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厦门解放后,人们在鸿山脚下发现了一批被敌人残酷杀害的地下党员遗体。其中一具年轻女子的尸体格外引人注目,她的双手被反绑,浑身沾满鲜血,脖子上还留下了被勒紧的痕迹。经过辨认,这名英勇献身于厦门解放事业的年轻女性,正是地下党成员刘惜芬。她牺牲时年仅25岁。
为纪念刘惜芬,组织不仅为她举办了庄重的死难者追悼大会,还将她安葬在厦门烈士陵园。人们为颂扬她的英雄事迹,让后代铭记这位了不起的伟大女性,称她为“新中国的奠基石”。回顾刘惜芬短暂却辉煌的一生,几乎每一页都印证了她名副其实的伟大。
1924年,刘惜芬出生于厦门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家庭。她的母亲原本只是大太太的陪嫁丫鬟,因年轻貌美被刘惜芬的父亲强行霸占。母亲身为妾室,地位低微,在那个封建大家庭中几乎毫无尊严和地位。生下两个女儿后,她的处境愈发艰难,常常遭受冷落和委屈。无奈之下,刘惜芬刚满周岁时,母亲绝望地抛下两个年幼的孩子选择了自尽。
母亲去世后,父亲对两个女儿冷漠无情,她们由无子嗣的大太太抚养长大。这种特殊的成长环境让刘惜芬过早地体会到人世间的苦难,也激发了她对腐朽旧社会的深刻憎恨。幸运的是,大太太为人仁慈,悉心照顾姐妹俩的生活并资助她们读书。抗战爆发后,父亲已故,大太太带着她们逃难流亡,生活陷入困顿。
迫于生计,刘惜芬和姐姐不得不中断学业,开始做些零工贴补家用。14岁那年,她怀抱为穷苦大众服务的理想,开始学习护士专业,并进入了日本人创办的“博爱”医院实习。然而,初入医院的她才发现,这家号称“博爱”的医院内部却充满黑暗与不公:日本患者与中国患者被严格区分,日本病人享受干净整洁的环境,而中国病人所住楼层则肮脏杂乱。
日本医生对待中国病人冷漠无情,刘惜芬在照顾同胞时,甚至被日本医护孤立和冷落。有人劝她别得罪日本人,但天性刚烈正义的刘惜芬毫不畏惧,激昂地说:“怕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怕日本人?”尽管痛恨他们的所作所为,她依然坚守岗位,因为工作让她有机会照顾受苦的同胞。
一次,她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一位受伤的地下党员,这也注定了她将来投身革命的道路。抗战胜利后,医院被国民党接管,情况却不见好转。面对国民党的黑暗,刘惜芬毅然辞职,回到家乡开设诊所。她心地善良,耐心照顾贫苦病人,经常免费为他们治疗。不论风雨,只要病人需要,她必定亲自上门。
百姓们深受感动,亲切地称她为“菩萨心肠的刘大夫”。正是在她为民服务期间,厦门地下党成员郑秀宝注意到了她的善良与正义感,开始向她讲述革命故事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刘惜芬在深入了解共产主义理念后,激动不已,立志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不久,刘惜芬正式加入厦门地下党,利用护士身份作为掩护,秘密为前线战士输送药品,她的诊所还成为了地下党秘密开会的场所。她夜晚散发《告厦门同胞书》和其他宣传单,为了赶制资料,常常熬夜加班。1949年7月,敌人走投无路,却加紧残酷镇压地下党和爱国人士。
此时,组织急需一名卧底潜入敌人高层获取情报。经过层层考察,这个重任落到了刘惜芬身上。几天后,一位穿着旗袍、烫着大波浪发型、打扮时尚的“摩登女郎”开始频繁出入敌人高层常去的歌舞厅。她就是刘惜芬。凭借聪明才智和过人的手腕,她成功赢得敌方高层的信任。
在不经意间的闲聊中,刘惜芬获取了许多关键情报,为我党解放厦门立下汗马功劳。可她频繁出入敌方高层,迅速引起特务注意,处境极为危险。她并未退缩,甚至通过和厦门要塞司令部少将周烈的关系,拍摄到厦门要塞防御部署图,数月后,组织正是凭借这些宝贵情报成功攻占厦门。
8月份,国民党特务头目、戴笠的学生毛森抵达厦门,开始加紧镇压革命力量。为了保护革命火种,组织决定让刘惜芬和一批青年党员紧急撤离。可厦门即将解放,刘惜芬执意留下。上级同意后派地下党员邹怀与她并肩作战,没想到邹怀却背叛了她。
9月19日,刘惜芬正处理文件时遭敌人突袭逮捕。面对酷刑,她坚称自己只是普通护士。当毛森问她是否认识邹怀时,她明白自己已被出卖,生命危在旦夕。敌人对她施以鞭打、钢针刺入、烙铁烫身、烟头烫伤等惨无人道的折磨,逼迫她吐露组织秘密。
但刘惜芬始终坚守信念,誓死不背叛同志。狱友们看见她满身是血,忍不住落泪,她却笑着安慰大家:“不要哭,胜利一定是我们的!”毛森仍抱幻想,多日折磨无果,刘惜芬多次昏厥又被冷水泼醒。尽管伤痕累累,她坚强不屈,没有让敌人得逞。
10月15日,解放军开始攻占厦门,听到炮火声的刘惜芬激动地对狱友说:“天快亮了!”然而,天亮前的黑暗降临。16日晚,敌人撤退前残忍屠杀被关押的共产党和爱国人士,刘惜芬未能幸免。这位年仅25岁的女战士,未见到红旗遍插神州的那一天,但她的理想已经实现,信仰成为现实。
刘惜芬遗留的遗物只有两件血迹斑斑的衣服。凡见过这两件衣服的人,无不为之动容,仿佛穿越回那个阴森恐怖、充斥刑具的审讯室。如今厦门繁荣昌盛,这片和平盛世中也浸透着刘惜芬的无私奉献。她不仅是厦门人民的女儿,更是全国人民心中的女英雄。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向这位英勇无畏、坚韧不拔的女战士致敬,她的精神将永远传承,激励后人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