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英布也是楚汉争霸时期的一代猛将,为何他在刘邦面前迅速兵败覆灭
创始人
2025-09-20 04:02:50
0

在刘邦征讨英布之前,夏侯婴的门客薛公曾给出了一个非常精准的预测。他说,英布有三种选择,分别是上策、中策和下策。上策是通过分治天下来与刘邦对抗,中策则是胜负难料,至于下策,则是大汉无忧,英布选择下策将导致他迅速走向灭亡。而事实证明,英布最终选择了下策,走上了快速衰败的道路。

薛公虽然能够准确预见英布的结局,但他自己却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名声,甚至连他的名字也没有在历史长河中得到记载。作为历史的边缘人物,薛公究竟凭什么能够如此准确地判断英布的未来呢?这并不是薛公拥有什么超自然的预知能力,而是他对英布的性格和决策方式有着深刻的理解,能够准确地抓住英布的弱点。

根据司马迁的推测,英布可能是古英国的后裔,属于士族阶层的没落分子。英布的早年生活并不平凡,他因为犯罪被黥面,成为秦朝的刑徒,并被派去修筑骊山陵。这一经历表明,英布是一个充满不安分和反叛精神的人,他的早期人生经历与刘邦、张耳和陈馀等人颇为相似,都是那个动荡时期的边缘人物。

“黥面”是一种羞辱性的标记,但英布对此反而表现出异常的乐观,他甚至认为,这种遭遇预示着他将来能成大事:“算命的说我被黥面之后会成为王,看来这话果然没错。”他把这种刑罚看作是自己走向王者之路的“开端”。这一事件也揭示了英布那种急功近利、渴望改变命运的强烈野心。果不其然,英布很快带领一群刑徒逃跑,他们逃至长江沿岸,开始过上打家劫舍的盗贼生活。

在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后,英布因受到番县县令吴芮的赏识,被提拔并娶了吴芮的女儿。随即,他参与了“番县举事”,加入了陈胜吴广的起义队伍。之后,英布奉吴芮之命率军北上,并与项梁的武装力量汇合。项梁去世后,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范增为下将军,带领大军增援赵国。英布也随军出征,未及赵国便遇上项羽夺权,成为项羽麾下的部将,参与了邯郸之战以及后续的关中战役。

随着秦朝灭亡,项羽开始分封各地诸侯,英布被封为“九江王”。这个封号令很多人疑惑,像范增和龙且这样的大将都未被封侯,英布凭什么获得一块封地呢?事实上,项羽封的诸侯分为三类:一类是降将,如章邯;一类是六国贵族后裔;还有一类就是刘邦、英布这类“合伙人”。英布并非项羽的员工,而是与他并肩作战的合作伙伴。

因此,当项羽因战事压力向英布发出征调令时,英布通过“身体不适”推辞,只派出四千人应付。项羽心中愤怒,认为作为封王应该效忠于自己,但无奈之下他只能忍气吞声,因为英布的军事能力远超其他诸侯,实在无法得罪。

刘邦在被项羽打得节节败退时,一度怒骂身边的将领,称他们“根本不足以谋天下”。这时,书生随何冒出,质疑刘邦的言辞,要求他不再侮辱将士。随何随即向刘邦提出挑战:如果能够说服英布背叛项羽,刘邦必定会心服口服。于是,随何用巧妙的言辞让英布产生了动摇,并最终使他决定倒戈。随何说服英布的核心观点是:

1. 你对项羽的忠诚是虚假的,实则希望借项羽之名做大;

2. 你不敢与项羽正面冲突,是因为你认为项羽强大,但他一旦胜利,必定不会饶恕你;

3. 项羽并非强者,他的败局已定,刘邦迟早会胜利;

4. 刘邦并不要求你与项羽死拼,只需要稍微牵制项羽几个月,你就能立下赫赫战功。

最终,英布被说服,选择背叛项羽,投向刘邦阵营。项羽为此愤怒异常,派项声和龙且率军攻打九江,最终英布被打得落荒而逃,甚至连家人也被项羽杀害。英布意识到,随何的建议虽然让他背叛了项羽,但并未能预见到“牵制”可能带来的后果。

当英布孤身一人投向刘邦时,刘邦并未给他过多的尊重,甚至一边洗脚一边与他交谈,表现出明显的轻蔑。这让英布非常羞愧,但当他看到刘邦为他准备的豪华帐篷和丰盛的饮食时,所有的不满都烟消云散。不久,刘邦派遣刘贾协助英布重新夺回了九江,进一步巩固了两人之间的合作。

然而,当天下大势已经逐渐稳定,英布却再次选择反叛,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薛公曾预测英布会走下策,并且当韩信和彭越等人先后被杀时,英布必定会感到威胁,选择背叛刘邦。夏侯婴看出了薛公的深谋远虑,便将其推荐给了刘邦。

薛公的三策分析,简洁明了,分别是:上策是与燕赵联合,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中策是与刘邦激烈争斗,胜负难定;而下策则是与刘邦妥协,稳定在淮南,保一片地土。薛公的判断非常精准,因为他明白英布的弱点——只想“圈地称王”,缺乏更大的志向。英布没有勇气去实现真正的大计,只是想安稳度日,这也注定了他的失败。

英布的失败可以归结为他根本没有足够的雄心壮志,他的战略只是消极防守,而不是积极进攻。此外,英布对于刘邦的威胁估计不足,完全没有预见到刘邦会亲自出征。当刘邦亲自到场时,他的军队瞬间崩溃,因为他们知道,英布并没有大志,只有自己的“家园”。因此,英布最终落得个惨败的结局,而吴回的选择则显现出他对历史趋势的准确把握,他选择“屈服”,保住了自己的地位,反而让英布为自己的固守小利付出了惨痛代价。

从英布的经历可以看出,一旦缺乏大志和远见,只求小小安稳的人,最终必定会在历史的洪流中被淘汰。

相关内容

田径世锦赛|活久见系列:美...
9月19日晚举行的东京田径世锦赛男子400米栏决赛上演争议一幕。2...
2025-09-20 05:05:16
不开挖,如何为地下管道“悬...
当地面之下深埋的输油管道出现破损,若不及时察觉,便可能引发能源泄漏...
2025-09-20 05:04:41
看“最美公路”如何激发乡村...
□杨帅 俯瞰南粤大地,蜿蜒于山水之间的惠州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2...
2025-09-20 05:04:01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无疑是最为人所熟知的英雄之一。他的故事起始于山...
2025-09-20 05:03:47
原创 ...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朱元璋的画像如此丑陋? 很多人或许会认为,这...
2025-09-20 05:03:43
原创 ...
清代超品一等公与正一品大学士谁的地位更高、权力更大?这是后台一位读...
2025-09-20 05:03:25
原创 ...
好的,我会保持原意,适当增加细节,整体字数变化不大地进行改写: -...
2025-09-20 05:03:24
原创 ...
1937年底至1938年10月,周恩来在武汉度过了10个月的关键时...
2025-09-20 05:03:17
原创 ...
春秋时期,长达数百年的乱世局面,最终导致中国广袤的土地被七个强大的...
2025-09-20 05:03:17

热门资讯

北京国际滑联花样滑冰资格赛开赛... 中新社北京9月19日电 (记者 国璇)2025年北京国际滑联花样滑冰资格赛19日在国家体育馆启幕。中...
原创 近...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近1吨重的司母戊方鼎究竟是如...
中国最早的野史出现在什么时候? 引言:野史——被正史遮蔽的历史另一面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野史如同一面魔镜,既映照出正史未敢...
“日本投降”号外背后的故事 作者:李恒 最近,两份80年前记录日本投降进程的报纸“号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环球时报》视频截...
原创 破... 近日,一段记录香港抗战老兵林珍参观湛江舰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强烈共鸣。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军舰甲板上...
原创 西... 1936年10月,红军的三大主力在甘肃省会宁交汇,长征宣告结束。随后,在军委的批准下,结合红四方面军...
从医人到医国!孙中山用生命书写... 在风雨如晦的晚清岁月,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以妙手仁心为起点,最终用毕生精力掀起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革...
原创 如... 欢迎您阅读全文,这里是史源历史专栏的第3382期。在解放战争的最后阶段,国民党残余部队退守岛屿,他们...
原创 许... 虎痴许褚的名字真是名副其实,给他贴上“虎痴”这个标签完全不为过。他的性格和战斗风格就像平头哥蜜獾一样...
原创 靖... 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攻陷南京之后,处决了一个忠诚的官员,这位官员忠于前任皇帝建文帝朱允炆,他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