队运送十万银元,试图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方式激励士兵死守剑门,意图用高额奖励消耗红军,并调动更多兵力进行合围夹击。然而,这样一座千年未曾攻破的险关,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红军虽处于极其不利的地形,但局势依旧没有完全倾向敌方。此时,红军已经集结在剑门关南部的剑阁。由于剑门关最为险峻之处位于北面,红军决定由南而北进攻。这一决策避开了敌人防守的最强点,为红军带来了巨大的战术优势,避免了与敌人正面强行对抗的困境。徐向前等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在渡江时便敏锐地洞察到了这一点。

经过深入研究,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王树声精心策划了多路进攻战略。红军兵分三路,分别由31军93师、30军88师和31军与骑兵团组成的部队展开奇袭、侧击和正面攻占。

4月1日,红军发起了对剑门关外围的清扫行动。31军91师成功占领了敌军援兵的通道,切断了敌北方的支援。接着,88师在强大的炮火掩护下发起正面攻击。尽管敌人利用工事居高临下进行猛烈射击,造成了红军较大的伤亡,但红军依旧坚毅推进。

当敌人的防线开始松动,王树声果断决定攻击西面范家坡,并集中炮火摧毁敌方的环形工事。随着炮火的打击,敌军防线开始崩溃,红军趁机发起了决胜攻势。经过激烈战斗,红军终于突破了敌军防线,占领了剑门关。此时,敌军残余的指挥官杨倬云仓皇逃窜,在绝境中选择了跳崖自尽。

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红军最终攻克了被誉为“插翅难飞”的剑门关,创造了历史的新篇章。剑门关失守,川军的嘉陵江防线彻底崩溃,敌军在川陕大道的兵力陷入分割包围之中,难以调动。红军趁胜追击,分兵两路,继续向西、向北发展,最终实现了战略转移。

这一胜利不仅打破了敌军对川陕的封锁,更为中央红军提供了宝贵的战略支援。随着毛泽东的指挥,中央红军已经完成了四渡赤水的战略任务,正迅速向贵阳进军。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的会师指日可待,胜利的曙光即将照亮长征的道路。

相关内容

马来西亚旅游公证认证需要什...
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场景:你兴冲冲地规划好了马来西亚之旅,预订了梦幻的...
2025-09-22 17:00:24
大美北京|什刹海文化旅游推...
9月2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西城区文旅局获悉,以“畅游魅力西城 浸...
2025-09-22 16:59:03
丹东银行行长于晓宇任职资格...
中国网财经9月22日讯 今日,辽宁金融监管局公布批复显示,核准于晓...
2025-09-22 16:55:19
原创 ...
在很多人的眼里,有房有车是他们人生奋斗的目标,更是成功人士的标配。...
2025-09-22 16:54:58
德国展览业发展趋势及其对中...
最近看了德国展览业协会(AUMA)发布的2025-2026行业趋势...
2025-09-22 16:52:03
原创 ...
黄金一公布,老特立马“想聊天”了? 9月7日,中国央行丢出一颗“金...
2025-09-22 16:50:54
超强台风“桦加沙”杀到!香...
据凤凰卫视报道,超强台风“桦加沙”不断靠近,香港天文台在9月22日...
2025-09-22 16:49:07
原创 ...
近日,赛车场上可谓是星光熠熠,热闹非凡。韩东君晒出了和王一博、许魏...
2025-09-22 16:47:40
选择滑雪场闸机时最应该考虑...
在选择滑雪场闸机时,众多因素中最为关键的无疑是系统的耐用性与环境适...
2025-09-22 16:47:32

热门资讯

原创 沙... 19世纪初,沙俄被誉为“欧洲的宪兵”,这一称号源于他们强大的战斗力以及对严酷寒冷天气的利用,尤其是在...
原创 从... 1927年9月9日,湘赣边境爆发的武装起义,史称“秋收起义”。这一事件不仅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深刻的...
探秘殷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迎暑期... 小游客与妈妈在殷墟博物馆参观“亚长”牛尊。人民网 辛静摄 随着暑期的到来,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博物馆迎来...
原创 女... 史书记载,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早年由于其面貌奇特且不符合常人标准,甚至被生母吕苦桃送往般若寺,...
原创 王... 在秦始皇时代,王翦凭借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显赫的历史地位,成为了主导南征楚国的核心将领。那个时期,秦国...
原创 都... 李治对武则天的深爱几乎成为了历史上的共识。 他还在担任太子时,便与自己的庶母武则天发展出了深厚的感...
一周看天下丨“西夏陵”列入《世... 新华社照片,北京,2025年7月19日 7月11日,在法国首都巴黎,中方代表团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
原创 特... 1949年10月,厦门解放后,人们在鸿山脚下发现了一批被敌人残酷杀害的地下党员遗体。其中一具年轻女子...
原创 红... 1986年,酒泉市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在翻阅档案资料时,偶然发现了西路军老兵的一份记录,竟意外揭开了失...
原创 侯... 文/袁 帆 2024年初,我收藏了一本1935年由开明书局出版的译著《宇宙之大》,原作者是著名英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