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即将隆重举行。为了确保典礼的顺利进行,中央军委果断决定成立公安部,并组建一支兼具军事与公安职能的新型人民武装力量,以全力维护北平的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
“飞马牌香烟,这是谁扔的?”公安中央纵队一师二团的排长刘拴虎蹲下身,拾起地上的烟头,眉头紧锁,心中充满疑惑。这根烟不是普通的香烟,而是1943年由新四军第四师供给部生产的“飞马牌”,这类烟在北平很少有人抽。眼看着开国大典临近,竟有人在这地方鬼鬼祟祟地抽烟,他不禁想知道,对方到底意欲何为?
1949年元月底,随着平津战役的胜利结束,北平得以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在市民夹道欢呼的氛围中正式进驻北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胜利的格局已基本确定,全国局势也逐渐明朗。
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又在渡江战役中摧毁了国民党的最后防线。国民党领导人蒋介石仓皇撤退,紧急将大量珍贵文物和黄金珠宝秘密转移到台湾,希望日后能够东山再起。此时,中国共产党已占领南京,获得了全面的解放战争胜利,并着手筹备新中国的成立,定于1949年10月1日举行盛大的开国大典,全国人民为此欢欣鼓舞。
尽管蒋介石已经辞去总统职务,但他仍以国民党总裁的身份活动,妄图依靠残余势力在北平制造混乱。蒋介石派出的敌特潜伏在暗处,日日散布谣言和虚假消息,试图扭曲共产党形象,挑起民众不满,甚至绑架暗杀要员,制造社会动荡。
在北平解放前夕,市长何思源被任命为和平谈判的首席代表。为了促成谈判成功,他积极奔走于各方之间。尽管国民党多次警告他停止行动,何思源依然无畏强暴,坚决与共产党代表展开对话,促成了北平和平解放。然而,这样的立场使他成为国民党暗杀的目标。1949年某日凌晨,他的住所突发两声爆炸,家人受伤惨重,年幼的女儿不幸遇难。
在共产党接管北平后,经过一系列整顿,城市的秩序明显改善。但国民党的明面败退并未结束地下斗争,隐秘的暗战让公安队伍头疼不已。为此,公安中央纵队应运而生,肩负起扫清北平潜在威胁的重任,确保社会安全稳定。
公安中央纵队成立后,首要任务就是确保10月1日开国大典的安全顺利进行。队员们日夜加紧巡逻,与武警密切协作,严密守护着北平的每一寸土地。回想起国民党曾从广州一路攻占南京建立政权,如今却被全面击退,甚至仓皇逃向台湾,种种屈辱让蒋介石恼羞成怒。
北平的特务接到蒋介石的指令,纷纷策划各种阴谋,意图破坏开国大典。1949年9月开国大典前夕,刘拴虎在一次巡逻时突然发现前方有一名鬼鬼祟祟的男子。他上前询问,“你在这儿干什么?”对方却慌忙逃离。地上留下的半截飞马牌香烟更引起了他的警觉。
这飞马牌香烟是由新四军第四师所属的“新群烟草公司”几年前投产,北平本地人极少抽这种烟。再加上烟头旁边有一个半截皮鞋印,刘拴虎判断出,这种穿着皮鞋抽飞马烟的人,多半是日伪官员、旧政权警察或民国官员。而且刚才看到的那人匆忙逃走,更令他怀疑此人身份不凡。
他立即向上级报告,并加强巡逻部署,小心翼翼地防止惊动敌人,同时守护着北平的安宁。此后几天,他不断回到该地观察,终于再次发现那个戴帽子的男子在阴影中画着地图。
“画得不错,在哪儿学的?”刘拴虎突然开口,那人吓得一抖,画板掉地。刘拴虎笑着说:“别动,我帮你捡。”没想到男子拔刀直刺,刘拴虎身手敏捷躲开,并迅速制服了他。
经过审讯,男子名叫王以才,是国民党国防二厅华北督察组的特务,受命绘制线路图,准备在开国大典当日布置定时炸弹,企图刺杀共产党领导人。在严密盘问下,他暴露了北平特务网络和藏匿地点。
公安中央纵队联合纠察队和公安局展开拉网式清查,逮捕了3000多名特务,成功挫败了这场阴谋。除这次因烟头引发的破案,蒋介石的多项阴谋也接连失败。获悉北平情报后,蒋气得破口大骂。
但他并未气馁,转而谋划更直接的攻击。鉴于共产党空军薄弱,蒋介石紧急召集飞行员,命令广州、成都、舟山等地的战机随时待命,准备轰炸开国大典现场。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然而当天并无任何爆炸或袭击发生。电话那头,周至柔焦急催促蒋介石:“委员长,战斗机若不起飞就来不及了。”
“行动取消。”蒋介石听着广播,沉默片刻,终于下令停止进攻。面对特务屡屡失败、飞行员的犹豫不决、美军的冷淡支持,以及国民党军力的全面衰败,他深知大势已去。
国民党的黑暗腐败早已失去民心,如若轰炸北平,屠杀无辜百姓,只会使蒋介石背负千古骂名,成为全民公敌,加速覆亡。怀着对未来的绝望,他最终选择了逃亡。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在成都登上飞往台湾的专机,结束了他在大陆的统治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