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胡宗南比周恩来大3岁,跪下来为临别的周恩来送行,为什么?
创始人
2025-09-19 22:33:17
0

1926年4月底的一个夜晚,周恩来交卸了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职务后,来到了自己的临时住所,准备整理一些个人物品。在这个时刻,黄埔军校第一期的毕业生胡宗南带着几位同学前来看望周恩来。胡宗南,作为学生,对周恩来充满了敬意,尽管实际上他比周恩来大了三岁。但无论是在当时,还是日后再见面时,胡宗南都常常回忆起在黄埔军校时与周恩来共事的情景。当时,胡宗南深得蒋介石的器重,能够顶住来自蒋的压力,坚持来看望周恩来,已经体现了周恩来在这群学生中的崇高地位和影响力。那么,胡宗南,后来被称为“天子门生第一人”,究竟是怎样送别周恩来的?又为何说出“可惜”这句话?

周恩来的黄埔岁月

黄埔军校的建立正值我国内外形势最为混乱的时期,北洋政府与国民党都希望借鉴欧美国家,建立一所培养军事人才的学校。1924年,在孙中山的推动下,黄埔军校得以成立。周恩来担任的政治部,是黄埔军校内一个相对特殊的部门,因其职责不仅限于军事训练,还涵盖了浓重的政治色彩。政治部的工作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组织党务工作、以及进行革命宣传等。

在周恩来正式上任之前,黄埔军校的政治工作并不理想,甚至可以说混乱。周恩来曾对此作过总结,认为“政治工作之变为空谈,这决不是政治工作的本身错误,而是因为政治工作人员没有真正实行革命的政治工作。”到了1926年11月,周恩来才正式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时年仅26岁,充满激情与朝气。在此之前,周恩来刚刚结束欧洲之行,迫不及待地回国投身革命事业。

根据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的回忆,周恩来回到黄埔后,立即着手组织学生们开设座谈会、编辑刊物,彻底改变了学校的氛围。他还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并通过宣传孙中山的革命理念,影响了许多学生,尤其是像胡宗南这样的第一批学生。在这些学生中,许多人无论是否加入共产党,都深受周恩来个人魅力的影响。周恩来不仅教育他们革命理念,还通过与学生的频繁交流,辨识出一些政治觉悟高的学员,将其吸纳进共产党。许多曾是黄埔学员的人,在日后困境中得知周恩来陷入危险时,纷纷伸出援手,甚至有人在成为国民党战犯后,依然尊称周恩来为“老师”。

革命路上分道扬镳

周恩来不仅政治工作能力出众,教学水平高,而且深得蒋介石的赏识。蒋介石曾公开称周恩来为“最得力的助手之一”。在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期间,周恩来不仅将学校的政治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还为学校筹集了资金,甚至从苏联获得了部分武器资助。然而,蒋介石始终对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心存戒备。蒋介石虽然允许共产党员在军校从事政治工作,但始终不允许他们直接带兵作战。

尽管两人在黄埔军校内有着频繁的合作,蒋介石始终企图剔除其中的中共力量。最终,蒋介石公开要求周恩来交出所有共产党党员的名单,周恩来断然拒绝。面对蒋的压力,周恩来和其他共产党员决定离开军校。这个时候,敢于来送周恩来的,除了少数人,胡宗南是其中之一。

根据周秉德的回忆,胡宗南在送别周恩来时十分恭敬,甚至跪下,表示:“你永远是我的老师,我永远是你的学生。”当时,胡宗南在离开后还对其他同学说:“周主任真是位非凡的人物,我真为校长感到可惜。”不久后,蒋介石得知此事,找到了胡宗南,询问他为何对周恩来下跪。胡宗南解释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尽管两人政治立场不同,但他心中依然尊敬周恩来。蒋介石虽然愤怒,但因为胡宗南是他的得力助手,且北伐还需要他,最终将怒气压了下来,并以晚宴招待了周恩来。

曾经的师生,如今的对手

周恩来和胡宗南的再次相见是在1943年。当时,作为共产党员的熊向晖一直潜伏在胡宗南的部队中,并且成为了他的亲信。那一年,共产国际宣布解散,周恩来收到中央电报,要求他回到延安讨论中国的政策问题。途中,周恩来与熊向晖碰面,熊向晖趁机向周恩来传递情报,提醒他小心胡宗南的宴会。

果不其然,宴会中,胡宗南通过各种手段想让周恩来喝酒,然而周恩来以机智化解了所有的酒桌阴谋。当一位位黄埔校友轮流上前敬酒时,周恩来不仅巧妙应对,还一一问候他们的名字、职务,表现出极大的亲切。宴会结束时,胡宗南心有不甘,但还是恭恭敬敬地将周恩来送回了住所。

尽管当时周恩来的住所处在胡宗南的严密监视之下,熊向晖依然成功向周恩来传递了更多情报,并布置了接下来的任务。临别时,两人约定,待胜利后再见。而熊向晖的潜伏身份,也最终在1949年暴露,成为了周恩来帮助其成功归队的关键。

为了确保能够安全离开西安,周恩来特意设宴邀请了胡宗南的老上司胡公冕。胡公冕曾对周恩来有所提携,且胡宗南对其极为敬重。得知周恩来受到了监视后,胡公冕主动找到了胡宗南,最后决定派人保护周恩来,确保他们安全前往陕甘宁边区。

从此,曾经为“师生情谊”感动的胡宗南,完全走上了反革命的道路。在此后的岁月里,曾经的“师生情”变得越来越遥远,政治立场的不同让他们彻底成为了对立的阵营。胡宗南虽然曾为蒋介石的一把锋利的枪,但“心中敬重”的周恩来,早已成了他无法回头的敌人。

相关内容

20世纪十大考古发现之首:...
20世纪十大考古发现之首:安阳殷墟,活人祭祀延续了600年 新知贺...
2025-09-19 09:06:03
艾米丽在上海的一天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艾米丽是比利时鲁汶大学法律专...
2025-09-19 09:05:50
浙江公园无动力游乐设备
在浙江的许多公园里,无动力游乐设备逐渐成为孩子们玩耍的热门选择。这...
2025-09-19 09:05:41
25希腊度假记-19:“一...
今天是返回的日子。 9点多出来,发现是阴天,天空中有大块儿的云。这...
2025-09-19 09:05:13
原创 ...
在全球四大人种体系中,白种人的分布范围是最广泛的,所占领的土地也最...
2025-09-19 09:05:07
8月福州市区CPI同比下降...
近日,国家统计局福州调查队发布今年8月福州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
2025-09-19 09:04:56
原创 ...
在山西省东部,坐落着一座古老的县城,名叫“平定”。据史书记载,这个...
2025-09-19 09:04:31
原创 ...
将整个犹太民族作为憎恨对象的反犹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分布最广、持续时...
2025-09-19 09:04:15
杨靖宇牺牲后笔记本被日伪军...
7月3日上午,尘封八十五载的杨靖宇笔记本档案在通化市档案馆首次公布...
2025-09-19 09:04:12

热门资讯

原创 1... 土地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中最为艰难的时期之一。在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党内一些人因思想动摇,最终投...
原创 他... 在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人物的命运跨越了三个不同时代,每一阶段都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本是清...
原创 身... 最后一位逝世的元帅是谁?答案是聂荣臻。最后一位去世的大将,又是谁呢?他便是萧劲光。萧劲光于1989年...
原创 野... 洪武大帝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崛起完美诠释了一句古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朱元璋的出身并...
追寻红色记忆 感悟为民初心(铭... 在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宋公堤绵延在黄海岸边。抗战烽火中,新四军和苏北人民一起修堤筑坝,留下一段“阻海...
原创 他... 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辉煌时期,可以说,它代表了古代文学的巅峰。提到这个时代最为著名的两位诗人,无...
原创 大... 头条创作挑战赛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提到晚清时期的著名大臣,许多人首先会想到曾国藩和李鸿章。前者有着...
原创 北...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北宋作为一个关键的朝代,虽然在文化、经济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却在...
原创 1...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3991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家领导人中有一位的出身背景显得格外不同,他就...
原创 周... 周瑜,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响亮且深远,承载着无数传奇与荣耀。他是东吴的杰出将领,以卓越的战略眼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