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期间,日军流行了一些耳熟能详的口号,其中有一句话是“专打386旅”,这实际上是专门针对大将陈赓的,因为在与陈赓的交锋中,日军屡次遭受重创,形成了心中的阴影。还有一句颇具威慑力的口号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来了胡老大”。那么,这句口号的“胡老大”到底指的是谁呢?其实,这里的胡老大就是胡炳云,蒋介石所辖部队的一位将领。
胡炳云来自四川南充。在抗日战争时期,他被派往苏鲁战场,并成立了一个战斗大队,自己担任大队长,因此这个队伍便被称为“胡大队”。胡大队以迅速的机动性和灵活的战术而著称,他们频繁地发动对日伪军的突袭,给敌人造成了显著的困扰。
有一次,日伪军正在田间享用西瓜,结果却被胡大队的侦查员侦测到。胡炳云立即命令部队集合,组织了一次精妙的战斗行动,以包抄的方式从敌军后方发起冲击,同时正面进攻,最终成功消灭了不少日伪军。还有一次,胡大队发现了一支日军的运输车队,决定先行打击敌方的重要目标,首先摧毁日军的汽车,然后再集中力量打击伪军。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胡大队成功击毙近400名日伪军。
时间一久,日伪军对胡炳云的恐惧不断加深,尽管他们多次试图消灭胡大队,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因此,他们无奈地感慨道:“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来了胡老大。”那么,这位曾让敌人望而生畏的胡老大,后来又是怎样的一个成就呢?
在解放战争时期,胡炳云担任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的副司令员,参与了声势浩大的苏中七战七捷战役。随着华东野战军的组建,他先后担任第十一纵队的副司令员和司令员。当第十一纵队改编为第二十九军时,胡炳云被任命为首任军长,肩负起新的使命。
新中国成立后,胡炳云被任命为福州军区的副司令员。作为一名勇猛的将领,他也无法避免投入朝鲜战争的战局。尽管他到达朝鲜的时间较晚,已是1953年,胡炳云依然担任志愿军第九兵团的参谋长,并参与了夏季反击战的战斗。
战后,胡炳云回到国内并担任济南军区的参谋长。1955年,新中国首次的授衔仪式上,因其战功卓著,胡炳云被授予开国少将的荣誉。随后,他调往大西北军区,担任兰州军区的副司令员,并兼任陕西省军区司令员。到了1969年,胡炳云调任成都军区的副司令员,数年后又回归兰州军区继续任职。
作为一位开国的少将,胡炳云在四个主要军区中任职,曾担任过三个军区的副司令员,成就可以说是相当显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