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智人的起源,最广为接受的理论是“非洲起源说”。这个理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西方学者利用DNA技术展开研究,发现现代人类最初出现在非洲,随后从非洲迁徙并遍布世界各地。早期的学者认为,非洲智人完全取代了全球各地的早期人类或直立人,这便是“完全取代假说”。然而,随着研究深入,学者们提出了一个修正的观点:迁徙到世界各地的非洲智人,在与其他早期人类接触时,吸收了少量当地人的基因,这就是“同化假说”。
与此同时,关于人类起源的另一种理论——“多地区起源说”——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一理论主张人类在多个地区同时起源,并没有单一的发源地。之所以出现这种学说,主要是因为DNA技术的局限性,无法100%确认人类完全源自非洲。同时,考古学上发现的许多遗存,也与“非洲起源说”并不完全吻合。
在这些理论的纷繁背景中,中国学者黄石提出了“人类东亚起源说”,对传统的“非洲起源说”提出了挑战。黄石通过大量基因研究,得出了中国东亚是人类起源的理论,并认为这一理论已经得到了基因学的支持。这一发现对“非洲起源说”产生了重大冲击。
那么,基于当前的研究,我们是否可以得出中国人是独立起源还是源于非洲的结论呢?虽然基因学的主流研究仍然倾向于“非洲起源说”,但从考古学的证据来看,却有不少支持“中国独立起源”的迹象。
例如,1983年,科学家们根据线粒体DNA构建了第一套现代人起源的分子模型,结果显示现代人类的起源可能并非完全来自非洲。此后,1987年,西方学者通过DNA技术对全球各地女性的线粒体DNA进行比较,发现非洲女性的线粒体DNA多样性最高,由此提出了“非洲起源说”,认为现代人类有一位共同的“祖母”,即5万年前的“夏娃”。到了2000年左右,遗传学家们又通过Y染色体,提出了“亚当假说”。中国学者金力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也支持“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观点。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宿兵教授指出:“近20年来几乎所有遗传学研究的证据都表明现代人类的起源地是非洲。DNA具有代代相传的特性,且其突变速率相对恒定,这为我们提供了进行分子钟年代推算的依据。”
不过,DNA技术的推算方法也受到一定的质疑。特别是在比较尼安德特人基因与现代人基因时,研究发现现代人身上保留了约20%的尼安德特人基因,这意味着“完全取代假说”并不完全成立,反而支持了“同化假说”,即现代人的基因组成不仅来自非洲,还与其他古人类群体有所交融。
然而,现有的DNA技术主要依赖于活人DNA的变异程度来推测人类的历史。研究认为非洲人的基因多样性较高,突变速率较为稳定,因此变异更为丰富,且遗传代数更多,意味着其存在的时间更长。但这一推算方法的前提是突变速率的恒定性,而这一假设也遭到一些学者的挑战。
例如,著名古人类学家、中科院院士吴新智提出,“用突变率推算人类的起源时间的这一方法并不可靠。”他举例说:“以4.5万年前的古西伯利亚人为例,检测其正染色体、Y染色体与线粒体,得出的突变速率差异很大。因此,假设突变速率恒定是有问题的。”
在2000年,科学家们又发现了约6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这一发现迫使科学家对突变速率的假设进行修正。
更有趣的是,几年前中南大学教授黄石提出了“遗传多样性上限理论”,通过研究现代人Y染色体和线粒体的基因,发现这些分子证据表明现代人类可能起源于东亚。黄石宣称,“湖南已获人类分子学支持”这一理论,挑战了传统的非洲起源观点。
尽管这些顶尖学者都使用了基因技术,但由于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他们得出的结论却迥然不同。而且,研究的局限性也不可忽视,如样本的广泛性、古人类样本的有效性、研究的碱基对数量等问题,都会影响最终结论的准确性。因此,尽管基因技术支持“非洲起源说”的假设,它仍然只是一个假说,尚未揭示真正的真相。
除了基因学的研究,化石和文化的研究也提供了重要的线索,然而这些研究并不完全支持“非洲起源说”的“完全取代假说”或“同化假说”。事实上,这些研究更倾向于支持独立起源的观点。
早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学者魏登瑞对北京人化石以及黄种人的数十项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中国人是从中国猿人到现代人连续进化”的结论。他的研究为“中国独立起源”的观点提供了重要支持。
此外,学者们还发现,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以及20万至70万年的北京人等古人类,几乎都具备“铲形门齿”这一特征。今天大约80?0%的现代中国人也拥有这一特征,而这一特征在非洲和欧美人群中较为罕见。这一现象也被认为是“中国独立起源”的有力证据。
从石器文化的角度来看,“非洲起源说”也无法解释一些现象。按照“同化假说”,非洲晚期智人大约在6万年前迁入东亚,并且取代了当地的原住民。然而,考古学发现,当时的中国智人仍使用较为落后的“第一模式”石器,而非“第三模式”石器,这一现象与“非洲起源”的假设相悖。
2007年,在广西崇左的智人洞,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块下颌骨,距今超过10万年,骨上有“萌芽状态的颏隆突”,这一特征是现代人类的标志性特征之一。此前在非洲也曾发现过类似的标本,并且被视为“非洲起源说”的关键证据。然而,中国境内的发现表明,现代人类的演化过程在中国同样发生过。
通过对中国境内发现的化石、人体特征、经济活动等方面的研究,学者们认为几十万年前的直立人与现代人类之间的相似性是显著的。同时,中国境内2000多处石器遗址的存在,表明中国的古人类文化在长期的演化中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显著影响,这进一步支持了“中国独立起源”的观点。
综上所述,虽然基因学研究更倾向于“非洲起源说”,但从“铲形门齿”、石器文化以及广西智人洞的下颌骨等化石证据来看,现代中国人更可能是独立起源的结果。当然,考古学研究也表明中国的古人类吸收了来自其他地区的基因,这也表明了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复杂性。但总体而言,现代中国人类的形成,更多是由于本土族群的连续进化,而非单纯的外来基因影响。
参考资料:《基因能否证明我们的祖先都来自非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