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认为李世民在成为皇帝后,从未对他的功臣下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李世民实际上对不少功臣心怀杀意,只不过这些情绪最终都被他的臣子们所化解。在李世民临终之际,他曾将一位开国功臣贬官,并对太子李治严肃地说,如果这位功臣不离开,他就会被杀。这位功臣正是李勣。李勣出自瓦岗寨,是李密非常器重的将领。随着李密的战败,李勣投降了瓦岗寨,并获得了李渊的赏识。后来,李勣跟随李世民四处征战,为大唐打下了一片疆土,击败了突厥和高句丽,成为唐朝的主要功臣之一,并最终被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李勣归顺大唐后,表面上似乎是在帮助李世民,但私下里他的态度却不太明确,常常在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摇摆,使得李世民心中感到隐忧。尽管李世民一再试图笼络他,李勣却始终保持中立的姿态,这让李世民颇感不快。李世民对李勣的优厚待遇,实质上也隐藏着对他的不信任,李世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拉拢这位优秀的将领,将其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
与此同时,李靖因李世民的厚待而心存感激,对其也表现出忠诚。然而,李勣在玄武门之变中所表现出的立场,却在李世民的心中埋下了不安的种子。因此,当李世民临终前,他首先将李勣贬出京都,随后召见太子李治,郑重提醒:“李勣此人,若在我死后出现任何异心,你一定要毫不犹豫地处死他,虽可重用,但必须严加防范。”
深知李世民对自己的忌惮,李勣自然顺从其命令,迅速收拾好行李,前往外地任职。随后,李治继位,果然将李勣召回并给予重用。尽管李世民对功臣有所猜忌,但至少没有像朱元璋那样大肆屠杀功臣,李世民的防范措施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代帝王的智慧,因而他无疑名符其实地被称为“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