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首次来到中国的2025赛艇世锦赛在淀山湖开赛,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一千多名运动员、教练员齐聚淀山湖畔。紧接着在“十一”期间,上海赛艇公开赛也将无缝对接,在苏州河继续呈现水上活力。上海,已经正式进入了“赛艇时间”。
清晨6点的张家浜上,已经有赛艇开始了一日之晨的训练。金融人士谭晖,加入赛艇俱乐部4年,年过五旬的他已经习惯,用清晨一个半小时的高强度运动,叫醒活力的一天。“训练完浑身通透,精神特别饱满,上班都更有劲。”
谭晖和赛艇的第一次“来电”,正是2021年在苏州河上举行的首届“上艇赛”。 当时他与妻子散步至外白渡桥,恰见八人赛艇冲刺终点的激动场景,两岸观众欢呼不断,那一刻,他心动不已。
自此,谭晖开始痴迷于赛艇,之后通过努力训练,他一连参加了三届“上艇赛”。他所在俱乐部的巨幅海报就是去年他和队友参加8人艇比赛的冲刺瞬间。“中间这个选手就是我,参赛是16支队伍,我们总成绩是第6名。”
这一次,他将再一次和队友们一起竞速苏州河。申艇赛艇俱乐部学员汤晓青分享了她对赛艇的热爱:“这是一项真正置身于大自然的运动。它不仅培养了我们的协作精神,更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
申艇赛艇俱乐部负责人宋文官表示,光是今年,他们俱乐部就新增了十几位会员。在浦东张家浜,近五年间已涌现出三家赛艇俱乐部。这些俱乐部的成立,与上海赛艇公开赛的创立密不可分。特别是今年赛艇世锦赛的宣传力度非常大,让越来越多的新会员对赛艇产生了兴趣,从而加入到赛艇大家庭中。
松江月湖公园内的月湖,是划然赛艇俱乐部的训练基地。作为前两届“上艇赛”的金牌实力俱乐部,今年赛前,俱乐部的内部竞争也颇为激烈。划然赛艇俱乐部会员李婷说,队员们训练非常刻苦,成绩好的才能上场比赛,“作为上海人,能在母亲河上划船,感到特别骄傲”。
2021年上海赛艇公开赛时,上海注册的赛艇俱乐部仅3家,成员不到400人。但随着赛事常规化,再加上上海赢得了今年赛艇世锦赛承办权,使得这项小众运动逐渐为人所知,目前全市注册俱乐部已有20多家,人数超过1700人,其中还有了许多年轻面孔。
浦东川迪河,每周一、三、五放学后,都会迎来训练的中学生们。2023年“上艇赛”已经增加了青少年组比赛,今年还将首设青少年女子四人双桨项目。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赛艇队队员张芷翎说,赛艇训练虽艰苦,却让她感到放松,也能展示女生的力量与美。黄子轩则认为,赛艇让他的意志更加坚定。
2025赛艇世锦赛已于今天在淀山湖开战,下月初,上海赛艇公开赛也将无缝衔接,挥桨苏州河。多支国际顶尖八人艇队伍,将带着巅峰状态直接转场,这也让“上艇赛”的竞技水平,有望更上一层楼。划然赛艇俱乐部会员顾旭非常期待能与世界高手同场竞技,而黄文杰则难忘在外滩“三件套”背景下划艇的美景:“让更多人通过比赛认识上海、发现上海的美。”
5年来,通过“上艇赛”的举办和知识普及,赛艇运动在这座城市有了更多拥趸。从今天起,上海,又将进入赛艇时间。
上海赛艇公开赛组委会 秘书长朱骏炜表示,希望将“上艇赛”打造成百年赛事,并纳入国际积分体系。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罗文桦认为,赛艇不仅展现力与美、人与自然结合,更是推广水上运动、贴近市民的良好契机。
赛艇项目能在城市河道蓬勃开展,从侧面反映出城市环境的改善,和人们幸福指数的提升,与此同时,赛艇比赛作为一项景观赛事,更是城市宣传和推广的一张金名片。今年,2025赛艇世锦赛和“上艇赛”叠加,必将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让更多人爱上这项运动,也能从运动员的劈波斩浪中,感受上海的城市魅力。
看看新闻记者: 韩琼
编辑: 张予洋
视频编辑: 陶余鑫
摄像: 吴佳亮
责编: 虞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