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位逝世的元帅是谁?答案是聂荣臻。最后一位去世的大将,又是谁呢?他便是萧劲光。萧劲光于1989年辞世,享年86岁,他也成为了寿命最长的大将。萧劲光是一位从烽火岁月中走出来的将领,是毛主席的亲信部下与得力助手。他的生涯跨越了战争年代,幸运地见证了新中国的繁荣与和平。
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生活都焕发了空前的活力。在这一过程中,萧劲光留意到,个别地方干部的子女,凭借父辈的政治地位,开始谋取不正当的利益,甚至出现了违法乱纪的现象。这种现象深深触动了他,引发了他对当前形势的深刻反思。为了防止类似问题的蔓延,也为了为后人做出警示,萧劲光决心撰写一份遗嘱。
1983年,萧劲光在详细说明自己生前的物品处置意见后,特别指出,他并没有什么贵重的遗产留给子女们,唯一的财富,是他所写的《萧劲光回忆录》。这部回忆录究竟有何珍贵之处呢?
在开国十大元帅中,只有徐向前和聂荣臻完成了详尽且完整的个人回忆录。彭德怀虽然也留下一本自述,但内容简略,远不足以涵盖他战功赫赫的波澜壮阔一生。十大将军中,也只有两位留下了自己的回忆录,其中之一是粟裕。然而,粟裕的回忆录存在较大缺憾,尤其没有涉及淮海战役和建国后的重要经历,这些历史本应是最为珍贵的部分,但粟裕因种种原因未能补充完整。另一位则是萧劲光。此外,黄克诚大将也有一部自述,但其写作背景和内容性质与彭德怀的自述类似,都是在特殊情况下完成的。因此,在所有十大将军中,萧劲光的回忆录无疑是最为完整的。
萧劲光的回忆录分为两大部分:上半部分是他在战争年代的历程,详细记述了他在战火中披荆斩棘、浴血奋战的岁月;下半部分则讲述了他在建国后的经历,尤其是他长期担任海军司令员期间,所参与的重要历史事件。回忆录中,萧劲光毫不回避自己曾经遭遇的不公待遇,特别是“四人帮”对他的打压与迫害。而在他最艰难的时刻,毛主席给予了他无私的关怀与保护,这些都在回忆录中有着真切的记录。
从建国前到建国后,整部《萧劲光回忆录》总计43万字,可以说,它是新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是对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书中细腻的描写与珍贵的历史细节,绝不夸张地说,它的价值不可估量,正是这些亲历的事件构成了新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特别是在毛主席直接指导下,萧劲光亲身经历的一些事件更为难得。例如,有一次萧劲光去毛主席那里汇报工作,毛主席的衣服因为被江青洗过,还没有干,竟然没有足够的衣服换,只能一整天待在床上无法下床。还有在延安时期,物资极其匮乏,毛主席有一次发现萧劲光家中藏有几本军事书籍,便借走了,承诺一定会归还。但后来,萧劲光一直未收到归还的书籍,心里有些不快。直到多年后,萧劲光回忆时才恍然大悟:自己当时真是小心眼,没想到毛主席借书时的用心良苦。
这就是《萧劲光回忆录》的珍贵所在。正如萧劲光自己所言,这部回忆录忠实地记录了他投身革命、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全过程。尤其是在那些艰难困苦的岁月里,无数战友献出了生命,而萧劲光是幸运的生还者之一。作为一名幸存者,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将这段革命斗争的历史传承给后代,让更多人了解新中国的来之不易,了解社会主义的成果是多么珍贵与不易。
萧劲光希望自己的子女和后代,能够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为党和国家贡献力量,不断前进,勇于担当,做出应有的贡献。他特别强调,后代们要始终不忘革命的传统,在处理家庭事务时,要考虑到对党和社会的影响,切不可做出有损名誉的事情,要保持清正廉洁的本色,走正直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