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何清朝要把爵位待遇设置为入八分和不入八分?二者又有何不同?
创始人
2025-09-19 22:33:19
0

清朝的爵位制度虽然基本承袭自明朝,但又存在显著差异。最为显著的区别在于清朝的皇室封爵分为“入八分”和“不入八分”两大类。这种分类的最具代表性的封爵分别是“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以及“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两类封爵的具体差异。

首先,清朝的封爵分为“入八分”和“不入八分”,但这两类封爵均为皇室授予的爵位。与此不同的是,清朝外姓功臣和蒙古贵族的封爵,则有别于皇室宗亲的爵位制度。

清朝的皇室封爵体系一共划分为十二个等级,分别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一二三等镇国将军、一二三等辅国将军、一二三等奉国将军以及奉恩将军。除此之外,还有亲王世子和郡王长子这两个附属于亲王和郡王的爵位,因此总共共有十四个等级。值得注意的是,从“不入八分镇国公”和“不入八分辅国公”往下的爵位,均属于“不入八分”类型。而“入八分”与“不入八分”之分,实际上源自清朝皇室封爵制度的内在逻辑。

清朝的封爵制度基本继承了明朝的模式,但在传承规则上却有所不同。为了避免皇室宗亲权力过大,威胁到皇权,清朝采用了“世袭递降”的传承方式,这一规则也帮助清朝有效地节省了给皇室宗亲封爵的财政开支。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亲王去世,他的儿子继承爵位时,首先要降为郡王,之后的传承则依次递降至贝勒、贝子等更低级别的爵位。

当然,清朝也有例外,十二家铁帽子王家族便是不受“世袭递降”规则约束的特殊存在。凭借显赫的功劳,这些家族的子孙可以直接继承父亲的爵位,无需降级。民间常称这些家族为“铁帽子王”。具体来说,如果某家族的始祖为和硕亲王,其后代在继承时最高只能降至奉恩镇国公;而多罗郡王家族则最多降至奉恩辅国公。更低等级的爵位,如镇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等,则只能由相应的家族继承。

因此,从这个传承规则可以看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等四个高级爵位属于上层封爵,而“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以及“不入八分镇国公”和“不入八分辅国公”则为中级封爵。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属于低级封爵。

这一规则的实质在于,入八分的封爵属于中高级封爵,而不入八分的封爵则偏向中低级封爵。不入八分封爵的设立,正是为了配合世袭递降的传承规则。

除了收入上的差异,入八分和不入八分的封爵,还有着显著的礼仪和待遇差异。在“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以及“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四个等级的封爵中,收入是相同的,区别在于八种特殊礼仪待遇。

这八种特殊待遇分别为朱轮、紫缰、宝石顶、双眼花翎、牛角灯、茶搭子、马坐褥和门钉。清朝的等级制度严谨,每个身份等级的人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待遇都有所不同。具体而言,朱轮指的是红色车轮的马车,这在清朝是极为尊贵的,只有入八分封爵的皇室成员才有资格使用。紫缰则是紫色的马缰绳,这也是尊贵身份的象征,只有获得入八分封爵的人才能拥有。

宝石顶指的是皇室宗亲和高级官员的官帽顶端饰品,入八分封爵的成员佩戴红宝石顶,比普通的一品官员珊瑚顶更加高贵。双眼花翎则是佩戴在官帽后方的羽毛,花翎的多少直接反映了佩戴者的地位。在花翎的等级中,三眼花翎最为尊贵,只有少数中高级封爵的成员才有资格佩戴。外姓大臣即使获得了佩戴花翎的资格,也多为佩戴单眼花翎,只有皇室成员才能拥有双眼或三眼花翎的殊荣。

除了这些出行待遇,像牛角灯、茶搭子、马坐褥等,也体现了入八分和不入八分封爵在日常生活中的差异。门钉的数量则是体现身份等级的另一种方式,皇帝的紫禁城大门上有81颗门钉,而亲王家的门钉为63颗,郡王和低级封爵的家庭则为49颗。不入八分的封爵者的门钉数量最少,为45颗。

在大型国家典礼上,入八分封爵的成员通常能站在皇帝身边,而不入八分封爵的则只能站在更远的地方。此外,入八分封爵的宗亲大多都在朝廷中有职务,他们必须常住京城,不得擅自离京,而不入八分封爵的则可以自由定居。

清朝的皇室封爵不仅仅依靠家族传承,还可以通过功封、袭封、恩封和考封获得。功封是指立下赫赫战功的皇族成员获得的封爵,例如清朝初期的几位铁帽子王;袭封则是父子继承爵位,遵循世袭递降的规则;恩封则是皇帝特别宠爱某位皇族成员时颁发的封爵;而考封则是通过考试获得的封爵,主要考核皇族成员的语言、武艺等能力。

其中,考封制度尤其严格,能通过考封获得的爵位依赖于父亲的封爵等级,成绩优异者可以继承较高的爵位,否则就只能继承较低的封爵。

总结来说,清朝的封爵制度,尤其是入八分与不入八分的区分,不仅有效减少了对国家财政的负担,也通过层级分明的制度,确保了皇族成员的地位不会威胁到皇权的稳定。与明朝相比,清朝在这一点上的管理更加精细,避免了过度封爵带来的财政问题,从而实现了皇室与国家利益的平衡。

相关内容

20世纪十大考古发现之首:...
20世纪十大考古发现之首:安阳殷墟,活人祭祀延续了600年 新知贺...
2025-09-19 09:06:03
艾米丽在上海的一天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艾米丽是比利时鲁汶大学法律专...
2025-09-19 09:05:50
浙江公园无动力游乐设备
在浙江的许多公园里,无动力游乐设备逐渐成为孩子们玩耍的热门选择。这...
2025-09-19 09:05:41
25希腊度假记-19:“一...
今天是返回的日子。 9点多出来,发现是阴天,天空中有大块儿的云。这...
2025-09-19 09:05:13
原创 ...
在全球四大人种体系中,白种人的分布范围是最广泛的,所占领的土地也最...
2025-09-19 09:05:07
8月福州市区CPI同比下降...
近日,国家统计局福州调查队发布今年8月福州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
2025-09-19 09:04:56
原创 ...
在山西省东部,坐落着一座古老的县城,名叫“平定”。据史书记载,这个...
2025-09-19 09:04:31
原创 ...
将整个犹太民族作为憎恨对象的反犹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分布最广、持续时...
2025-09-19 09:04:15
杨靖宇牺牲后笔记本被日伪军...
7月3日上午,尘封八十五载的杨靖宇笔记本档案在通化市档案馆首次公布...
2025-09-19 09:04:12

热门资讯

原创 1... 土地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中最为艰难的时期之一。在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党内一些人因思想动摇,最终投...
原创 他... 在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人物的命运跨越了三个不同时代,每一阶段都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本是清...
原创 身... 最后一位逝世的元帅是谁?答案是聂荣臻。最后一位去世的大将,又是谁呢?他便是萧劲光。萧劲光于1989年...
原创 野... 洪武大帝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崛起完美诠释了一句古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朱元璋的出身并...
追寻红色记忆 感悟为民初心(铭... 在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宋公堤绵延在黄海岸边。抗战烽火中,新四军和苏北人民一起修堤筑坝,留下一段“阻海...
原创 他... 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辉煌时期,可以说,它代表了古代文学的巅峰。提到这个时代最为著名的两位诗人,无...
原创 大... 头条创作挑战赛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提到晚清时期的著名大臣,许多人首先会想到曾国藩和李鸿章。前者有着...
原创 北...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北宋作为一个关键的朝代,虽然在文化、经济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却在...
原创 1...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3991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家领导人中有一位的出身背景显得格外不同,他就...
原创 周... 周瑜,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响亮且深远,承载着无数传奇与荣耀。他是东吴的杰出将领,以卓越的战略眼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