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战场,许多英勇的将领相继出现,他们中包括李天佑、刘震、韩先楚、吴克华、洪学智、黄永胜、梁兴初和钟伟等人物。然而,还有一位资历丰富却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将领,那就是陈光将军。他是何许人也呢?
在土地革命时期,陈光是红一军团的重要将领,特别是在红军大转移期间,他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组织部队成为先锋团,为主力部队开辟道路。而在抗日战争阶段,陈光同样不可忽视,他担任了115师的代理师长,一直在该职位上努力多年,为山东地区的根据地开辟做出了显著贡献,许多红一军团的将领在他的领导下共同战斗。从1931年到1943年,这12年里,他的战绩无疑是耀眼出众的。然而,随后的两年中,他在延安进行学习,之后被派往东北战场,继续发挥他的影响力。
在解放战争的初期,陈光担任了东满军区副司令员、辽吉军区副司令员,以及第六纵队的司令员,可以说,在他进军东北的初期,受到的重视程度仍然相当高。依据他曾经的战绩和职务来看,虽然位置不是特别显赫,但作为一名能够带兵打仗的战将,他的身份显然比担任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员更为重要。然而,在此期间,由于作战指挥和工作分配等问题,陈光与一些领导产生了分歧和矛盾,导致他离开了主力部队,并频繁调动。
在南下江南作战时,陈光与上级领导之间的冲突让他感到极为不满,以至于他罹患重病,未能继续服务于六纵队。康复出院后,他只能接受“闲差”,担任松江军区司令员兼哈尔滨市卫成司令的职务。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这个职位是由李天佑担任的。这个职务是否重用呢?尽管在某种程度上非常重要,因一个东北的重要军政首长需在哈尔滨办公,保卫这一省会的责任极为重大。那么,李天佑为何调任到一纵司令员呢?一纵之前由万毅领导,而一纵则是红一军团的精锐部队,虽然表现有限,上级考虑调整李天佑与万毅对调,万毅最终不同意,最后只做了政委。
在这样的背景下,松江军区司令员兼哈尔滨市卫成司令的职务出现了空缺,陈光因此被调任。他到任之时,东北战场的形势逐渐转变,从被动防守走向主动进攻,开始了一系列的大兵团作战。而此时的他,在后方负责剿匪和肃清敌特等工作,渐渐成为了“大场面”的“观众”。
经历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后,陈光被任命为第四野战军的第二副参谋长,工作的参与感更是降低。第四野战军有两个参谋长和两个副参谋长,使得他的作用变得极为有限。对于作为长期主力部队的负责人的陈光而言,这样的境况让他感到深深的苦恼。他时而脾气暴躁,时而情绪低落,甚至对他人发怒,并且心中充满了对境遇的不满。这些情绪并没有导致他鼎盛的军事生涯受到影响,却为他后来遭遇麻烦埋下了伏笔。
1949年,陈光担任广东军区副令员,但由于违反纪律,并与上级领导对抗,最终被开除党籍。对于这样一位性情暴烈的人来说,或许抑郁的状态使他的生命走向了终结。有人认为,如果不是因为那次事件,他本有机会获得更高的军衔,甚至可以被授予大将军衔。但客观来看,至少可以评定为上将,至于能否成为大将,还需按照评定的标准。例如,一些在短时间内战绩平平的将领,如王树声和许光达,因评估因素而最终被选为大将,代表了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