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县各团体救国合会对东北及上海事变之公开建议
作者:徐厚冰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奉天(今沈阳),此事件是日寇以武力侵占东北的开始。
次年,即1932年1月28日午夜,日本海军第一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指挥海军陆战队分三路突袭上海闸北,十九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指挥下奋起抵抗,给日军以迎头痛击。日军对十九路军阵地及民宅、商店狂轰滥炸,发动了四次总攻,却均遭败绩,蒋光鼐指挥军队在闸北、江湾、吴淞、曹家桥、浏河、八字桥一带展开了多次战役,日军先后四次更换主帅,死伤近万人。史称“一·二八事变”,又称一·二八淞沪抗战。
1932年3月初,由于日军偷袭浏河登陆,中国军队被迫退守第二道防线。24日,在英领署举行正式停战会议。5月5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
一·二八淞沪抗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安徽省广德县人民抗日热情高涨,积极捐款捐物给十九路军:.广德县第一中心小学[今桃州一小]全体师生捐款五十三块元四角二分;广德县立第一中心学校捐献了一百七十九洋元;广德县第一区立第八级小学捐献了八十洋元;广德县董承刚创办私立文清小学师生捐献了洋元八块。
广德人民除了捐款捐物,积极反对政府妥协,全县各团体在《申报》上发布了公开声明——
广德县各团体救国合会对东北及上海事变之公开建议
自暴日(寇)凭凌以来,历时半载,东北、上海相继沦亡,人民空谈救国,政府徒言抵抗,民情鼎沸,举国骚然,救国既未促成效抵抗,又未证诸事实。最值纪念者仅我十九路军之血迹泪痕而已,国难至斯,痛曷可言!
夫政府为人民之脑春,人民为政府之细胞,政府、人民通力合作,国家始能兴盛。若上下分岐,步伐紊乱,必趋灭亡,此为不易之公例。
今日之中国政府必须倾其全力领导人民,共赴国难,人民必须各尽所能供献政府,努力御敌,搁亡成败,斯诚千钧一发之关头也!
广德,地处皖南,甲连苏浙,虽非形胜之品,而人民爱国热忱,未敢后人。谨就地方公意所及,为我政府陈之。此次,日本入寇目的,首在取更省,即日人所谓满蒙政策,此在田中奏折及日本外务省之文件上,但昭然若揭。
去岁九·一八事变。我国军事当局采取抵抗主义,沈阳、吉林相继失陷。未阅两月,东北半壁河山悉归日人,括我国政府,除乞于国际联盟会外,别无长。虽国联一再令其撤兵,均遭拒绝,事不获已。于是,又有调查团之组织,及援用盟约十五条之动震。
各国视线,俱集中满州,日本在此严重监视之下,遂更翻云覆雨,施其校。于一月二十八日之夜,借口护桥礅马,上海按沪埠为各国对华贸易之集散区,商业盛衰关系,綦重至是,国际间之视线,由东北移至上海。
上海事件严重性,乃取东北而代之上海事件,一日不获解决,日本即多一日时间从容布置,以灭亡朝鲜之故技,施诸东北。如国联青难过,严其最大之让步,亦不过撤兵上海,以缓和世界人士反日空气,东北疆土遂成其,此次入寇之战利品,数十年大陆政策之迷梦至斯,又得一部之成功。故此种牵制手段,为日本最阴险之策略,若吾国政府与人民,以上海撤兵即沾沾自喜,是正隋其诡计,自取灭亡!
彼倭奴亦必窃笑于其侧矣,敝会有鉴于此,若骨鲠在喉,不吐不释,谨条陈下列三点,想我中央政府注意及之:(1)政府须认清日人之野心,不在上海而在东北,日本侵略上海乃牵制东北之一种策略;(2)政府不宜将上海、东北二事件分别处理,应确定其整个性。(3)政府不宜因上海之和平,放弃东北失地。
广德县各团体救国联合会建议
——1932年3月31日
广德,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在抗日战争中为反抗外辱进行了不折不扣地斗争,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谨以此文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勿忘国耻
强我中华
作者徐厚冰,安徽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宣城市文史研究会会员。网络图片,侵权立删,谢谢。转发此文时,请标明作者及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