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南京有块立不起来的大碑,埃及也有一块,它们倒地的原因不一样
创始人
2025-09-20 22:03:11
0

中国与古埃及,两大文明古国,历史上有诸多相似之处。比如,中国江苏南京有一块巨大的石碑,几乎经历了六百年的竖立过程,但至今依旧没有成功立起。而古埃及也有类似的方尖碑,尽管它们也未能成功竖起,但其原因却各自不同。那么,究竟这些石碑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又为何它们无法竖立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团。

石碑:古人智慧的象征

石碑作为一种纪念性或标记性物件,早在我国的先秦时期就已出现。《礼记·檀弓下》便有记载提到,“公室视丰碑”,这说明古人已开始用石碑来记录重要的事件与功绩。竖立石碑的传统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从建功立业到修桥铺路,甚至婚丧嫁娶等大小事务,都可以用石碑来标志。比如,秦朝的《泰山石刻》,东汉时期的《礼器碑》,以及唐朝的《武则天无字碑》等,至今都保存着许多极具历史价值的碑刻。然而,在明朝时期,却有一块巨型石碑,尽管历经多方努力,却始终未能竖立起来,成为了一段历史的遗憾。

明朝的皇帝与未竖立的巨碑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后将都城定在南京,并立下了太子朱标。然而,太子朱标早逝,最终皇位传给了朱元璋的孙子,后来的建文帝朱允炆。然而,此时的燕王朱棣却对这种继承制度不满,于是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夺取了皇位,并迁都北京。这段历史或许大家都很熟悉,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朱棣在取得皇位后,居然做了一件看似仁义的事情——竖碑。

巨型石碑的命运

朱棣深知自己即位的名不正言不顺,因此决定为自己正名。于是他命令在南京阳山采石,并为朱元璋刻下功德碑。这个项目并非一件简单的工程,朱棣要求这块石碑必须堪称“天下第一碑”,因此必须要有足够的规模。经过工匠们的艰苦努力,最终在山崖上开凿了一块长约78米、宽约18米的巨型石碑,初步估计其重量可达3.1万吨,确实是一块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碑”。然而,事情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这块巨碑始终无法竖立起来,至今已经600多年,依旧躺在阳山之上。

竖碑未果的原因

专家们对这块未竖立的巨碑提出了多种猜测。例如,石碑过于沉重,超出了当时的技术能力;也有说法认为朱棣通过其他手段已为自己正名,竖碑的意义不大;此外,有术士曾预言竖碑会对南京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朱棣最终决定放弃竖碑。尽管有诸多推测,但至今专家们无法确定一个确切的原因,这也使得这块未竖立的巨碑成为了一个无法解开的历史谜团。

古埃及的方尖碑与类似的谜团

与中国的巨碑相似,古埃及也有许多方尖碑。方尖碑是古埃及文化的标志之一,象征着太阳神的庇佑。古埃及人崇拜太阳神,方尖碑便是他们用来纪念太阳神的建筑奇迹。如今,埃及许多地方依然矗立着方尖碑,其中最大的甚至达到了五六百吨,而最小的也有数十吨。方尖碑四面刻有古埃及的文字,记录着他们对太阳神的崇敬,顶部常常包裹金属材料,每当阳光照射时,方尖碑便熠熠生辉,宛如神灵的显现。

埃及方尖碑的未竖立原因

然而,并非所有的方尖碑都能够顺利竖立。例如,在埃及阿斯旺的古采石场,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块未竖立的方尖碑。它高约69米,宽3.6米,重达700多吨,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方尖碑。然而,这块方尖碑至今却静静地躺在地下,未曾竖立。经过研究,专家发现,这块方尖碑的底部存在一条裂缝,虽然尚未完全断裂,但裂缝意味着这块方尖碑极为脆弱,因此无法竖立,否则将会带来巨大的隐患。

是否真的无法竖立?

那么,如果没有裂缝,这块方尖碑能否成功竖立呢?从技术角度来看,古埃及人曾成功建造了宏伟的金字塔,方尖碑作为较小的建筑物,应该不会存在太大困难。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古埃及人并不是因为技术无法竖立方尖碑,而是因为方尖碑存在裂缝,无法承受竖立的压力。而对于中国明朝的朱棣来说,虽然当时的技术条件完全可以完成竖立,但由于种种主观原因,最终放弃了竖碑的计划。因此,两者的差异更多地体现在主观意愿和客观条件的不同。

结语

无论是中国的明朝巨碑,还是古埃及的方尖碑,这些历史遗物都展示了古代人们在建筑上的智慧与创造力。虽然它们未能竖立,但它们的存在仍然深刻地记录了历史,成为了各自文化的象征,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探究。

相关内容

田径世锦赛|活久见系列:美...
9月19日晚举行的东京田径世锦赛男子400米栏决赛上演争议一幕。2...
2025-09-20 05:05:16
不开挖,如何为地下管道“悬...
当地面之下深埋的输油管道出现破损,若不及时察觉,便可能引发能源泄漏...
2025-09-20 05:04:41
看“最美公路”如何激发乡村...
□杨帅 俯瞰南粤大地,蜿蜒于山水之间的惠州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2...
2025-09-20 05:04:01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无疑是最为人所熟知的英雄之一。他的故事起始于山...
2025-09-20 05:03:47
原创 ...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朱元璋的画像如此丑陋? 很多人或许会认为,这...
2025-09-20 05:03:43
原创 ...
清代超品一等公与正一品大学士谁的地位更高、权力更大?这是后台一位读...
2025-09-20 05:03:25
原创 ...
好的,我会保持原意,适当增加细节,整体字数变化不大地进行改写: -...
2025-09-20 05:03:24
原创 ...
1937年底至1938年10月,周恩来在武汉度过了10个月的关键时...
2025-09-20 05:03:17
原创 ...
春秋时期,长达数百年的乱世局面,最终导致中国广袤的土地被七个强大的...
2025-09-20 05:03:17

热门资讯

原创 冲... 北京时间9月20日,中国U16女篮从广州启程飞往马来西亚征战U16女篮亚洲杯比赛。15岁身高1米90...
德信竞技视角:德州扑克跨界融合... 近年来,德州扑克作为智力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突破传统竞技的边界,与多个板块产生深度交集。这不仅...
原创 他... 宋代著名抗金名将岳飞曾在诗中表露心志:“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记者方大曾,消失于1937年 来源:中国记协微信综合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作者:崔立东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一位名...
原创 一... 对于绝大多数历史爱好者而言,唐朝存在一个颇具趣味的现象:关于安史之乱前的唐朝,大家总是知之甚多,而安...
原创 八...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兴起与八旗制度的奠基 清太祖努尔哈赤在关外起兵时,凭借着强大的八旗军,成功建立了后...
原创 唐... 中书舍人路群与给事中卢弘正虽然性格迥异,但彼此关系亲密无间。 路群,字正夫,博通经学,擅长文学创作。...
原创 1... 1967年10月17日,北京协和医院,临终的溥仪 1967年10月17日,位于北京的协和医院内,清朝...
原创 从... 自东夷与三皇五帝时代开始,一直到袁世凯迫使溥仪退位,华夏文明经历了数千年。若从考古发现的殷商时代算起...
风物郑州丨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 莲花并蒂,双鹤展翅——中国“青铜时代的绝唱”、春秋“时代精神之象征”莲鹤方壶的出土,使得春秋至战国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