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面对瘟疫,甲骨文揭示商人“抗疫”智慧,至今仍有学习价值
创始人
2025-09-18 16:03:39
0

改写后的文章:

在中国古代史料中,早期便有关于瘟疫的详细记载,表明当时人们对瘟疫已有一定的认知。《周礼》中提到,“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也就是说,瘟疫随时都有可能在四季之间爆发。而《吕氏春秋》则指出,“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特别是在春夏季节,瘟疫尤为容易传播。

既然瘟疫随时可能爆发,那么商代时期,当瘟疫肆虐,商人是如何应对的呢?甲骨文为我们揭示了商人“战疫”的智慧,这些方法直到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借鉴。

与西方的字母文字不同,中国文字的字形本身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因此,要了解古人如何应对瘟疫,首先必须解读“瘟疫”字形。在中国的文字体系中,涉及疾病的汉字几乎都有“病字旁”——“疒”。甲骨文中的“疒”最早表现为“爿”(pán)形,原本指的是床,意味着生病的人往往需要躺床休养。

但不同病因的字形组合则各异。比如“瘟”字中的“昷”部,代表“热”和“暖”,暗示其为一种热病;而“疫”字中的“殳”部则代表驱使,古人曾误以为瘟疫是由鬼神驱使的;此外,“疠”字的形态则像蝎子,寓意着恶性病症,因此“疠”字多指致命的疾病,后来的“疠风”通常是指麻风。根据专家的统计,甲骨文中共记载了超过50种不同的疾病,并配有详细的卜辞与解释,尽管古人对某些疾病(如“疫”)存在误解,但对于其他一些疾病的描述则较为准确,足以证明商人对疫病的认知水平相当高。

1971年,在安阳殷墟的一个灰坑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块甲骨文,记载了这样一段文字:“乍(疫),父乙,妣壬豚,兄乙豚,化口。御众,于祖丁牛,妣癸卢豕”,大致意思是突发的疫情发生后,为了让群众免于瘟疫的侵扰,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祭祀。这表明,在商朝时期,已经爆发过大规模的瘟疫,并且得到了当时上层社会的高度重视。

既然商人对瘟疫已有一定认识并且重视它,那么他们是如何进行预防的呢?首先是通过环境净化,即通过熏烟蒸洗来防疫。例如,在甲骨文中就有类似的记录:“贞其燎于盟室,叀小羊”,“于围辟门燎”等,商人采用了用嘉草、莽草等植物熏燎的方式,驱虫防病。甚至在秦朝,进入秦国的车马具和马匹都要经过烟熏消毒。魏晋时期,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首次提出“空气消毒法”,即利用雄黄、雌黄等材料来净化空气。到明朝,李时珍还提出了蒸汽消毒法。可以说,今天我们常用的空气消毒法,其实早在商代就已经出现。

其次是隔离防疫,阻断传播源是最基本且有效的防治手段。商代就有了隔离病患的概念,甲骨文中有“亡入,疾”和“有疾病者,分而治之”等记载,表明商人已知通过隔离病人来防止瘟疫传播。这种防疫措施在后来的历史中得到了继承,秦代设立了专门的“疠所”,用来隔离疫病患者,汉朝也设有类似场所,并提供相应的药物治疗。

除此之外,商代的防疫措施还包括禁止谣言传播、饮食保健、清洁居室、维持环境卫生、定期锻炼等。总的来说,尽管当时瘟疫让人恐惧,但商人并非坐视不管,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来应对瘟疫,很多防疫方法至今依然具有参考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口罩作为防疫工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虽然商朝时期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口罩,但在周朝时期,民众已开始用丝巾遮挡口鼻,以防止粉尘和口气污染。《礼疏》中提到“掩口,恐气触人”,意即遮口以防污染。到了魏晋时期,类似口罩的“出行帽”便已流行,这种帽子既能防止阳光照射,又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隋唐时期,女性开始佩戴这种帽子。到了五代宋元时期,口罩的雏形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员会用绢布蒙住口鼻,以防止呼吸污染食物。因此,口罩作为防疫工具,起源于中国!下图是《五代胡环番骑图》的局部,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展示了当时人们的防疫措施。

对于瘟疫的应对,商人并非一味躺平,而是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在甲骨文中,我们看到商朝人对染疫后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三种方法。首先是占卜疗法,商人凡事皆卜,染疫的贵族往往先通过占卜来预测病情,如果占卜结果较好,可能就选择静待康复;如果占卜结果较差,可能会放弃治疗,准备后事。其次是祭祀疗法,如前文所述,商朝举行了盛大的祭祀,希望通过神灵的保佑来驱除瘟疫。最后是针灸疗法,学者胡厚宣在《殷人疾病考》中总结了当时的治疗方法,包括针刺和灸疗,这些都显示出商朝人开始尝试用医学手段来应对瘟疫。

总的来说,商人虽然无法治愈瘟疫,但他们通过占卜、祭祀和针灸等方法,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虽然这些方法和现代的医学手段相距甚远,但商朝的防疫措施为后世的王朝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当今社会抗击瘟疫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科技尚未迈入高度发达阶段的古代,人们勇敢地踏上海洋,开辟新的航线...
2025-09-18 13:04:03
档案保存环境与设备管理:守...
档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信息的载体,其保存质量直接关系到信息的完整...
2025-09-18 13:03:28
原创 ...
一张老照片,一个人旧人物,一段老故事。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
2025-09-18 13:03:17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为何遭受惨...
对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一再受挫的原因,以往国内外史学界过于强调德军如何...
2025-09-18 13:03:16
原创 ...
很多人不理解,义和团成员看似“愚昧、落后”,为何能迫使西方列强放弃...
2025-09-18 13:03:14
原创 ...
1927年:毛泽东的革命启示 1927年,毛泽东已经34岁。这一年...
2025-09-18 13:03:08
原创 ...
大家好,我是新疆红泉堂。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新疆地区的红钱,特别是...
2025-09-18 13:02:57
原创 ...
在建国前,国共激烈对抗的岁月里,国民党顽固派因视野狭窄、未能准确识...
2025-09-18 13:02:42
泰国每年接待大量中国游客,...
当下,旅游已成为大众生活中愈发热门的休闲方式,喜欢踏上旅途、领略别...
2025-09-18 13:02:41

热门资讯

原创 坚... 跑步作为一项简单又有效的健身运动,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朋友,他每天下班后都会雷打...
原创 三... 曹丕,字子桓,出生于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开国皇帝,也是曹操与卞夫人所生的...
十五运会手球女子组比赛 广东江...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手球女子组比赛半决赛9月17日在汕头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广...
原创 假... 今天,老冯和您一起探讨一个颇具悬念的话题:如果当年吴三桂没有投降清军,坚守山海关,历史会发生怎样的变...
原创 北...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总字数相近,语义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让内容更丰富生动。 --...
原创 贫...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且字数变化不大,并适当增加一些细节描述: --- 别看朝鲜的经济条...
原创 唐... 唐朝的《簪花仕女图》向我们展现了当时女性的独特风姿。图中的女子们普遍拥有丰盈的身形,这与现代社会推崇...
原创 民...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每段的原意,同时加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会太大: --- 我在头...
原创 明... 朱常浩与其支系:历史遗忘中的瑞王 (本文的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总...
1764年:阮元——清代学者、... 导读: 各位书友,今天咱们聊一个名字听起来有点陌生,但一提他的成就,你绝对会恍然大悟的人物—阮元。 ...