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第一位权宦王振,是如何以一己之力,让明朝从巅峰走向深渊的
创始人
2025-09-22 00:33:47
0

导读:明朝建立初期,明太祖朱元璋深感历史教训的深刻,曾对宦官权力做出严格限制,他甚至在宫门上悬挂铁牌,明确标明禁止宦官干政的警示语。

然而,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为了奖励在战斗中表现卓越的宦官们,开始提拔宦官,这一举动为宦官参政的开端埋下了伏笔。

随着明宣宗朱瞻基的继位,宦官的权力被进一步强化。他在宫中设立内书堂,指派翰林学士教导宦官读书,并完善了司礼监体制。宦官们不再只是宫廷助手,而是代替皇帝在奏章上“批红”,使得宦官干政在名义上得到了合法化。

司礼监是明朝内廷二十四衙门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它不仅是皇帝与内阁之间权力的平衡工具,更掌控了东厂和锦衣卫等特务机构,成为保护皇权的核心。

从表面上看,司礼监的职责似乎只是辅助皇帝,在奏章和文件上签字并加盖印章,执行皇帝的指令,但实际上,它却充满了严重的漏洞。作为皇帝与朝臣之间的唯一桥梁,司礼监的太监一旦腐败,便可能产生各种欺上瞒下、篡改谕旨等问题。如果皇帝未能及时察觉,司礼监便会取代皇权,操控朝政,带来极为恶劣的后果。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不妨探讨一下明朝第一位权宦——王振,他是如何通过个人的手段,带领明朝从巅峰跌入深渊的。

王振的出生时间至今无从考证,只知他来自河北蔚州(今蔚县)。在他进入宫廷之前,曾是一名落第的秀才,因意识到通过科举出人头地的困难,于是做出了自阉的决定,成为了一名宦官。

王振凭借聪明机警的天性以及善于察言观色的能力,深得明宣宗的宠爱,被任命为东宫局郎,成为年仅五六岁的太子朱祁镇的贴身太监。由于太子朱祁镇性格调皮,孙皇后束手无策,只有王振能哄他开心,俨然成了太子的亲信。

然而,天命难测。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去世,年仅八岁的朱祁镇继位成为明英宗。由于年纪尚小,实权掌握在太皇太后张氏手中,而张太后并不关心政事,于是内阁“三杨”代替太皇太后处理朝政。虽然太子无法直接参与朝政,但在内廷中依然拥有较大的话语权。他非常喜爱王振,于是破格任命其为司礼监掌印太监,这也标志着王振逐渐走上权力巅峰。

朱祁镇的这一决定,虽然符合君主更替的惯例,却无意中为王振之后的擅权铺平了道路。实际上,王振早有宏图大志,他自阉入宫的目的便是为了权力,因此,当他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后,野心迅速膨胀。尽管当时太皇太后张氏和内阁的三杨仍在职,但王振却保持低调,暂时忍耐,将重心放在讨好朱祁镇并培养自己的党羽上。

在朱祁镇即位的前几年,王振几乎不参与朝政,而是深得宫中上下的宠爱。通过巧妙地结交、结党,他在朝中积累了大量支持者。更重要的是,时常有大臣在朱祁镇面前夸赞王振,逐渐增加了王振的权势。

举个例子来说,正统六年(1441年)十月,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的重建工程完工,朱祁镇举行宴会,宴请文武大臣及王公皇子。按照明朝礼制,宦官是不被允许参加宴会的,但朱祁镇在宴会中看不到王振,感到缺少了什么,于是立即派人请他来。王振见使者到来后,自比周公,向朱祁镇抱怨道:“周公辅佐成王,何以我不能出席宴会?”此番话虽带有埋怨之意,但使者将其传达给朱祁镇后,朱祁镇不但没有责怪王振,反而感到自己未曾照顾到王振的情绪。

随后,王振在宴会上受到了特别的待遇。明英宗不仅为他专门安排了座位,还让他坐在离自己最近的位置,俨然宰辅之臣。这一事件清楚表明,尽管张太后依旧掌权,王振的地位却已经不容小觑。

到了正统七年(1442年),张太后去世,而三杨中的杨荣已去世,杨士奇因儿子涉案辞职,杨溥则因年老而逐渐退居幕后。至此,内阁不再能有效约束王振,擅权的条件基本具备,王振开始加速布局。

首先,王振将明太祖朱元璋挂在宫门上的“禁止宦官干政”铁牌摘除,实际上为自己的权力扩张扫清了障碍。接着,他在京城内兴建豪华府邸,以显示自己的权威,震慑朝中大臣。

紧接着,王振开始影响朱祁镇的决策,向年仅十五岁的朱祁镇建议加强对朝臣的治理,并提出了“重典治御臣下”的方案,朱祁镇对此表示赞同。这样,王振开始掌握了朝政的实权。凡是向他巴结的,都能获得升迁,而那些敢于反对他的人则被贬到远地。不到一年,王振的党羽遍布朝廷,甚至一些内阁重臣的亲戚和朋友也被他提拔,成为了明朝历史上第一个阉党集团的核心。

然而,王振的野心不仅仅限于权力,他还极度贪财。为了敛财,他甚至公开为官职定价,要求官员送礼来谋取升职。那些不送礼的官员便会遭到贬职或排挤。时任地方官员的于谦,便因拒绝给王振送礼而险些丧命。正统十一年(1446年),于谦因清廉刚正,未给王振送礼,被捏造罪名,差点被斩首。只有山西、河南的官民联合上书,才让朱祁镇感受到压力,最终放走了于谦。

此外,王振不仅贪财,更与外族结党谋取私利。他纵容瓦剌势力日益强大,甚至私下与瓦剌王公进行交易,谋取巨额利益。在王振的扶持下,瓦剌逐渐壮大,对明朝边境造成了严峻威胁。最为恶劣的是,王振不仅允许瓦剌扩大使团,还为瓦剌提供军事支持,进一步加剧了明朝的边疆危机。

正统十四年,瓦剌首领也先以三千人进贡,王振接纳后降低了回赠的价格,将差额私吞。由于王振的贪婪,瓦剌不满,决定采取军事行动,并最终导致了土木堡之变。

相关内容

实拍御林军死忠看台高喊“跟...
实拍御林军死忠看台高喊“跟丫死磕”
2025-09-21 20:42:33
象棋世锦赛上海嘉定开幕,霍...
世界象棋锦标赛和上海杯象棋赛嘉定开幕。霍震霆主席:象棋推广要靠年轻...
2025-09-21 20:41:55
2025沅江市首届桨板水上...
华声在线9月21日讯(通讯员 李珊 全媒体记者 赖泳源)9月21日...
2025-09-21 20:41:15
原创 ...
要用温柔的心对待这个世界,这样,世界才会温柔地回应你,展现出它最柔...
2025-09-21 20:34:10
原创 ...
两晋之交,北方局势动荡不安,爆发了著名的“永嘉之乱”,而南方则相对...
2025-09-21 20:33:45
原创 ...
关于周朝国号为何叫“周”,唐代学者张守节在注释《史记·周本纪》时提...
2025-09-21 20:33:37
讲述中华文明的包容与厚重(...
西夏绿釉鸱吻。  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提供 西夏鎏金铜牛。  银川...
2025-09-21 20:33:23
原创 ...
蒋介石在大陆时期,手下的“五虎上将”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著名军事集团...
2025-09-21 20:33:09
原创 ...
栖霞,作为全真教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长春子丘处机的故乡,历史上与丘...
2025-09-21 20:32:59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咱中国人见面聊天,问句“您贵姓”再平常不过了。姓什么,就像个看不见的密码,藏在每个人的名字里。你有没...
兰江滔滔,讲述着那段英雄传奇…... 鸟瞰兰溪老城新区。兰溪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走进昔日的抗日战场】 63师虽伤亡惨重...
原创 后... 在中国历史上,后宫干政一直是各个王朝面临的难题,尤其是对于那些年幼登基的皇帝来说,母亲往往会利用娘家...
原创 7...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这句古语传达的深刻道理是:即使国家再强大,如果沉迷于战争,终...
原创 开... 1931年,张行忠因腿部受伤被紧急送往后方医院接受治疗。在治疗期间,他偶然遇到了为自己换药的护士,她...
亳州出曹操,庐江生周瑜!安徽凭... 如果将三国比作一场大戏,安徽既是舞台中心,又是演员故乡! 这里诞生了曹操、周瑜等30多位人物,爆发了...
济南简介概况 济南历史 济南,别称“泉城”,是山东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以下...
原创 他... 1975年4月,王平在8年的职业空窗后,被重新任命为炮兵的政委。这位经历了许多风雨的老干部,初次走上...
探寻夏韵:二里头夏文化短视频创... 在文化传承与创新备受重视的当下,古老的夏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
原创 2... 2001年4月,历经四代人辛勤耕耘的日本小泉家族,终于迎来了他们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刻——小泉纯一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