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7年3月30日,美国与俄罗斯完成了一笔重要的土地交易:美国以72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俄国的阿拉斯加,面积达到170万平方公里。这块庞大的领土为何会从一向以扩张为志的沙俄手中易主呢?答案要追溯到沙俄刚刚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惨败。1853年7月至1855年12月,沙俄在与英法联军的激烈对抗中败北,这场战争的后果之一便是俄国财政陷入困境。战争开支巨大,却未能取得胜利,致使沙俄在战后难以恢复经济,财政压力山大,沙皇政权也因此面临严峻考验。
在那时,沙皇俄国已经是全球领土最为辽阔的国家,横跨从波罗的海到远东的广袤疆域,甚至延伸至白令海峡,触及北美的阿拉斯加。如此巨大的疆域虽然彰显了沙俄的强大,但也带来了治理上的巨大挑战。随着时间推移,沙俄的核心地带与远东边疆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中央政府的控制力逐渐减弱,阿拉斯加便成为了这一地理距离所带来的脆弱环节。更为复杂的是,阿拉斯加的邻国是英国的殖民地——加拿大,尤其是在克里米亚战争后,沙俄担心阿拉斯加很可能会被英国吞并,威胁其远东战略利益。为了避免这一局面,沙俄决定趁早将这块“鸡肋”领土卖给美国,换取急需的资金。
克里米亚战争的后一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沙俄看准时机,将扩张重心转向远东。通过《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沙俄获得了中国外东北的100万平方公里领土,进一步巩固了在亚洲的影响力。与此同时,沙俄与英国在波斯、中亚以及中国的新疆和西藏地区展开了愈加激烈的地缘博弈。在这一复杂的局势中,阿拉斯加显然不再是沙俄的战略重点,反而成了一个需要抛弃的负担。
阿拉斯加远离俄国的核心,政府对其控制始终薄弱,而且阿拉斯加与英属加拿大接壤,这让沙俄感到更加不安。英国对加拿大的控制一度成为俄罗斯的威胁,因此,沙俄深知,如果阿拉斯加继续掌握在英国手中,可能会威胁到自己的远东利益。与其让阿拉斯加成为英国的棋子,沙俄认为将其转卖给美国,至少可以避免让英国占有这一战略要地。
然而,彼时的美国并不像今天一样成为全球舞台上的超级大国。当时美国奉行的是所谓的“门罗主义”,其核心思想是将美洲视为自己不可侵犯的势力范围,坚决抵制欧洲列强在美洲的扩张。而对于美洲之外的事务,美国则持孤立主义态度,避免深度介入其他地区的国际事务。因此,阿拉斯加的购买对美国而言,并未构成直接的战略挑战,相反,它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战略缓冲地带,既能削弱英国对加拿大的威胁,又能帮助沙俄分散来自西方列强的压力。
美国对阿拉斯加的兴趣并不强烈,毕竟那时的阿拉斯加还是一片荒凉、冰天雪地的土地,几乎没有开发价值。而且刚刚经历了内战的美国,财政状况并不宽裕,国会对这笔交易持怀疑态度,认为买下阿拉斯加相当于购入了一块“天然冰箱”。尽管如此,沙俄方面为了促成这笔交易,甚至不惜用卢布行贿美国官员,力图尽快出手阿拉斯加。在美国,支持这笔交易的声音并不多,西沃德,时任美国国务卿的推动者,在面对众多反对声中依然坚持进行购地谈判。
尽管阿拉斯加的经济价值在当时并不显现,然而,出于战略考虑,美国国会最终还是批准了这项协议。当时的美国更加关心的是如何通过控制阿拉斯加来威慑英属加拿大,尤其是在19世纪初美国与英国之间的历史纠葛未曾完全消解。早在独立战争时期,美国曾试图拉拢加拿大一同脱离英国统治,1812年,美军还曾趁英国忙于应对拿破仑入侵加拿大,然而却遭遇惨败。美国国会希望通过获得阿拉斯加,形成对加拿大的南北夹击局势。
虽然当初美国认为通过收购阿拉斯加能够迫使加拿大屈服,但历史的发展却并未按预期进行。阿拉斯加并未成为美国吞并加拿大的跳板,反而为美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价值。西沃德曾感慨道:“购买阿拉斯加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决策,虽然当时没人能预见其真正的价值。”他主张美国的未来应该是在远离欧洲的太平洋地区扩张,并借助与东亚国家的贸易,逐渐增强自身实力,最终挑战英法等老牌列强的地位。
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推动下,美国并未选择进一步吞并加拿大,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太平洋沿岸的领土。在随后的几十年里,美国陆续控制了华盛顿州、俄勒冈州、加利福尼亚、阿拉斯加等地,形成了如今的美国西部格局。到了20世纪,美国更是在亚太地区,通过对菲律宾、夏威夷等地的控制,逐步构筑起了对亚欧大陆战略对手的封锁。
回顾历史,如果阿拉斯加依然处于俄罗斯手中,今天的全球战略格局可能完全不同。随着冷战时期美苏对峙的加剧,美国在阿留申群岛部署防空导弹,有效压制了苏联在西伯利亚和库页岛的核力量。而如今,阿拉斯加的战略地位依然无可替代,尤其在现代航空和航天技术的发展下,阿拉斯加已成为连接太平洋与北极航道的关键节点。
到了20世纪70年代,阿拉斯加还发现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油田之一,石油资源丰富,成为美国能源供应的重要来源。如今,阿拉斯加的经济收益与其初期的购入成本相比已是十倍百倍,且在全球能源市场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若阿拉斯加依旧属于俄罗斯,俄罗斯将拥有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储备和石油资源,并可能重新塑造世界能源格局。随着全球变暖加剧,北极航线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未来阿拉斯加有望凭借其地理优势,迎来新的经济繁荣。不禁让人猜想,俄罗斯是否会在此时对阿拉斯加产生重新审视的兴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