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汉中有108位兄弟,其中59人在征讨方腊之战中战死,11人在此期间病故。至于其他人的结局,他们的命运各不相同,各自有着不同的选择和遭遇。
一、6位未参与征讨方腊之战的兄弟
这6位兄弟分别是公孙胜、安道全、皇甫端、金大坚、萧让和乐和。
公孙胜,身为道士,师承罗真人,精通命理、卜卦之术。罗真人曾警告他,梁山将遭大祸,告诫他:“逢幽而止,遇汴而还。”公孙胜在帮助梁山平定淮西之后,遵循师傅的嘱托,回到蓟州的二仙山,继续修炼、侍奉母亲,安享晚年。
安道全,是梁山的神医,专责为兄弟们治病。在征讨方腊前,宋徽宗召他进宫治病,之后安道全便留在宫中,成为了宫廷的御医。皇甫端是梁山的兽医,他被宋徽宗召入宫中,负责养护御马。金大坚是一位金石雕刻家,宋徽宗被他的艺术才华吸引,邀请他进入宫中做金石专家。乐和是梁山的音乐才子,他被王都尉调去担任音乐顾问,继续在府中为王都尉演奏。而萧让,作为书法家,被当朝宰相蔡京相中,成为太师府的门馆先生。
二、征讨方腊后,5位兄弟选择离开
这5位兄弟是武松、燕青、李俊、童威和童猛。
武松在征讨方腊时失去了不少挚友,如孙二娘和施恩等人英勇牺牲,武松自己也被方腊手下的包道乙击败,导致断臂。回军途中,鲁智深在杭州六和寺圆寂,令武松心情极度沉痛。为了照顾重病的林冲,武松决定留在杭州。半年后,林冲病逝,武松心灰意冷,最终选择剃发为僧,远离尘世。
李俊,来自揭阳镇的梁山好汉,征讨方腊期间,揭阳镇的战友们几乎全军覆没,李俊自觉前路凶险,于是装病未随军出发,安排童威和童猛照顾自己。等到宋江一行离开后,李俊和童威、童猛一起乘船出海,最终李俊成为暹罗国的国王,也成为梁山幸存者中命运最为辉煌的人。
燕青,机智聪慧,他早已看透了朝廷对梁山英雄的敌意。回京后,他劝说主公卢俊义一起离开,但卢俊义固执坚持要做官,想要回汴京接受封赏。最终,燕青在尽了忠义后,带着心爱的李诗诗远走他乡,远离了纷争。
三、回汴京后的悲剧结局
宋江、卢俊义等人在回到汴京后,因征讨方腊、田虎、王庆等反贼的功绩获得了朝廷的封赏。宋江被封为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卢俊义被封为武功大夫、庐州安抚使兼兵马副总管。
然而,朝廷对梁山英雄的怀疑从未停歇,他们被当作潜在的威胁,始终未被完全接纳。作为梁山的两大领袖,宋江和卢俊义的存在令朝廷感到不安。蔡京、高俅、童贯等奸佞权臣最终下毒毒害了宋江。
宋江察觉到自己命不久矣,心中忧虑李逵会为自己复仇,可能引发新一轮的造反,连累其他兄弟。他决定亲自召李逵到身边,让他也喝下毒酒。李逵最终中毒身亡。宋江去世后,吴用和花荣这两位宋江的心腹,均在梦中梦见宋江,悲痛欲绝。最终,两人分别在宋江墓前上吊自尽,跟随宋江而去。
四、13位兄弟选择出家或回故里
这13位兄弟中,有3人选择了出家,另有10人决定辞官回家。
出家的3位兄弟是戴宗、朱武和樊瑞。戴宗以传递情报而闻名,他能日行八百里,征讨方腊后,朝廷授予他兖州府都统制的官职。但目睹兄弟们死伤,戴宗心情沉重,最终辞官前往岳庙出家。樊瑞是法术高手,朱武擅长阵法,两人都不愿意做官,于是一起去寻访公孙胜,向他学法术。
另外10位选择辞官回故里的兄弟包括宋江的弟弟宋清,他虽然并无大才,但哥哥死后,决定回乡做农民。李应和柴进,未加入梁山之前便是大财主,杜兴则是李应的管家。他们都不愿意在朝廷做官,纷纷选择辞去官职回到家乡,继续享受富贵生活。顾大嫂与丈夫孙新返回登州,阮小七因玩弄龙袍戏弄朝廷而被贬为庶民,回乡照顾母亲。蔡庆、穆春和邹润也都辞去官职,返乡为民。裴宣则回到饮马川,担任了一职闲职。
五、7位兄弟选择留在朝廷做官
这7位兄弟选择留在朝廷做官,继续为朝廷效力。
黄信,在加入梁山之前是青州知府慕容彦达手下的兵马都督,征讨方腊后,他被朝廷授予武奕郎兼诸路都统领,继续回青州任职。孙立、孙新曾在登州为兵马提辖和酒馆老板,在征讨方腊中立下战功,朝廷封他们为官,他们便回到登州任职。凌振擅长制造火炮,朝廷任命他到火药局任职。关胜被任命为大名府正兵马总管,但因醉酒不慎从马摔下,重伤去世。呼延灼被任命为御营兵马指挥使,在对抗金军的战斗中,英勇战死。
朱仝则在征讨方腊后被任命为保定府都统制,随后在对抗金军的战斗中表现突出,升任为太平军节度使,继续为朝廷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