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0月28日,山西广灵县邵家庄,八路军359旅719团在这里打了一场经典的伏击战,这场战斗成为我军历史上极具代表性的战例之一。尽管我军最终获胜,但抗战初期,日军那精准的枪法给参战的指战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717团3营特派员李桂莲,虽然名字有些女性化,但他在战斗中表现得异常英勇,战友们亲切地称他为“李猛子”。在这场战斗中,李桂莲手持指挥旗,却不幸被日军的狙击手击中胸膛,受了重伤。他当即命令一排长接替指挥。然而,没过多久,排长也被打伤,嘴巴受伤无法说话,于是李桂莲再次指示二排长接替,然而,二排长很快也被打掉了耳朵。尽管指挥员接连受伤,但他们依然坚守阵地,顽强指挥,极大地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
通常情况下,很多资料中都记载了719团团长贺庆积指挥了这一场战斗,然而李桂莲为何会带领717团的一个连参加这场战斗呢?
1938年10月的一天,李桂莲接到了王震旅长的命令,要求他立即前往山西灵丘县上寨的旅部报到。到达旅部后,王震、郭鹏、王恩茂以及贺庆积团长和政委陈文斌等人都在场。王震旅长开门见山地对他说:“部队要打仗了。”他指了指贺庆积团长,“719团要打一个伏击战,但是他们刚刚从冀中平原转移过来,战士们大多数是河北人,对于山地作战还不熟悉。为了让他们尽快熟悉山地作战,你带领717团的一个连,按连长身份协同参与作战,这个连由旅部直接指挥,打击敌人试图进攻晋察冀边区的阴谋。”随后,王震笑着补充道:“这个仗一定要打好,如果打不好,记得提着脑袋回来见我。”
李桂莲非常熟悉伏击地点的地形,邵家庄和冯家沟两地处于两座山的峡谷之中,非常适合进行伏击。他对王震的选择表示赞同,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要求。李桂莲提出,由他带的突击连执行攻击任务,所有的指挥安排应按照他自己的部署进行,他的枪响即为战斗的信号,之后由贺庆积团长指挥其他部队支援。王震旅长询问了贺庆积团长的意见,后者表示全力配合,协同打好这一仗,确保伏击战的胜利。
按照预定计划,部队在黎明前悄悄进入阵地。李桂莲将带领的连队埋伏在公路两侧的壕沟中,这些壕沟是日军为防范抗日军民夜间破坏公路所挖的,壕沟宽约一米多,深度超过一米。李桂莲指挥战士们用秋收后的谷草和秸秆将壕沟埋住,再将战士们埋伏其中,只留几个瞭望孔,做到不留任何痕迹。为了确保伏击效果,机枪排隐蔽在邵家庄的高处,几家窑洞内,可以有效控制邵家庄至冯家沟一段公路的火力。由于战场范围较小,719团派出一营加入战斗,1连伏击在公路两侧的物件后面,紧挨着717团的9连,2连和3连则埋伏在邵家庄的山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士们在壕沟内忍耐着极大的身体不适,有的甚至忍受着大小便的困扰,时间显得特别漫长。一些新兵在忍不住的情况下稍微动了动,李桂莲严肃地下令:“没有我的枪响,谁也不准动,若暴露目标,立刻处决。”
上午9点左右,从广灵方向驶来20多辆日军军车,终于,敌人进入了埋伏圈。日军军车开到峡谷口时,除了一辆外,其余的车辆停了下来。第一辆车作为侦查车,缓慢驶入峡谷。尽管车上的日军看到附近村庄里的老人晒太阳,孩子们在玩耍,打谷场上也有村民在忙碌,但他们仍然感到十分警觉,不时开枪示警。李桂莲装作村民在打谷场上与百姓一起工作,他趁机向百姓们解释:“枪声不是冲着我们打的,敌人只是探路,不要惊慌,不要乱跑,不然他们会向你们开枪。”
李桂莲事先已与村民沟通,告知他们将有伏击行动,村民们都满怀期待,希望八路军为他们复仇。虽然有些村民担心被波及,准备带着家人离开,但在李桂莲的劝说下,他们决定留下来配合作战。
随着搜索车进入邵家庄,日军下车休息,车队中的士兵在打谷场上活动,一些人甚至坐在埋伏战士所在的壕沟上。此时,李桂莲正在高处的窑洞里观察敌情,一旦敌人几乎完全下车,李桂莲便在距离敌人30米左右的地方开火。“啪”一声枪响,战斗信号发出,机枪排立即开始扫射。战士们从壕沟里翻身而出,手持刺刀向敌人冲去。突击连打响战斗,719团1营也紧随其后加入战斗。那些倒下的日军身穿黄色军装,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
战斗中,王有才表现得尤为突出。平时看似懦弱的他,战斗中却如猛虎下山,一连刺死了7名日军,连自己的刺刀都刺弯了。他将“湖北条子”扔掉,捡起日军的步枪,继续投入战斗。
战斗持续进行,双方伤亡惨重,逐渐从混战转变为阵地战,双方互相射击。李桂莲在指挥时被敌人锁定,一颗子弹击中他的胸膛,他顿时感到一阵剧痛,鲜血从胸口涌出。身后的通信员急忙搀扶住他,发现他伤口血流不止,赶紧用银元塞住伤口,包扎起来。尽管如此,李桂莲仍坚持留在战场,命令一排长继续指挥。
战斗结束后,李桂莲被抬回旅部。白求恩医生正与王震旅长共进午餐,看到伤员到来,立即停止了用餐。白求恩迅速为李桂莲处理伤口,并在一番检查后表示,必须尽快活动以避免静脉血栓形成。经过一周的恢复,白求恩再度检查李桂莲,确认伤口愈合,最后拍了拍李桂莲的肩膀:“好了,不需要开刀,去打仗吧。”
李桂莲这一生共受过五次伤,而这次邵家庄的伤情既重又轻——重在伤口,轻在他顽强的战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